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我省將“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列入今年重大改革項目。記者走進企業、高校、科技管理部門,探尋我省是如何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讓“科研之花”結出“產業碩果”的?來看今天的一線蹲點調研報道。
在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款最新的微小攝像頭模組
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它的截面直徑只有0.5毫米
主要應用在醫療內窺鏡領域
Q:
江西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 總編輯 丁曉勝
0.5 毫米大概一張厚點的紙差不多。
A:
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曾吉勇
稍微不小心,吹口氣就飛掉了,可以到血管里面去。
據介紹
這個鏡頭模組成像的關鍵
在于內嵌有3塊微小模造玻璃鏡片
這種鏡片生產技術
過去主要掌握在日韓企業手中
為突破該項技術壟斷
企業一方面聘請行業領軍人才
擔任技術顧問
另一方面在內部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看出身看成果”
畢業于宜春學院的陳偉建
在公司“師帶徒” 項目攻關實戰等
措施?培養下
逐步成長為公司光學研究院的副院長
以能力為評價為主,公司會給我們很多實踐的機會,激發我們創新的主動性。
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學研究院副院長 陳偉建
聯創電子每年將產值的20%左右投入研發
并通過江西省重大科技研發專項
“揭榜掛帥”政策
獲得1000萬元經費支持
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合攻關
要做到全球第一或者全球的領先水平,這個項目給了我們很好支撐,它的精度和它的產能規模效率進一步提升。
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曾吉勇
現在
聯創電子擁有國家發明專利679項
每月能生產800萬片模造玻璃鏡片
居全球前列
在江西
像聯創電子這樣的
高新技術企業有7098家
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在江西曠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每天有100噸胡蘿卜
加工成產值340萬元的果蔬飲品
產品不僅去除了胡蘿卜的土腥味
還有效保留了胡蘿卜營養成分
胡蘿卜通過益生菌發酵的這個方法,β-胡蘿卜素比市場上的胡蘿卜飲料要高出 9 倍,膳食纖維高出 6 倍。
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熊濤
南昌大學謝明勇院士團隊
深耕這項技術25年
建立起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果蔬發酵專用菌種資源庫
創制了13類益生菌發酵果蔬產品
Q:
江西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 總編輯 丁曉勝
咱們怎么樣把我們的科技創新與國家需求和老百姓的生活需求結合起來?
A:
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熊濤
中國是水果蔬菜最大的一個種植國,每年將近有30%多水果和蔬菜是浪費了。所以如何把蔬菜水果加工好,我們發現益生菌應用在這個發酵過程當中,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效果。
利用南大的科研成果
江中食療的品牌
曠達的生產能力
建成了一條
年產3萬噸益生菌發酵果蔬原漿生產線
和年產3萬噸益生菌發酵果蔬飲料生產線
和謝明勇院士團隊緊密結合,不斷地改進配方,今年可能會(有)3億或者接近3億的銷售額。
江中食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鐘虹光
為了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成新質生產力
我省樹立“科研即產業”理念
80%以上重點研發計劃
由企業牽頭或參與實施
80%以上研發人員來自企業
80%以上研發經費由企業投入
全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達64.52%
增幅居全國第2位
我們啟動了“2030先鋒工程”,圍繞“ 1269 ”行動計劃布局了 17 項重大專項;構建了1+M+N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跟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省科技廳黨組成員 副廳長 唐云志
【記者手記】江西科技成果轉化實踐愈加證明,只有樹立“科研即產業”理念,堅持以用為導向,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壯大企業創新主力軍、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產業鏈和創新鏈才能同頻共振、深度融合,新質生產力方能破土而出,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