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壯大果蔬育種育苗基地,引進、推廣果蔬新品種100余個;建成有機蔬菜基地4個,擁有28個綠色蔬菜產品;每年直供京津蔬菜55萬噸左右……
7月17日,無人機拍攝的定興縣華農蔬菜專業合作社。
近年來,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定興縣依托地緣相近、交通相連的便利條件,瞄準京津消費市場需求,加快構建優質高效蔬菜產業鏈條,科技賦能有機種植,搶“鮮”京津市場,強力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推動蔬菜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邁進。
7月17日,在定興縣溯樸農莊,工人按照客戶訂單采摘甜椒。
今年上半年,該縣蔬菜播種面積約5.58萬畝,產量約22.3萬噸,同比增長2.2%;產值約9.15億元,同比增長4.5%。
育強優質種苗
筑牢高端綠色產業根基
7月16日,走進定興縣賢寓鎮龍華村華農蔬菜專業合作社的高效育苗溫室,筆者看到:一排排育苗盤整齊排列,西紅柿、黃瓜等幼苗在智能環境調控系統呵護下長得又齊又壯。
“這套智能系統能精準控制溫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為種苗生長提供最優條件。”該合作社育苗中心生產經理張偉說,以前依賴外地種苗,不僅成本高,還容易水土不服,導致蔬菜種植成活率低、品質波動大、整體效益不理想。
種苗是發展高品質蔬菜的“芯片”。近年來,華農蔬菜專業合作社投資600萬元,建設現代化高效育苗溫室和集約化育苗中心。如今,這里已成為年育苗能力6000萬株的“綠色工廠”,成功培育出西紅柿、黃瓜、辣椒等20余個品類的優質種苗。
“我們通過嫁接、貼接等先進技術,讓種苗產量提升20%至30%,種植成本降低10%。”張偉說,這些種苗移栽后不僅長勢快、成活率高,而且能顯著提升產量和品質。除滿足合作社自身1600畝設施蔬菜需求外,他們還以訂單模式銷往北京、天津、山西等地,年銷售3000余萬株。
育良種,強根基。歷經多年發展,華農蔬菜專業合作社已發展成集工廠化育苗、新品種展示、農產品檢測、標準化生產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園區,年生產蔬菜2.3萬噸,年產值達6000萬元,產品穩定供應京津保市場,成為區域“菜籃子”工程重要力量。
華農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實踐是定興縣加快發展現代種業、推動蔬菜產業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定興縣全力構建優質高效蔬菜產業鏈條,大力推廣集約化育苗技術,集成應用高效栽培與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動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化農業轉型。
目前,該縣已建成果蔬育種育苗基地2個,引進、推廣果蔬新品種100余個,以科技“芯”動力賦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科技+綠色”
有機種植搶占市場先機
近日,在定興縣溯樸農莊,工人將剛采摘的蔬菜按照訂單分揀、打包。24小時內,這些鮮嫩的蔬菜便送達北京消費者的廚房。
蔬菜產業是定興縣支柱產業。近年來,該縣以建設環京蔬菜生產基地為抓手,堅持“科技+綠色”雙輪驅動,推動蔬菜產業提質升級。
走進溯樸農莊西紅柿大棚,懸掛在西紅柿秧上方的紅色金屬罐十分顯眼。“這個溫室殺菌蒸發器是實現有機種植的一個小妙招。”該農莊負責人石靜說。
原來,大棚內濕度大,易發生白粉病、灰霉病等病蟲害。這款殺菌蒸發器采用電爐控溫均衡發熱方式,可有效預防病蟲害發生。
“嗡……”在西紅柿棚內,幾十只熊蜂扇動著半透明的翅膀,在層層疊疊的葉蔓間穿梭飛舞。“這是熊蜂獨有的‘聲震授粉’絕技。用這種授粉方式種出的西紅柿汁水豐富、籽粒飽滿、味道酸甜適中。”石靜說。
除“聲震授粉”外,石靜還有一個讓西紅柿好吃的秘訣,就是先讓土壤吃上“營養餐”。在種植前,他們在土壤中添加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這樣種出的西紅柿好吃、好看。
“我們堅持‘五零一非’標準種植,即零化學農藥、零化學肥料、零生長調節劑、零抗生素、零輻照保鮮、非轉基因。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有機肥料施用、物理病蟲害防控、自然生長周期管理、輪作養地等生態種植模式,還原蔬菜最本真的滋味。”石靜說。
為種出有“菜”味的蔬菜,該農莊曾利用4年時間進行土壤改良與有機轉換,確保水土完全達標后,才開始種植蔬菜。目前,該農莊建有有機蔬菜生產基地200畝,全年種植品類100余種,其中10個蔬菜品類通過歐盟、日本有機認證,200余項農殘指標零檢出。
正是憑借這種種植、管理方式,該農莊種植的西紅柿、黃瓜、茄子等在北京市場供不應求。去年,他們生產蔬菜達1300噸,其中進京蔬菜1000噸。
“包括溯樸農莊在內,目前定興縣建有4個有機蔬菜基地,擁有16個有機蔬菜產品、28個綠色蔬菜產品。”定興縣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田俊杰說,去年,該縣蔬菜播種面積14.09萬畝,年產量達61.9萬噸,年產值20.13億元。
加快品牌建設
標準引領提升產業價值
施肥、翻整、澆水、覆膜……7月17日,在定興縣固城鎮北莊頭村的蔬菜種植基地,菜農們在對清秧后的設施進行高溫悶棚。“悶棚15天,這些棚就能接茬種黃瓜了。”該村黨支部書記李程說,基地剛剛收獲的“莊頭辣椒”經濟效益達1200萬元。
“莊頭辣椒”為什么賣得這么好?“這得從5年前開始說起。”李程說,基地的辣椒畝產高,但以前卻被外地客商壓價。2020年,該縣啟動“定興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圍繞蔬菜品種、有機肥替代率、病蟲害防治、采摘包裝等方面出臺“定興標準”,提升蔬菜種植整體規范化水平,增強定興蔬菜在市場上的辨識度與競爭力。
標準落地當年,“莊頭辣椒”就憑借個頭大、賣相好、采摘期長、營養高等優點,吸引大量客商采購。“旺季時,‘莊頭辣椒’每天交易量達15萬公斤,運輸辣椒的貨車在村口排起長隊。”李程說,基地用上區域公用品牌,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讓像莊頭辣椒這樣的優質蔬菜走得遠、賣得好。
同時,定興縣積極構建蔬菜產品可追溯體系。從蔬菜育苗、種植環節的施肥用藥記錄到采收記錄再到終端銷售的全流程信息,均被納入追溯系統,實現“一碼可查”。消費者掃描蔬菜包裝上的二維碼,即可清晰查看蔬菜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
目前,該縣溯樸農莊、華農蔬菜專業合作社等50余家蔬菜經營主體注冊加入定興蔬菜產品可追溯體系,他們生產的蔬菜都附帶“電子身份證”。
“這種做法既強化了經營主體的質量意識,也為‘定興蔬菜’品牌筑牢信譽根基。”田俊杰說,“定興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在提升該縣蔬菜產業核心競爭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該縣已成功注冊“定興蔬菜”團體商標和“京雄農谷”集體商標,并整合“隆華”“石象”“溯樸”等9個企業商標協同發展,構建多層次品牌矩陣。借助2800余名駐京津經紀人資源,通過訂單農業、會員宅配等多元模式,打通從田間到餐桌的產銷鏈路。
定興縣還大力發展高效日光溫室,其精細化設計能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線,并根據季節和氣候調整溫室內溫濕度,實現作物周年生長節能3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升40%,讓“定興蔬菜”暢銷四季,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
如今,從普通蔬菜到高端有機產品,該縣蔬菜年供應京津市場55萬噸,“定興蔬菜”正在成為環京農產品供應中的一張亮眼名片。
(原標題:加快構建優質高效蔬菜產業鏈條 定興蔬菜搶“鮮”京津市場)
(來源:河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