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與美的道路上,減肥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
尤其是在2025年,“體重管理年”計劃一經推出,迅速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控重熱潮。
社交媒體上,減肥話題熱度居高不下,抖音平臺上,體重管理年話題播放量突破23億次,減肥成功類話題頻繁霸榜熱搜。
在這股浪潮中,一款名為WonderLab“早B晚S”的益生菌組合異軍突起,成為了減肥圈的網紅產品。
然而,它真的如宣傳那般神奇,是減肥的神器嗎?
一瓶難求的減肥“神藥”
WonderLab的“早B晚S”益生菌組合,在減肥市場激起千層浪。
其宣稱“早控食欲、晚燃脂肪”的神奇功效,成功吸引了無數渴望輕松減肥人士的目光。
一時間,這款產品火爆異常,單月銷量高達12萬組,累計銷量更是突破6億瓶,抖音話題播放量輕松破23億次。
在營銷策略上,WonderLab堪稱高手。
先是邀請體育明星鄧亞萍代言,將其冠軍精神與產品的“冠菌”概念巧妙綁定,通過拍攝紀錄片《冠菌有跡可循》,獲得了高達1.2億的曝光量。
信息來源:萬益藍WonderLab益生菌博物館入駐南京,攜手鄧亞萍共尋腸道奧秘2024-09-27 揚子晚報
接著,精心布局三級傳播體系:頂層有楊天真、倪虹潔等女星親身展示身材逆襲的成果,用自身經歷為產品背書。
中層安排香港大學營養學博士等專業人士解讀“菌群代謝理論”,披上一層科學的外衣,增加產品可信度。
底層則發動1萬多名素人博主在小紅書等平臺分享吃菌打卡日記,營造出一種全民都在使用且效果顯著的氛圍。
不僅如此,WonderLab還精心設計場景化話術,早餐前吃白蕓豆片攔截碳水,火鍋后喝藍瓶放縱不罪惡,睡前服綠瓶邊睡邊瘦。
精準擊中了都市女性想瘦又懶動、有消費能力卻缺乏自律的痛點。
在宣傳中,WonderLab聲稱產品每瓶含有400億CFU活菌以及“復合三聯菌株”,包裝上滿是英文菌種代號,看起來科技感與專業性十足。
然而,當我們深入探究其功效時,卻發現其中存在諸多疑點。
核心菌株B420僅有一項針對225人的臨床試驗,宣稱能讓腰圍減少2.6cm,樣本數量較少,結論的普適性存疑。
而綠瓶S100所宣稱的代謝提升功能,更是僅靠動物實驗來支撐,缺乏人體實驗的有力驗證。
實際上,在學界,益生菌與減肥之間的關系一直存在巨大爭議。
2024年《ObesReviews》期刊的分析指出,在體重管理試驗中,安慰劑組的減重效果甚至優于益生菌組。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報告也顯示,益生菌對特定人群(如IBS患者)的腸道調節或許有微弱作用,但直接減脂的證據嚴重不足。
減肥神話還是智商稅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關于WonderLab“早B晚S”益生菌組合的用戶體驗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狀態。
部分用戶分享了積極的使用感受。
有用戶覺得:堅持吃綠瓶,熬夜后臉不腫了,但仔細查看其分享內容,會發現她在服用益生菌的同時,也戒掉了奶茶。
也有用戶分享:藍瓶治好了我的便秘,可在評論區進一步追問后得知,他每天堅持跑步5公里。
這些看似因服用益生菌而產生的效果,很難說清究竟是益生菌的作用,還是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
更多的用戶在堅持使用三個月后選擇了放棄。
京東健康數據顯示,“早B晚S”組合的嘗鮮期集中在1-5個月,之后復購率從80%大幅暴跌至30%。
知乎上,有高贊回答一針見血地指出:吃菌三個月,體重沒變,但每天打卡讓我自覺少吃外賣,到底是菌有用,還是心理暗示有用?
消費者們逐漸意識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場精心設計的營銷陷阱,購買的或許只是一種變瘦的幻覺。
事實上,益生菌市場的火爆催生了一系列灰色產業鏈。
在1688等批發平臺上,代工廠提供的貼牌定制服務亂象叢生。
一盒20袋的益生菌凍干粉成本僅10元,經過貼牌后,售價卻高達百元。
信息來源:5天瘦7斤、7天瘦10斤……揭開“減肥神藥”真面目光明網2025-02-18
部分不良商家甚至偷換概念,將普通乳酸菌標注為“專利益生菌”,出廠活菌數虛標至千億級,但實際在貨架期的存活率不足1%。
中國營養學會的調研也揭示了消費者在益生菌認知上的巨大鴻溝。
僅16%的消費者能識別嗜酸乳桿菌等常見菌種,34%的消費者誤認為“乳酸菌=益生菌”,超80%的消費者對活菌存活率一無所知。
理性看待,健康減肥
WonderLab的財報揭示了其商業模式的本質:2023年,該品牌營銷費用占營收比高達47%,而研發投入僅為5.3%。
其創始人團隊出身寶潔營銷系,此前操盤的代餐奶昔項目同樣經歷了高開低走的命運,2020年月銷從4000萬峰值跌至300萬,最終被如今的益生菌項目取代。
信息來源:打文字“擦邊”球?WonderLab萬益藍陷入虛假宣傳爭議界面財經號2023年12月13日
消費者復購率的崩塌無情地印證了產品的真實效果:當最初的儀式感和新鮮感褪去,體重秤上的數字卻沒有如期望般下降時,這場用金錢堆砌起來的自律幻覺也就此破滅。
在減肥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
益生菌或許在調節腸道菌群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將其視為減肥的“神器”顯然不切實際。
健康的減肥方式,永遠離不開合理的飲食控制與規律的運動鍛煉。
在選擇減肥產品時,消費者應保持理性和謹慎,不要被夸大的宣傳所迷惑,要學會查看產品成分、研究相關科學依據,并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減肥產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虛假宣傳、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凈化市場環境,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減肥是一場需要耐心與毅力的持久戰,唯有腳踏實地,遵循科學的方法,才能收獲健康與美麗。
信息來源:益生菌爭議:“情緒改善” 與 “體感誤區”,萬益藍如何找到平衡點2025/07/23 信陽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