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楊群 記者 李楠)7月上旬,南京工業大學機械學院組織本碩博學生奔赴南京、常熟、溧陽開展“探索新質生產力,樹牢科技報國志”專題社會實踐活動。學院積極與企業深度對接,積極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促進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這次實踐讓我更直觀地認識了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的工作。特檢工作是守護社會平穩運行的一道牢固防線,每一次檢測都關乎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我看到了科技與嚴謹的融合,更體會到了特檢人員為社會默默奉獻的精神。”實踐團成員劉鵬程同學說。
6月29日正值“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日”,在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直屬分院,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并重點剖析了過去曾發生的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的警示意義,強調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南京工業大學“匠心智造”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團的志愿者還與研究院的技術人員就鍋爐水處理技術、無損檢測等科研項目展開了深入交流。
7月2日,機械學院博士生科技實踐團深入上海大眾浦口基地,來到汽車生產第一線,從零部件加工到整車裝配,深入了解汽車制造行業的前沿技術與生產流程,并與企業就產學研合作、科技研發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也是在同一天,本科生實踐團來到常熟市森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探訪新興裝備制造技術。“通過本次活動,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意義,切身體會到科技創新在社會進步中的關鍵作用。作為青年學生,我們要不斷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認真鉆研、不斷創新,大膽開拓新領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智慧。”實踐團成員張耀煬在與企業的交流會上這樣說道。
7月8日,機械學院黨委副書記付昌義帶領本科生實踐服務團來到江蘇華朋集團。實踐團深入生產車間實地參觀,直觀感受變壓器制造的各個環節,近距離見證機械制造的精細化與智能化。交流會上,華朋集團董事長錢洪金講述了企業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為全球變壓器產量最大、品種最全的單體企業,躋身全球變壓器“第一方陣”,更是讓同學們感受到新質生產力發展給現代民營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帶來的底氣和力量。
據悉,南京工業大學機械學院每年通過走進企業,走進生產第一線,幫助學生們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感悟新質生產力,提升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