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信義,從不是刻在合同上的黑體字,而是藏在“說了就來”的腳步里
2025-07-20
夏日的午后,空調滴水的聲音像一串斷續的省略號,懸在店鋪潮濕的墻角。維修師傅第二次出現時,陽光正斜斜地穿過玻璃門,在他扛著的梯子上鍍了層金邊。我想起昨天他離開時的樣子——蹲在地上用粉筆圈出漏水的管道,說“明天帶管子來換”,語氣平淡得像在說 “明天會出太陽”。
這在我的經驗里,原是不該信的。
開挖掘機的同學總說“約定就是張廢紙”,他手機里存著十幾個未接來電,全是催他去吊貨的老板。有次我問他:“不是說好了周五去嗎?” 他叼著煙笑:“周四沒打電話,不就是找別人了?”可對方在電話里吼的是:“說了周五,難道還要天天提醒?”
師傅把梯子靠在墻上時,我伸手扶了一把,指尖觸到梯階上的銹跡,像摸到了日子磨出的繭。他從工具包里抽出一卷白色水管,剪刀“咔”地剪斷一米長的一截,動作利落得像在拆一封早該送達的信。“150 塊。”他頭也不抬地說,手里的膠帶正一圈圈纏在接口處,粘住那些試圖逃跑的水珠。
我蹲在旁邊看,忽然想起他昨天說的話:“修中央空調,沒人跟你計較這點錢。” 可不是么,換作家用空調,業主定會捏著那截 5 塊錢的水管問“怎么收 150”,但在這里,管道里流的仿佛不是水,是對“技術”的默認。師傅的額角滲出汗珠,滴在墻角的霉斑上,像在給這面老墻補一顆新鮮的痣。
“您這行,不守約的多嗎?” 我遞過去一瓶水,他接過去擰開,喉結滾動的聲音里帶著喘息。“多。”他抹了把臉,“前陣子給一個寫字樓修風管,說好了周三去收尾,結果那邊打了三個電話我都沒接——不是故意的,前一天修另一個機器熬到后半夜,睡過頭了。”他忽然笑了,“后來人家說‘算了,找別人吧’,我反倒踏實了,欠著的滋味不好受。”
梯子被挪動時發出“吱呀”的聲響,像在替那些失約的人道歉。師傅站在上面調試閥門,水流突然變得順暢,滴答聲成了連貫的線。他下來時拍了拍手上的灰,說“保準再漏算我的”,語氣里沒有多余的豪情,卻比任何承諾都重。
我望著他扛著梯子離開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謂信義,從不是刻在合同上的黑體字,而是藏在“說了就來”的腳步里。就像以前修自行車修鞋的,說“三天后來取”,你第四天去,鞋準在木架上晾著,線腳縫得比當初買時還結實。管道里的水還在流,只是這一次,它載著的不僅是空調的冷凝水,還有一個普通人對 “約定”最樸素的尊重 ——比銅管更堅硬,比水泥更持久。
今天是寫日記的第4163天
已看電影推薦:《當怪物來敲?》
一句話影評:雖然很愛你,但我終究還是要放下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