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殲-20戰斗機服役之后,美國一直感覺壓力倍增,最近又有一個“壞消息”,一支新的殲-20旅部署在海南島。根據美國媒體《軍事觀察》在7月19日的報道,中國空軍又一個航空旅換裝了殲-20戰斗機,并駐扎在海南島上的基地。美媒稱,該基地是中國海軍戰略核武庫的支柱,也就是說該基地為核潛艇提供護航。
與該旅以前裝備的殲-10C戰斗機相比,其裝備由“4+代”戰斗機,升級為“5代”戰斗機,由于殲-20戰斗機的航程更遠,傳感器套件更先進,這意味著該旅能夠在南海大部分地區的防空作戰中發揮作用,如果進行空中加油,那么可以前往臺灣海峽上空進行作戰。
美國媒體《軍事觀察》認為,自從2021年起,殲-20戰斗機的交付數量顯著增加,目前殲-20戰斗機的裝備規模是全球任何其他國家的任何五代戰斗機機隊的兩倍多,現在每年殲-20戰斗機交付數量超美軍2倍,預計在2025年和2026年接收120架殲-20,美國空軍僅接收24-48架F-35A戰斗機。除了殲-20戰斗機之外,現在殲-35戰斗機也投入生產,這將成為殲-20戰斗機的補充與支援。
殲-20戰斗機不僅數量增量,性能也在穩步提升,由于軟件系統的快速迭代升級,甚至有飛行員稱,每一天的殲-20都可能會有不同,結果就是徹底碾壓F-35戰斗機。
本來殲-20戰斗機在質量上就勝過F-35戰斗機,屬于重型機對輕型機先天性的碾壓。重型機天然的擁有更大的個頭,可以帶來多種好處,更大的發動機,更大的動力,速度會更快,航程要更大,載彈量也更多,連雷達天線尺寸都更大,航電系統重量也可以更大。輕型機在性能上絕對無法與重型機比,只是價格更便宜。
現在這種差距正在擴大,殲-20戰斗機將開始使用WS-15發動機,早在2022年就開始試裝,已經目擊到有兩臺發動機中有一臺被更換為WS-15發動機,2023年被確認已出現采用雙臺WS-15發動機的殲-20戰斗機,進入最后的裝備實裝階段,就只是時間問題。
WS-15發動機的推力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戰斗機都大,其使用將使殲-20戰斗機成為擁有世界頂級飛行性能的戰斗機,不僅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最大速度可能也會超過2馬赫。還有一點,擁有更強大的發電能力,從而為殲-20戰斗機使用更強大的航電設備提供方便。
F-35戰斗機則顯得麻煩不斷,不僅自身的技術缺陷沒能解決,還面臨后繼無力的問題,美國空軍剛取消了在“自適應多功能發動機技術計劃”下為F-35戰斗機開發新發動機的計劃,再加上F-136發動機項目已取消,等于說F-35戰斗機不可能有下一代發動機可用。這等于再沒機會在技術上挑戰一下殲-20戰斗機,連挑戰殲-35戰斗機都存在困難。
中國空軍在裝備發展上相當快,從殲-20戰斗機與殲-16戰斗機列裝的速度可以看出,最近一段時期,在換裝上,依舊接收以重型戰機為主,不僅在臺海方向上,還打算在南海,海南島部署數量龐大的重型機隊,從而全面提升遠程作戰能力。
如果對比一下,不難發現中國空軍的遠程作戰能力相當強,殲-20戰斗機的作戰半徑達到2000公里,還是在掛載4枚霹靂-15空對空導彈的前提下,美軍的F-22戰斗機的作戰半徑只有760公里,還是在僅掛載2枚AIM-120空對空導彈的情況下,這意味著,殲-20戰斗機不需要空中加油就可以覆蓋第一島鏈。
殲-20戰斗機作為中國空軍現役最先進的空優戰機,可以快速取得臺海制空權,現在屬于“要質量有質量,要數量有數量”,可以說,空中力量天平倒向了中方一側,而美國空軍卻面臨不小的麻煩,
F-35戰斗機一身毛病無解,更導致了新生產的F-35戰斗機不能及時交付。美國空軍認為,只有當F-35戰機所有問題都解決后,才能全力生產F-35戰斗機;僅就軟件升級問題不斷,又被稀土出口“卡脖子”的前提下,F-35還想全速量產,完全是在做夢。
如今在空中力量方面,中美已經被認為“勢均力敵”,實則美國已處于不利地位,只因美國空軍要全球部署,兵力被分散,在局部早已進入劣勢。更糟的是,這樣的衰落在未來也不會有改變,可能會更糟,在下一代戰斗機,也就是六代機領域,美國已經處于落后狀態。
美國空軍的發展已遇上問題,想再取得什么優勢已處于夢想,只是尚不想拋棄幻想,自己麻醉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