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之力推動職業教育新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綜合改革進展述評之四
職業教育擔負著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為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緊扣《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的“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重點任務,一年來,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圍繞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向“深水區”挺進。
服務好支撐好產業發展
梳理一年來職業教育改革舉措,可以看出一個核心目標:服務好、支撐好產業發展。
首先是專業設置優化調整。
2024年12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更新,共增加40個新專業,這是2021年新版目錄發布以來增設專業最多的一次。新增設的專業重點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面向先進制造業、數字產業發展對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新增相關專業占比超過50%。
一年來,各地各校大力調整優化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促進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精準對接,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比如,湖南聚焦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戰略,2025年調整優化高職專業點比例達38%,提升人才培養供需適配度;云南首次對全省2178個高職專業全覆蓋開展綜合評價,對接重點產業發展新增295個專業……
其次是破解產教深度融合難題。
2024年7月30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不久,教育部在福建泉州召開全國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現場推進會。會議明確,建強“兩翼”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點工作,要主動布局市域產教聯合體,有序建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一年來,聚焦破解產教深度融合這一本質難題,在教育部指導下,各地結合區域產業發展,深入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體建設。
有行動。江西加快建設部省共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示范區,建設45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5個國家級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在產業一線培養技能人才;安徽有序推進市域、行業產教融合平臺建設,創新開展縣域產教融合體建設;重慶分類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實體化組建14個市域產教聯合體……
有示范。按照服務區域發展、產業發展、助力大國外交的布局思路,2024年10月,教育部在江蘇太倉、浙江寧波、浙江義烏、廣西南寧、四川宜賓、新疆昌吉新布局建設了第二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打造標桿示范。
有標準。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如火如荼,建設標準也隨之出臺。在總結建設經驗、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去年10月,教育部出臺了《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標準(試行)》,明確深化“四個合作”的建設內容,用44項指標對聯合體進行規范管理,確保建設質量。
有升級。一年來,在教育部指導下,一些已建成的產教融合平臺進行了升級。比如,蘇州市太倉中德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完成了人員招聘和組織機構,承擔產業園區技能人才培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基于大模型的產教供需對接平臺。
參會者在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職業教育專題展上參觀C919飛機模擬器。資料圖片
提升關鍵辦學硬實力
職業教育要服務好、支撐好產業發展,必須“打鐵還需自身硬”,提升關鍵辦學硬實力。
不久前,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倉頡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完成第二輪授課。這門課是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試點成果之一,早在倉頡語言處于技術研發階段時,深職大課程團隊就與華為技術團隊合作,推進技術研發與課程開發同步,為鴻蒙百萬級崗位需求儲備生力軍。
提升職業院校關鍵辦學能力,是《綱要》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務。一年來,以專業、課程、教材、教師、實習實訓等教學關鍵要素為“小切口”,全面推動職業教育的“大改革”緊鑼密鼓展開。
2025年4月,教育部啟動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在新能源汽車等6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采取頭部企業、高水平學校、行業組織“三組長”制,圍繞教學關鍵要素進行系統改革,推動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從知識傳授向綜合技能提升轉變。
4月,教育部組織召開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推進會,逐個領域深入研究“三組長”機制建設以及關鍵要素聯動改革等工作,形成新增專業、改造升級專業、課程開發、教材建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實習實訓標準、共建聯建實習實訓基地等7張清單。
5月,教育部與山東、上海研究省域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有關工作。山東確定首批在化工新材料等3個領域進行改革,上海確定首批在集成電路關鍵設備等6個領域進行改革。兩個省份都編制了試點任務書。
在試點之外,如何讓職教“金課”輻射更廣,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去年12月,教育部公布新一批914門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超過60%與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養老托育等民生緊缺領域相關,課程的適用性進一步提升。
專業教育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具有基礎性作用,一年來,這一基石更加穩固。
今年2月,依據最新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教育部發布了新版758項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這是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建設的最新成果。教育部正在指導各職業學校全面修訂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人才培養適應性。
上海市中小學生在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實訓中心參與工業機器人項目職業體驗活動。資料圖片
拓寬學生成長通道
職普融通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另一支點。
一年來,職業教育改革以職普融通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讓不同稟賦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終身學習、多樣化成才。
在縱向貫通上,職業教育不再是止步專科的“斷頭路”。
目前教育部已批復設立87所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僅2025年就批復設立36所。多地出臺文件,明確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啤⒙殬I本科相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比如,北京支持高水平高校與職業院校探索高職???、職業本科、專業碩士貫通培養高水平技能人才。
今年5月,山東、江蘇、上海等地研究規范貫通培養具體舉措,明確了規范貫通培養類型、研制貫通培養指導性專業目錄、開發貫通培養專業教學標準等重點任務。
在橫向融通上,縣域中學資源統籌打破“非普即職”的壁壘。
《綱要》提出“推動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融合發展”“辦好綜合高中”。一年來,各地通過整合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優勢,在職普轉換、招生管理、課程設置、建設綜合高中等方面探索職普融通新路徑。
上海以職業教育活動周為紐帶,打造職業體驗品牌項目,協同推進中小學生職業啟蒙教育和勞動教育;山東進一步積極探索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的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方式;廣西等地在普通高中突出生涯規劃教育,支持高中學校增加職業教育元素,鼓勵高中學校與職業學校開展職業體驗社會實踐活動;浙江印發綜合高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組織12所高中段學校先行先試……
面向未來,隨著改革縱深推進,一個更具適應性、吸引力和貢獻力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正加快形成,持續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輸送能工巧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人才與技能支撐。
本文來源|中國教育報2025年7月21日01版,原標題《以改革之力推動職業教育新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綜合改革進展述評之四 》
本文作者|中國教育報記者 歐媚
責 任編輯|杜潤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