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來,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和做法可謂是180度大轉彎!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這倆人,湊在一塊好好說話的次數屈指可數。
如今,美國調查記者撕開倆人關系遮羞布,稱:澤連斯基總統位置或將不保,特朗普萌生換人想法,且新人選已經找到。
如果澤連斯基不答應,只會扔給澤連斯基兩條路,叫他做選擇。
美國突然將烏克蘭“換總統”計劃提上日程,到底為點啥呢?澤連斯基又有哪兩條路可走呢?
美烏之間這一糾葛就是一筆糊涂賬,究竟誰為輸家,誰是贏家,實難理清。
美國一開始插手俄烏沖突,站到烏克蘭背后,給澤連斯基“撐腰”的目的就不單純。
當時,老拜登一心想著用烏克蘭這顆棋子來滲透歐洲,攪弄個泥潭直接把俄羅斯拉下馬。
結果沒成想,到他下臺,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仗都沒打完。
現在,特朗普接手了這個爛攤子,努力了大半年,一沒促成俄烏和談,二沒讓俄羅斯服軟。
搞了半天,美國還弄巧成拙,把普京的態度逼得越來越“強硬”了。
這事兒誰看了,都得說美國一句:偷雞不成蝕把米。
現在,美國重啟對烏克蘭的軍需援助,明面上看是為了救烏克蘭。
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美國壓根沒這么好心,美國這救的壓根不是烏克蘭,更不是澤連斯基,而是自己。
特朗普有自己的驕傲,讓他這樣的人親口承認自己的“失敗”,難度其實挺大的。
更何況,他本身就不是個喜歡服軟的人。不過,他也不會一直在心里憋著火。
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在俄烏沖突這事上受的委屈,美國最后還是得算在澤連斯基頭上。
這段時間,西方媒體把矛頭指向了澤連斯基,他們有的甚至還懷疑烏克蘭一直端著架子,跟俄羅斯好好談的原因在于:澤連斯基想靠拖延戰爭來維護自己的總統權力。
日前,有個名叫西摩的調查記者也蹦出來爆了個大新聞。
按照他的意思,特朗普現在對澤連斯基真的不滿意了,甚至還動了要找人換掉澤連斯基的念頭。
那美國屬意誰替澤連斯基撐起攤子呢?
烏克蘭政壇卻有不少能人,但目前能入得了美國眼的人寥寥無幾,這其中呼聲最大的莫過于扎盧日內。
扎盧日內這人,大家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不過他在烏克蘭政壇算不上是新面孔。
他曾經擔任過烏克蘭前總司令,現在依舊充任要職,擔任烏克蘭駐英大使。
“一名華盛頓官員告訴我,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下定決心,澤連斯基將被列入流放名單。如果澤連斯基拒絕離開,將通過武力強迫他離開。”
而在發表的文章里,西摩也用濃墨分析了澤連斯基跟美國的“尷尬關系”。
在西蒙看來,烏克蘭如果有意結束俄烏沖突,跟普京達成最后停火,那這整個談判過程或許要持續50多天。
這個時間與特朗普此前給出的“50天最后停火期”很接近。
如果烏克蘭這次能跟俄羅斯達成和解,那前提還是盡快想法子把俄烏升級的戰爭局勢給穩住。
而且,特朗普對澤連斯基的“印象分”正變得越來越低。
比起澤連斯基,特朗普對普京的轉圜態度更加明顯。
說直接點,特朗普這可能是有點恨鐵不成鋼,“瞧不上”澤連斯基了。
再加上,此前澤連斯基到訪白宮時,穿著軍裝去了白宮把特朗普給“得罪”了。
特朗普本來就是個“睚眥必報”的人,說白了,他想換掉澤連斯基的想法要是真的,應該不是一天兩天了。
而澤連斯基這些潛在的危機,也不是沒有感知。
西蒙認為,澤連斯基現在做什么都是無用功,美國“換人”的想法一旦敲定了,澤連斯基只剩下了兩條路可走:
現在美國還沒有把話徹底說死,距離最后的停火期還有一段時間。
如果澤連斯基能在最后期限內,跟俄羅斯達成停火協議,那特朗普政府對他的態度或許會發生改觀。
可要是澤連斯基繼續“作”,跟美國唱反調,那美國可能會篤定地認為:
他不肯松口,歸根到底還是想借著拖延戰爭的契機,來保住自己的“總統烏紗帽”。
結束俄烏沖突,實現終極停火,是特朗普眼下最上心的計劃之一了。
而且特朗普現在比誰都清楚,想要靠烏克蘭這枚棋子來對抗俄羅斯已經不現實了。
要是普京一直咬牙不肯“和解”,繼續集結兵力奔向前線,那俄烏沖突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迎來更激烈的對線博弈。
這樣的后果是烏克蘭承擔不起的,更是美國不愿意看到的。
或許也正是因此緣故,特朗普才會動了換人的念頭。
畢竟,美國沒時間繼續耗了,特朗普可能也覺得找一個好操控的“代理人”,遠比繼續跟澤連斯基這種“硬茬”耗著更有效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