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日本國會第27屆參議院選舉定于7月20日投票。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現任首相石破茂領導的內閣支持率降至20.8%,較上月下跌6.2個百分點,是其執政以來最低值;不支持率則升至55%,較上月增加6.6個百分點,為執政以來最高。在日本政壇,內閣支持率低于30%被輿論視為進入“危險水域”,跌破20%更是陷入“下臺水域”。
石破茂(資料圖)
多項民調還顯示,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選情嚴峻,恐難維持過半議席。就在這樣的國內政治壓力下,日本卻將矛頭對準中國。俄新社報道,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稱對俄羅斯在遠東的軍事活動及俄中戰略伙伴關系深表關切,特別提到俄中日益頻繁的軍事互動。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明確表示,中方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正當合理,與他國軍事合作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期剛放松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本以為能推動雙方經濟合作,日本卻轉頭將中國列為“最大戰略挑戰”。這種做法讓人費解,要知道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定位中,從未將日本視為挑戰對象,日本所謂的“威脅感”更像是為自身軍事松綁找的借口。日本當下的處境并不樂觀。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給石破茂發出嚴厲公開信,威脅若8月1日前不能達成貿易協議,將對日本征收25%的高額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華盛頓郵報》以“艱難的101天后,日本學到了與美同盟的殘酷一課”為題報道,指出日本一直認為自己是美國的“特殊盟友”,卻在貿易談判中發現并非如此。美日貿易談判圍繞汽車和農業等領域僵持。特朗普多次抱怨美國汽車在日本市場份額低,2024年日本向美國出口140萬輛汽車,從美國進口的卻僅有1.6萬多輛。但汽車工業是日本經濟支柱,日方不愿在關稅上讓步。
大米方面,特朗普稱日本對美國稻米征收700%關稅,日方則表示根據世貿組織協定,每年允許多達77萬噸大米免稅進口,且美國是日本最大大米出口國,多數免稅進入。經濟壓力還體現在日本國債上。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達1.59%,創近17年新高,20年期和30年期也創新高,這意味著資本不看好日本經濟選擇拋售。日本債務占GDP比重已達260%,遠高于美國的130%左右,市場正逼著日本加息,可當前日本利率僅0.5%,加息對其經濟將是巨大考驗。
日軍(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貿易施壓和國內的經濟、政治困境,日本不尋求解決實際問題,反而炒作“中國威脅論”。這種轉移矛盾的做法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還會影響中日關系。中國駐日使館回應,中國一向秉持客觀公正態度處理國際事務,對于日本的錯誤言行,必然會做出正當回應,維護自身利益和地區穩定。日本需要明白,將中國視為對手并非明智之舉。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各國應通過合作解決問題,而非制造對立。若日本繼續對華挑釁,只會讓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