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昊在商業街區集章打卡
華燈初上,游人如織。柳巷商圈霓虹閃爍,褪去了白天的暑熱,人們悠閑地漫步于商業街區。在這里,一場有趣的“尋寶游戲”悄然上演——集章,成為“夜經濟”文化游的新亮點。集章熱如同一股清新而持久的風,吹遍太原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跡。一枚枚小小的印章,不僅成為游客旅途中的珍貴紀念,通過集章認識太原、愛上太原,還成為在外太原人解鎖家鄉記憶的鑰匙,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影響力在全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1 外地游客:集章打卡,解鎖千年風華
漫步鐘樓街,不少游客手持集章本,穿梭于各個店鋪間,這已成為不少外地游客解鎖太原的第一步。來自鄭州的游客林小嬌的本子上印滿各式各樣的圖案:古樸典雅的晉祠圣母殿、巍峨壯觀的蒙山大佛……
“我是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太原的集章攻略,就專門把集章加入了旅行計劃。”小林說,每一個栩栩如生的印章圖案,都是她太原之旅的獨特紀念。
對外地游客來說,集章是深度探索太原的獨特方式。在晉祠,游客們排隊等待蓋“晉祠圣母殿”印章,一邊蓋章,一邊聽導游講解,沉浸式感受“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的深厚底蘊。在山西博物院,“鎮院之寶”鳥尊造型的印章讓游客們愛不釋手,他們在集章過程中,了解到山西作為華夏文明搖籃的燦爛歷史。
集章還讓游客們發現了更多的小眾景點。比如竇大夫祠,古樸的印章與千年古祠相得益彰,讓游客們領略到太原古代名人的風采。
這些集章點就像一個個坐標,引導著他們不斷解鎖太原的千年風華,也讓太原在他們的社交平臺上收獲了無數點贊,越來越多的人將太原列入自己的旅行清單。
2 本地人:集章風潮,喚醒家鄉記憶
集章不僅吸引著外地游客,對于本地人來說也是一場重新認識家鄉的過程。異地求學的劉佳昊就是其中一位。“以前總覺得這些景點天天都在,沒什么特別。現在看著外地游客為了集章熱情滿滿,我也重新走進這些地方,才發現家鄉原來有這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
藏在街巷的煙火氣、古剎檐角的銅鈴聲以及汾河的波光粼粼……像老電影一樣經常在小劉的腦海里閃現。讓他最著迷的,是用集章這種特別的方式,解鎖家鄉的秘密。每到暑假,他會揣著集章本開啟奇妙的文化之旅。鐘樓街郵局里的套色印章、食品街里的創意印章,都會與他不期而遇。集章本日漸鼓起來,那些或古樸或俏皮的印章,串起了太原的千年文脈與市井溫度,都化作他對家鄉的熱愛。與此同時,他也會將這些“寶藏”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分享,盡展太原魅力。
本地攝影愛好者也借集章機會,重新用鏡頭記錄家鄉美景。在他們眼中,集章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家鄉記憶,讓他們更加熱愛這片土地。
3 商家店鋪:集章經濟,賦能文旅發展
集章熱潮席卷而來,成為對外宣傳的亮眼名片。
在太原各景點周邊,文創店鋪迅速崛起。精美的集章本、特色印章卡、創意紀念冊等商品擺滿貨架,商家精心設計的印章圖案,巧妙融入晉祠古建、晉陽文化等太原特色元素,吸引著眾多游客。“很多游客原本只是路過,看到集章就會進來逛逛。有的游客還會為了集齊特定主題印章,多次光顧。”食品街上一家店鋪的店主介紹,自從推出免費集章活動,店內客流量明顯增多。
小小印章成為連接外地游客、本地居民與商家的文化紐帶,將太原的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巧妙串聯。尤其是外地游客帶著蓋滿印章的集章本返程,不經意間就成為太原文化的“移動宣傳者”,讓太原在全國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不斷攀升。記者 李曉琳 文/攝
來源:太原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