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前陣子有個帖子在網上火了,是個老員工寫的。以前大伙兒眼里,宗慶后就是個穿布鞋、坐飛機都摳門的老頭兒,看完帖子,不少人心里犯嘀咕:這人好像有點不一樣。
廠里的工人聊起老宗,話里都帶著實在勁兒。好些工廠宿舍夏天熱得像蒸籠,娃哈哈車間里早早就裝了冷氣。下班一身汗,能吹上涼風,這事兒比啥口號都頂用。食堂也是出了名的實在,外面盒飯從十塊漲到二十塊,廠里一份紅燒肉還是那個價。有工人算過,光吃飯一個月就能省下好幾百。
最讓工人念叨的是那年廠子被水淹了。宗慶后蹲在積水里啃冷饅頭指揮,當場拍板搶險工人工資翻倍。更實在的是,他直接讓人把現金塞到工人兜里。這事兒廠里人記到現在,外頭倒沒幾個人知道。
倉庫里慢悠悠理貨的張師傅,腿腳不大靈便。當年在車間受了傷,干不了重活。換別的廠子可能早辭了,娃哈哈把他調到倉庫,工資一分沒少。有人說這是作秀,可你瞅瞅車間里,四五十歲的老師傅一抓一大把,好些人跟著干了二三十年——秀能做三十年?現在廠子里頭發花白的不少,不是招不來小年輕,是老宗不舍得趕人。
連他家里的老保姆都沒換。保姆年紀大了手腳慢,宗慶后死活不同意換人,念叨著“老人總得有個著落”。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攢起來,工人們心里都明白。
外頭風言風語不少,說老宗有錢有女人啥的。可工人們不太在乎這個,他們就看日子:廠里干了十幾年,老家蓋了房買了車,孩子念書不愁錢,靠的就是這份工資。前陣子傳得沸沸揚揚說紀委要查娃哈哈,結果查實是謠言。后來他家鬧財產官司,廠里的福利該發照發。工人們說得好:“外頭愛說啥說啥,只要工資準時到,日子照過。”
廠門口坐著曬太陽的老保安,守了三十年大門沒挪窩。食堂打飯窗口貼的菜單,油漬麻花的紙還是十年前那張價目表。倉庫里張師傅慢條斯理數著零件——就是當年車間受傷那位。寫帖子的老員工干了十年,他說從沒聽說誰被克扣工錢,也沒見哪個老師傅被攆走。“老板好不好不用看新聞,就看工人兜里攢不攢得住錢,心里踏不踏實。”
現在路過娃哈哈廠區,還能看見那些老面孔。食堂窗口的菜單十年沒換紙,保安崗坐著三十年的熟臉。這些畫面擺在那兒,比啥都實在。有人說得對:“老宗不是圣人,可應下的事,樁樁件件都算數。”
帖子火了之后,網上吵吵嚷嚷的。可廠子里機器照樣轉,工人照樣領工資回家。日子嘛,就這么一天天過下去了。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