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2025年7月,美國對華政策的兩條關鍵戰線同時出現微妙轉向。英偉達CEO黃仁勛在北京宣布,特朗普政府已批準恢復向中國出口H20芯片。幾乎同時,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時,一改往日的指責口吻,首次承認:“我認為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
芯片出口的解禁并非無條件的善意。此前4月,特朗普政府曾突然叫停H20芯片對華出口,這款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芯片瞬間成為貿易博弈的籌碼。黃仁勛在訪華前秘密會晤特朗普,隨后親赴北京出席供應鏈博覽會,其中深意不言自明。市場立刻做出積極反應——消息公布當天,歐洲科技股領漲0.2%,納斯達克期貨上漲0.5%。這背后是赤裸裸的商業邏輯:中國市場占英偉達年營收的13%,高達170億美元,失去這個市場意味著巨大的利潤缺口。
特朗普(資料圖)
芬太尼問題上的態度變化更顯戲劇性。今年3月,特朗普以中國“未兌現禁毒承諾”為由,悍然將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20%,導致中美爆發激烈貿易摩擦。然而7月16日簽署法案時,他卻改口承認中國正在“邁開大步”協助美國禁毒。這番180度轉變,實際指向一個被長期掩蓋的事實:中國是全球首個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的國家,2019年實施嚴格管控后,從未有其他國家通報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
美方智庫彼得森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更直接印證了中國行動的實際效果:中方列管措施使美國相關用藥過量死亡人數在短期內下降了20%-25%。若未管控,僅芬太尼一項就可能導致美國額外死亡947人。諷刺的是,特朗普雖承認中國幫助,卻不忘強調這是美國關稅“懲罰”的結果,甚至再次誣稱“中國提供了大部分芬太尼”。這種自相矛盾的表述,暴露了美方將禁毒合作政治化的本質。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美方反復,中國立場始終清晰。針對芯片出口限制,外交部發言人曾指出“科技問題政治化損害全球供應鏈穩定”;對于芬太尼污名化,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以詳實數據回擊不實指控。即便在特朗普加征關稅后,中方仍保持專業態度推進禁毒合作——2024年1月正式啟動中美禁毒工作組,8月強化三類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管控,這些行動遠超“被迫回應”的范疇。
深層矛盾依然存在。特朗普簽署芬太尼法案后,仍不忘宣稱要“讓中國對毒販判處死刑”,暴露其根深蒂固的霸權思維。而英偉達獲準出口的H20芯片,本質仍是性能降級的“特供版”。美國國務院同期裁撤1300人,其中包含大量涉華部門人員,更被解讀為對華施壓團隊的“換血”。這類動作與口頭示好形成鮮明反差。
特朗普(資料圖)
芯片解禁與禁毒表態,本質上都是特朗普政府在商業現實與政治姿態間走鋼絲的產物。當中國科技企業加速替代方案研發,當中國禁毒成效被第三方數據驗證,強硬姿態難以為繼。中美關系這場復雜博弈中,任何單方面“松口”都非根本轉向,而是力量平衡的動態投影。真正的破局點,或許在于美方何時能放下“關稅大棒創造合作”的幻覺,真正理解平等對話的價值——畢竟無論芯片還是禁毒,沒有共贏思維的合作終將陷入反復搖擺的泥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