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余紀昕
近日,有關農商行債券投資的持倉占比的話題一度引市場矚目。
有專業人士指出,在“資產荒”趨勢未得到顯著改善下,這幾年銀行正加大債券投資,農商行逐漸成為債市一大主力。由于網點分布數量和放貸成本利率相對不及國有大行,農商行更傾向用閑置資金買債賺收益,“大行放貸、小行買債”的現象仍在持續。并且,農商行傾向于投資同業存單、國債和地方債、政策性金融債和城投債,2024年尤其偏愛超長期國債。
就在上周,業內曾熱議有關于“是否有必要壓降某地農村金融機構持債比例”的“小作文”話題。
那么,農商行投債比例是否還處在合意區間?對此,記者梳理盤點了全國農商行財報中2024年底的持債比例,并對多位農商行債券投資人士進行采訪了解。
華北地區某農商行總行資管部投資經理告訴記者, 由于去年利率的持續下行,前期債券投資產生了部分浮盈,對于該行利潤形成了強力補充。但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今年以來的債券投資性價比確實比較低,但出于對同業競爭,比如股份行、國有大行的影響,加大買債一定程度是為實現資產配置kpi目標中的‘無奈之舉’”。
廣東一家農商行債券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銀行現下能做的金融投資品種還是比較有限的。而對于進一步做好金融資產品種上的多元化均衡配置,他稱“這個問題確實不好解決,除了債券市場,其他賽道都很難承接這個資金量”。
農商行債券投資力度到底有多大???記者梳理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統計范圍內的農商行債券持倉規模占資產比例普遍分布在20%-35%之間。在資產規模較大的農商行中,有7家的債券投資占比超過三成。其中,東莞農商行(35.37%)和重慶農商行(34.01%)占比最高,而江南農商行(14.76%)和杭州聯合農商行(16.54%)則對債券配置較輕。
資料來源:企業預警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
與此同時,市場對統計口徑也存在一定意見分歧,即同業存單是否應納入債券比例進行計算?記者據企業預警通數據統計發現,在計入同業存單后,海南農商行的債券持倉占比高達40.35%,陜西秦農農商行緊隨其后,達38.47%,從規模來看顯然屬于相當可觀的“重倉”水平。
如果債券投資一夕遇冷,農商行的投資資金有望轉向哪些品種?
“農商行,尤其是小農商行,還很少有投資權益的”,有河南某農商銀行金市部人員對記者分析道,在資質范圍限定下,該行基本投不了權益,ABS現在也很少有投的。
他也直言,“防風險的同時,又要做到控規模,那還得是買債和存單”。而對于以科創債為代表的新興品種,他們在配置端仍偏謹慎,偏好信用資質優、由大型銀行發行的個券。“不過河南地區的農商行開始合并了,現在我們手頭債券業務基本不怎么做了。”
“我們銀行自營還投不了權益,理財業務表外這端的話,將來可能會慢慢增加權益的占比吧。”前述廣東某農商行債券從業人士稱,如果對債券投資控制比例,肯定是想資金更多往信貸方向實體產業方向走,但是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加大放貸的過程還是有一定難度在,所以未來真的要控制農商行的投債比例,想必也是會考慮這些因素的。
前述華北一農商行資管部人士向記者介紹,據其了解,農商行對于債券投資有品種的約束,有的機構只能投利率債 。至于信用類債券,特別是新的品種接受度不一定高,即使能投占比也很小。可以明確的是,各地區的監管尺度相對存在差異。投資行為除了受到本行內的規定影響外,往往還受到來自省聯社的監管。
另外,農商數量眾多,每個農商行的體量相差巨大,除了需要關注整體情況外,也需要差異化管理。對于權益資產的投資,農商行確實還面臨一些限制,“我認為不會往權益資產轉向 。至于ABS的投資,也只是維持正常的投放,增量有限。衍生品投的就更少了,因為很多銀行都沒這個資質,頂多通過委外方式來進行,自主投資極少。”上述人士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債券市場,7月14日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曹媛媛表示,今年上半年,債券市場運行較為平穩,預期總體穩定,市場規模穩步提升,有效發揮了對實體經濟融資的支持作用。債券投資是銀行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貸款、債券占銀行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60%和25%,保持相對穩定;銀行持有的政府債券占全部政府債券比重為70%,持有的公司信用類債券占全部公司信用類債券比重約為20%,應該說銀行的參與對財政政策的實施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撐。
“至于中小銀行基于自身資產配置的考慮,選擇適當增持債券,增加安全資產配置,平滑經營利潤波動,應該說在監管允許范圍內是合理的。同時銀行自發買賣債券,對市場也會起到穩定器的作用。” 曹媛媛解釋,當債券利率相對于貸款利率比較高,而且價格比較低的時候,銀行會買入債券,有助于穩定市場。反之,當債券利率較低、債券價格較高時,銀行賣出部分債券能夠實現它自己的利潤,也能夠保持銀行自身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當然,中小銀行的債券投資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曹媛媛認為,要把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承擔的平衡。對于個別債券投資較為激進的金融機構,應該關注債券面臨的利率和信用風險。
觀望后市,如農商行壓降債券投資,對市場影響多大?國泰海通唐元懋、湯志宇團隊在研報中指出,據統計,379家農商行平均債券投資規模占比在22%,對比2022年的20%和2023年的21%有一定提升,其中近7成農商行債券投資占比在15%-30%之間。若將同業存單納入計算,則379家農商行平均債券投資規模占比在26.4%。
而假設將樣本銀行中債券投資占比統一壓降至20%以內,不考慮存單下預計壓降6302億元,考慮存單情況下預計壓降8763億元。若壓降至15%以內,不考慮存單下預計壓降8763億元,考慮存單情況下預計壓降12708億元。
該團隊認為,考慮到7月14日央行發言提及銀行買債的“穩定器作用”,監管對于農商行買債的態度整體相對中性偏寬松,“債券投資占比壓降至15%以下的可能性有限,若僅壓降至20%,對債市的影響整體可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