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倪玉
2025年9月3日,將迎來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站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節點回望,自己當年那段參與籌建關東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的歲月,如同一幅厚重的畫卷,在記憶深處徐徐展開,雖然已經過去20多年了,但每一個細節依舊清晰而深刻。
2004年初,組織上批準我脫下穿了20年的海軍服時候,我決定選擇自主擇業的轉業方式回到地方。時任大連市人大常委、民革大連市副主委、大連市武術協會主席、大連科華集團董事長趙錫金熱情的邀我到他的集團工作。董事長助理、公司黨委副書記,后來又兼任新組建的人力資源部主任,在科華的日子每一天都非常充實。工作幾個月下來,董事長趙錫金又任命我為新項目副總經理兼策劃總監,讓我參與關東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籌建工作。內心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油然而生,對眼前的這位民營企業家能夠有如此膽識、胸懷和魄力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不僅僅是一項工作任務,更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與致敬,是為了讓更多人銘記那段屈辱與抗爭的過往。我深知,這也是趙錫金董事長對自己的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重用。
關東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籌建團隊初期由5人組成,陳眉任總經理、滕銘毅任副總經理,另外還有2員女將出任業務與財務。大家懷著共同的信念與目標,迅速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籌備工作中,一臺轎車5個人經常起早貪黑的往返于大連與旅順之間。為了讓陳列館的內容更具真實性、權威性和感染力,我們先后奔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偽皇宮、盧溝橋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每到一處,我們都仔細查閱史料、走訪專家、觀摩同類展館的布展理念,盡可能地多吸納最寶貴的經驗,為陳列館的籌建打下堅實基礎。在旅順本地,5位德高望重的專家受邀擔任籌建顧問,他們的支持與幫助成為了我們攻堅克難的重要力量。他們憑借深厚的歷史學識和對地方史的深刻理解,還有多年博物館工作的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和專業建議,讓我們在梳理歷史脈絡、篩選展品內容時少走了許多彎路。
經過一年的日夜奮戰,從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到展陳方案的反復打磨修改完善,再到展品的征集與布置,還有陳列館里外規劃,規章制度建立、人員招聘與培訓……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2005年4月22日,關東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如期正式開館。軍地有關領導及社會及媒體代表200多人參加開館儀式。陳列館的主要創辦人、市人大常委、市民革副主委趙錫金接受媒體采訪,他說能夠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連解放60周年之際,為大連的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發展文化旅游事業做出民營企業家的貢獻是他的一份榮耀和責任。博士畢業的趙錫金,高度重視文物保護,關注近代史研究,他希望通過創辦歷史遺址陳列館,能夠起到警示世人、教育后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作用。關東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開館了,那一刻我們籌建團隊每一個人的所有的辛勞與付出都化為了難以言喻的欣慰。
開館后,關東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迅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歡迎,無數市民、學生、軍人、游客來到這里,追尋歷史的足跡,緬懷逝去的先烈,成為了旅順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后來,陳列館更名為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趙錫金董事長親自題寫館名,這無疑是對我們當成籌建工作最大的肯定。
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位于旅順口區太陽溝萬樂街10號,門前是中蘇友誼紀念塔,對面是旅順博物館。舊址是一座歷經百年的歐式建筑,1906年為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從1919年4月12日改為關東軍司令部。關東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由3個大展廳、3個復原室和1個音像室組成,通過近300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圖表以及100多件實物,精心鑄史“罪孽之師——關東軍”主題展覽。展覽系統地展示了日本關東軍從建立到滅亡的完整歷史,將其作為近代日本侵略擴張政策的工具和急先鋒的猙獰面目徹底揭露。
關東軍司令部舊址,是近百年來帝國主義侵華歷史的無聲見證。從1906年8月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在此設置,到1931年9月19日關東軍司令部遷址奉天,這里作為關東軍的指揮中心長達25年。它曾是俄、日侵略軍發動罪惡戰爭、策劃軍事行動的策源地與指揮中樞:兩次出兵山東、制造“濟南慘案”的罪惡命令從這里發出;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在此密謀策劃;罪惡滿盈的日本甲級戰犯板垣征四郎等一批軍國主義分子從這里登臺起家,一步步走向歷史的審判臺。
“罪孽之師——關東軍”主題展覽設置在二樓,參觀觀眾由陳列館大門進入,門內兩側是浮雕墻,左側映入眼簾的是《苦難》主題浮雕,順樓梯上二樓后進走廊南側展室。自西向東分別是司令官辦公室復原、關東軍的建立、關東軍的罪行、關東軍的覆滅等四個部分內容,錄像廳里可以觀看自制音像片、然后接著繼續參觀走廊北側復原陳列,最后順樓梯右側下樓看到是是《抗爭》主題浮雕。整個展覽以豐富的史料深刻揭露了侵華日軍,特別是關東軍在華犯下的累累罪行,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在重溫那段屈辱近代史的過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與啟迪。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為世人,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提供了一部生動的近代史教材,讓民族精神得以弘揚,愛國主義情懷得以振奮。
世事變遷,因房產性質相關政策要求,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后來遺憾地歇業了。盡管它在物理空間上暫時告別了公眾,但它所承載的歷史記憶、所傳遞的愛國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曾到訪者的心中。關東軍司令部舊址所見證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與警醒。
那段籌建的歲月,雖然充滿了挑戰與艱辛,但能親身參與到這樣一項意義非凡的工作中,用實際行動守護歷史、傳承記憶,我深感榮幸與自豪。真誠的感謝現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遼寧省武術協會主席、大連國合集團董事長趙錫金當年給予自己的機會,在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今天,回望那段時光,更覺當初的付出無比值得。
“以史為鑒、居安思危、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是《罪孽之師——關東軍》宣傳冊的扉頁上面的文字。日本關東軍從其建立,到窮兵黷武橫行一時,直至徹底覆滅,是自19世紀末葉以來日本帝國主義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全過程的一個縮影。歷史告訴人們:侵略是人類最大的罪行,戰爭是人類最可怕的災難。昨天的腥風血雨和刀光劍影已經過去,今天的世界仍不安寧。讓我們以史為鑒,居安思危,為推進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偉大事業而不懈努力!我們當年的努力,正是為了讓這份記憶永不褪色,讓歷史的教訓永遠指引未來,激勵后人珍愛和平、砥礪前行。
☆ 本文作者簡介:倪玉,大連星海會展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大連會議展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海軍大連艦艇學院自主擇業教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大連市作家協會會員。曾用名:王玉,筆名:海無邊、寧浦。軍旅20載,3次榮立軍功。曾任10余家報刊記者、特約記者、特約撰稿人,著書及參編教材32部,發表作品1000余篇,獲征文獎近100項。從事會展業20多年,撰寫策劃案、材料及推文超100萬字。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