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的這封親筆信可真是個稀罕物,它是專門寫給延安五老里的大名人——董必武董老的。您知道嗎,主席對延安五老那是敬重得不得了,但親筆書信卻不多見,所以這封信簡直就是寶貝疙瘩!
那么,這信里都聊了些啥大事兒呢?原來啊,是寧夏那邊的朋友們,特別想請主席題一幅《清平樂·六盤山》的墨寶。一來呢,是想把這首詞刻在人民大會堂寧夏廳的賀蘭石上,顯擺顯擺;二來呢,也是想在六盤山上留個念想,讓后人都能記住主席的這首好詞。
董老一開始還挺不好意思的,覺得為這點小事兒去打擾主席,多不合適啊。可寧夏的朋友們那叫一個執著,三番五次地找董老,說是急等著用呢。董老實在是推不過去了,只好硬著頭皮給主席寫了封信。信里大概意思是說:“主席啊,寧夏那邊的朋友托我求您一幅《六盤山·清平樂》的墨寶,這事兒我拖了好久,總覺得為這點小事麻煩您怪不好意思的??伤麄冏罱謥泶吡?,我也是沒辦法,只好厚著臉皮求您大筆一揮,成全了他們吧!”
可惜啊,董老的原信咱們現在是看不到了,不過聽說董老的書法也是相當了得的呢!
毛主席收到信后,那叫一個爽快,雖然日理萬機,但還是抽空給寫了這首詞,并且還附上了一封回信。這兩樣東西啊,簡直是精品中的精品!字跡清瘦有力,看起來就讓人賞心悅目。咱們可得好好欣賞欣賞!
信中,毛主席的筆跡透露出一種超凡脫俗的灑脫與深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不僅是對友人請求的應允,更是對那片革命熱土——六盤山的深深眷戀與懷念。他寫道:
“董老臺鑒:
接讀來函,知寧夏諸同志對《清平樂·六盤山》一詞情有獨鐘,欲刻石以志紀念,吾心甚慰。此詞乃當年長征途中,途經六盤山,有感而發,今既得眾望所歸,自當應允。
吾書此詞,非但為寧夏人民留一紀念,亦欲借此激勵后人,勿忘先輩之艱辛,繼往開來,再創輝煌。詞中‘不到長城非好漢’之句,愿諸君共勉之。
書畢,猶覺意猶未盡,再添數語。六盤山見證了我黨我軍之英勇奮斗,亦是我心中不滅之豐碑。望寧夏人民能珍視這份歷史記憶,將其發揚光大,讓革命精神永存于世。
專此布達,即頌近安。
毛主席的這封回信,不僅展現了其書法藝術的深厚功底,更蘊含了他對革命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對后世的殷切期望。其字跡清勁瘦硬,如同他堅定的革命意志,每一筆都蘊含著力量與智慧,讓人讀來不禁心生敬意。
提到書法學習,有人不禁會問,學習書法一定要從楷書學起嗎?
我認為一般來說應該從楷書學起。因為要先練習運筆的穩定性,就是能把筆拿穩了。練兩年以后可以考慮練習行書,再練一段時間可以考慮兩種書體交叉練習,可能會相互促進。
楷書為書法藝術入門基礎是必須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1.筆法豐富,規范,且運筆速度慢,適合初學;2.分布規范,單一,易于掌握。
作為初學者,可以從篆、隸開始,能鍛煉手腕的力度及靈活度,對于后期的練習是有好處的??瑫鳛闀呋竟?,是無法繞開的。即使行、草寫的很好,也是有扎實的楷書基本功做支撐的。所以不一定從楷書練起,但是楷書是必須要練的,而且是需要終身練習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