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自2005年項目啟動以來,歷經20載,共收錄海內外12400多件(套)中國古代繪畫藏品,是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古代繪畫圖像文獻。
科技為舟、文化為楫,“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以“數字化”的方式讓沉睡的丹青,完成中華美學的當代復現。
走進位于浙江余杭良渚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典藏館,曾經散落在世界不同地方的7張董源山水畫傳世作品在此匯聚。董源作為五代南派山水畫的奠基人,獨創“披麻皴”技法、開創“平淡天真”的繪畫風格,并深刻影響了后世中國山水畫創作。?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宋畫全集》《元畫全集》副主編 金曉明:董源對后來的南宋一直到明清的南方山水的繪畫有重要的影響,“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以出版物這種嶄新的載體形式,把這些作品匯聚起來,保存下來。
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相伴于中國歷史發展的全過程,是對中華文明全面的記載和藝術呈現,“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力求復現中國歷代繪畫發展脈絡。2005年浙江大學聯合全球260余家文博機構,運用目前最高精度的圖像采集和數字化處理技術,共收錄12405件(套)中國古代繪畫藏品,其中國內藏品9155件(套)、國外藏品3250件(套),涵蓋了絕大部分傳世的“國寶”級繪畫珍品。先后編纂出版《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共64卷244冊。
煙波縹緲的《瀟湘圖》、再現水墨江南的《寒林重汀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董源歷經千年的筆墨神韻得以完美重現,讓觀眾可以近距離感受千年藝術魅力。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宋畫全集》《元畫全集》副主編 金曉明:每一本書的體量非常大,如果把它疊起來,可以有從1樓疊到4樓高。我們當時編纂的初心,叫作“飛入尋常百姓家”,老百姓可以通過“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去了解2000多年來我們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脈絡、文明的發展歷程。
2024年,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典藏館建成,通過數字互動、美育課程等新形式,讓古畫中的山水草木、人間煙火,重新流淌進當代生活的脈搏里。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保護利用研究中心主任 陳野:我們開設了一門叫《歷代繪畫中的中華文明》,這樣一門通識課程,我們還策劃開始要編纂一套“大系”的系列美育教材,我們通過各方面工作的開展,逐步地把“大系”推進為一項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建設事業。
據了解,目前“大系”成果已舉辦國內巡展48場、海外特展17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外140余家文博機構、38所世界知名高校贈送“大系”圖書,后續編纂出版及項目成果保護、利用、研究等相關工作持續推進。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宋畫全集》《元畫全集》副主編 金曉明:如果說“大系”的編纂歷時20年是我們“大系”的前半部書,那么后面的傳播、推廣、宣傳,讓年輕人去感受這份傳統文化遺產,這后半部書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持續不斷的一個工作過程。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