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國車市出現兩款現象級產品,一款是一小時大定近29萬輛的小米YU7,另一款則是沖破百萬元定價天花板的尊界S800。小米YU7創造了C級車的銷量神話,而江汽集團與華為攜手打造的尊界S800則代表中國品牌,殺入超豪華級這個原本由外資盤踞的戰場。
尊界S800的誕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江汽集團持續半個多世紀的自我革新。從1968年安徽省第一輛汽車下線,到2016年與蔚來合作填補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空白,再到如今與華為聯手打造的尊界,江汽集團始終以敏銳的產業洞察,順應時代變化,并推動時代進化。
近日,嘉賓商學創辦人吳婷校長帶領30多位企業家學員前往安徽合肥,開展了以「鏡鑒時代 汽車產業與科技變革」為主題的深度訪學,在嘉賓派合肥站訪學中,江汽集團董事長項興初親臨課堂,為同學們帶來《中國汽車的時代敘事》主題授課。
以下為江汽集團董事長項興初授課部分內容精編版,Enjoy~
1、以終為始
1964年,江汽集團建廠,風風雨雨走過六十多年,它不是一家規劃中的企業,而是“無中生有”的企業。
1968年,江汽集團用四年時間打造出安徽省第一輛汽車,填補了安徽省汽車制造業的空白。江汽集團在計劃經濟時代非常艱難,但也鍛煉出了不服輸的勁兒,這就是“無中生有”。縱觀整個江汽集團的歷史,面對很多事都是這么走過來的。但江汽集團敢于創新、敢于突破。
當下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樣的過渡期中,最重大的創新是認知創新。在如此巨大的科技創新面前,顛覆性的技術還在路上,我們最需要的是堅守主業的同時,去想終局是什么。我們要以終為始,以終局來定義當下應該往哪里走。
江汽集團與華為合作的尊界S800,采用了當下全球汽車產業中最領先的智能化設計,有六個域的跨域融合,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跟華為一起繼續做跨界跨域融合,研究怎么從分散控制更多地集中到中央控制當中。
智能汽車不是簡單的部件智能化分散地控制,當它進行跨域融合的集中化控制之后,就可以做到傳統汽車的傳統分散控制方式做不到的體驗。這類似于手機從按鍵功能機變成了智能手機的那一刻,它產生了新的需求,擴展了功能手機的體驗。
江汽集團董事長項興初在嘉賓派授課
2、有所為有所不為
江汽的時代敘事,要從江汽集團對當下汽車行業變革的看法說起。
首先,我們認為當前汽車行業處在多技術創新變革、多產業融合發展階段。多技術是指汽車行業的新能源技術、網聯技術、智能化技術,還有人工智能技術。而創新變革是指我們認為這些技術還沒到終局,還處在顛覆性的路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覺得傳統汽車行業一定要去跨界融合發展,而不應該單打獨斗。
以電動化中的電池技術為例,它仍處于創新進程中。我們加強了對國內電池企業的調研走訪,結論是:預計在2030年左右,全固態電池真正實現大批量量產上車。全固態電池與現有液態電池結構完全不同。真正的全固態電池將不再有模組和電芯的概念,電池包有多大,材料就直接鋪設多大。這意味著,如果車企現在投資液態或半固態電芯產線,當全固態電池成熟時,這些產線可能面臨淘汰的風險。
因此,我們在內部討論:如果江汽集團要做電池(電芯),到底該做什么?做液態的?半固態的?還是全固態?做了動力電池電芯,是否還要涉足儲能或消費電池?為了避免卡脖子,上游材料是否需要控制?
在2022年左右電池材料價格瘋漲時,我曾考察過正、負極材料的上游,發現若要真正掌控,甚至需要延伸到礦產開采環節。這樣一來,企業的性質就變了——不再是純粹的汽車企業,而更像能源企業。
所以,在汽車行業變革的環境下,僅電動化這一項技術就面臨復雜的選擇,還有氫燃料電池等其他路徑。汽車企業不可能無所不能,網聯技術同樣如此。
合肥作為科教之城,正在推進量子通信,我們也在加強與相關方的合作。聯網汽車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傳統安全(如車身結構)已不是主要擔憂,更需關注智能安全,尤其是黑客攻擊風險。當前我們采用多重冗余設計來保障數據安全,但我個人認為仍需尋找更終極的解決方案。量子通信是不是終極路徑?雖然成本高昂,但是安徽已經在推廣量子通信手機,其效果尚待驗證,但我們愿意保持開放心態去嘗試和交流。
嘉賓商學創辦人吳婷在授課現場
第二個認知是產業邊界在擴大,但是我們認為汽車產業里的組織邊界應該要收斂,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所不為。聚焦核心專長,才有可能有所作為。去年華為是8600億營收,它的研發投入達到了1800億,占比超過了25%左右。汽車企業一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在6%~7%已經相當多了。
所以如果你想在華為擅長的領域里顛覆它,先看在它的專項領域里,投入有沒有它大。他們僅引望一年的投入都在100多億,我們汽車企業有誰能超過華為在車BU領域的投入?作為后來者,如果連在更細分的領域,研發投入強度都不及華為,憑什么能做得比它更好?
判斷一家企業的潛力有很多指標,我認為研發投入強度、資金投向哪里很重要。在選擇供應鏈合作伙伴時,我們也特別關注其在自身擅長領域的投入強度。關鍵不是它“什么都會”或產品線齊全,而是它在核心專長領域的投資是否足夠強、是否在行業中領先。顛覆性創新還在路上,錯失關鍵投入可能導致重大問題。
20多年前,江汽集團戰略中提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與巨人同行”。但當時我們未深入思考:巨人的肩膀憑什么讓你站?巨人憑什么長期帶著你同行?
通過與華為四年多的磨合,我們逐漸明晰了關鍵兩點: 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巨人。 巨人愿意讓你站在肩膀上的核心原因,在于雙方戰略上能夠深度賦能——你擁有巨人需要的東西,巨人擁有你需要的東西(這通常是明確的)。你必須找到自身對巨人的獨特價值之處,才有可能建立這種關系。
二是巨人能長期帶著你同行的核心原因,是你不是負擔,不是包袱。巨人之所以成為巨人,其甩掉包袱的能力必然極其高效。如果你成為包袱,他必然會果斷切割。學會與巨人同行,要練內功,把自己的事想明白、想清楚,把自己的能力練出來。
所以產業邊界在擴大,組織邊界應該要收斂,就是有所不為,聚焦自己的核心專長,才有可能有所作為。
第三點是,傳統功能汽車的大門在加速關閉,但新汽車、新生態、新的價值鏈分工也在加速呈現。西方諺語里講上帝關上了一扇門,但留了一扇窗。我們認為新汽車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
然而,挑戰在于傳統汽車的能力,不能自動幫助我們活到新汽車時代。新汽車時代企業必須具備新的能力,核心是軟硬件耦合能力,并積極參與到新的產業鏈分工中。
傳統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分工是鏈式結構的,整車廠跟總成零部件廠具有比較強的話語權。但是我們認為在新汽車時代,在智能、新能源深度賦能的環境條件下,整零之間的合作關系,將從鏈式結構被網狀結構、新生態結構所替代。也就是我離不開你,你也離不開我,我們是相互賦能的價值鏈,不再是原來那樣整零分工的關系。
這告訴我們,一定要去主動順應變革,融入到新的產業鏈分工當中。
目前,江汽集團跟上游的供應鏈開啟了新的合作模式,叫聯合共創模式,我們一起探索無人區。江汽集團不強求獨占知識產權,愿意支付合理費用,甚至投入資源(包括派遣人員)幫助合作伙伴成功。我們追求的是將首發技術應用于尊界品牌,核心是共同探索前沿領域。這就改變了以往的合作模式。
第四點是,中國品牌將會強勢崛起,真正實現汽車強國夢。首先是我們國家有舉國創新的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二是我們有豐富的制造業門類,有聯合國門類最齊全的制造業,這給我們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撐。
第三,龐大的工程師隊伍。 2023 年,中國工程師隊伍達到了2059 萬。
第四個是基礎設施配套的優勢。中國充電基礎設施完善,例如近期數據充電樁數量約14,000座,并正大力建設兆瓦級超級快充。中國5G基站建設領先全球,在去年底突破300多萬座,覆蓋深入縣鄉。而發達國家5G覆蓋往往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城區,城郊及偏遠地區覆蓋薄弱。
另外就是中國的消費環境,中國的消費者愿意接受新生事物。在眾多門類里,中國品牌強勢崛起,就證明了在中國消費環境里,消費者對創新性東西有期待。所以我們覺得,現在迎來了超高檔豪華汽車市場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3、江汽集團與華為的跨界合作
江汽集團和華為合作的情況,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
第一句話是江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是跨界合作。
對于華為公司來說,它把智能化技術以及在高端品牌上的運作能力賦能到江汽集團。江汽集團要聚焦作為整車企業的集成產品開發能力,高度重視各自的邊界,等于把各自的強處拉到一起跨界合作。所以我們跟華為是真正的跨界合作。
第二句話是,江汽集團與華為合作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產品,還是一個平臺,一個品牌。
我們第一款車是尊界S800,第二款和第三款車已經在研發推進。這個平臺是一個把華為的智能化技術充分發揮出來的全新平臺,而非簡單地將華為技術嵌入江汽集團現有的平臺。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軟件定義汽車”的平臺,我們的目標就是把軟件能力最大化。其帶來的跨域融合體驗遠超“1+1”的疊加,是全新的、超越想象的體驗,它代表著中國品牌打破傳統豪華汽車高利潤壁壘的絕佳機遇。
第三句話,僅有江汽集團和華為的努力,遠遠不夠把尊界品牌打造成功,必須要聯合世界一流的供應鏈共創。
我們是一家整車集成企業,需要牢牢把擅長的事情做好,把其他東西開放出來,找一流的合作伙伴,這樣跟他在戰略上形成協同。所以要聯合一流的供應鏈共創,一起走進無人區。
也有人說汽車行業最終會形成贏家通吃的局面,問我怎么看這句話。我不認可這個觀點。你一定要有友商,要有競爭者。中國汽車制造業鏈條非常長,當真的形成絕對壟斷的時候,上游的供應鏈、眾多的合作伙伴還有好日子過嗎?
所以我們覺得,僅有江汽集團和華為的合作和努力是不夠的,還要聯合一流的供應鏈共創,以及聯合一流的創新資源。所以我們愿意跟院士團隊、國家實驗室、一流的大學深度討論,研究如何把實驗室里的技術來賦能共創。我們在這些理念上跟華為公司是不謀而合的。
第四句話就是,江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要想真正成功,最艱難的事情是對標華為,重塑江汽集團。
我們跟華為的合作不是簡單的產品合作,是組織級的合作。核心是學習華為激發員工自動自發、持續追求卓越的底層機制。江汽集團要想把尊界品牌打造成功,在這方面不發生重大變化是不可能的。
尊界S800的熱銷很關鍵,后續車型的熱銷大賣很關鍵。但我覺得比那個更優先的事情,是江汽集團的人員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江汽集團與華為合作深度研發產品,尊界S800的安全問題值得關注。尊界S800 采用高強度輕量化車身,提升了續航能力,也顯著增強了車身強度。尊界S800扭轉剛度達到53,300 Nm/deg,處于行業第一水平,在“十佳車身”評審中獲得最高評分;其安全性能經過了52種極端工況、194次實車碰撞測試等嚴苛驗證,綜合測試里程突破1500萬公里。
整車41項關鍵功能系統歷經了700萬次、40萬小時的自動化極限壓力測試,確保絕對安全可靠。在智能安全方面,基于對電磁抗擾的極致要求,尊界S800的EMC電磁干擾測試在超過國家標準3倍的強電磁環境中完成,其中核心部件更經受住了超國標6倍電磁干擾強度的嚴酷考驗,確保在任何極端電磁環境下都能穩定運行。
為了保證尊界S800的高水平交付,江汽集團與華為攜手新建了世界級智能制造標桿工廠。工廠擁有超過26000個質量控制點,其中應用人工智能(AI)技術的質控點超過1500個,工廠機器人數量達1800臺。
在沖壓環節,通過自動裝箱、自適應抓取和運輸系統,結合AI視覺過程質量監控,確保車身外覆蓋件“零磕碰、零變形”。焊裝線則應用了行業最全的15種鋼鋁連接方式和298種搭接組合工藝。
涂裝工藝采用“6C4B”噴涂工序和行業首創的AI自動分色工藝,將分色線精度精準控制在0.3毫米以內并自動精拋,造就藏品級鏡面車漆。總裝工藝則錨定行業最高整車尺寸公差技術目標,通過AI視覺引導裝配與多達350個間隙面差在線檢測點相結合,使主精度達到0.5毫米,呈現出藝術品般感官品質。
江汽集團董事長項興初在嘉賓派授課
4、江汽集團十五五發展戰略
江汽集團的“十五五”發展戰略規劃正在籌劃當中,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江汽集團的定位,要堅定不移邁向高質量發展,要堅定不移奔著世界一流的方向走。
第二方面是江汽集團的戰略方向,向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方向發展。傳統能源產品在海外市場可適當保留,但主體方向必須堅定不移地轉向智能網聯和新能源。
第三方面是“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發展”關鍵路徑。在智能化時代,自主發展是汽車企業最關鍵的領域。有人認為自主的意思就是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什么都自己干。但是把汽車行業往前回溯二三十年,汽車企業很難保持獨立發展的權利。所以自主發展的第一位是企業的獨立發展,而且是按照行業規律跟企業自身的規則去發展。任何一家企業講自主發展的時候,首先想想企業的發展是不是獨立的。
對江汽集團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自主研發創新。在研發創新領域有四點關鍵內容。
第一是作為整車企業的集成產品開發能力。現在行業正處于變革期,汽車行業的分工也在調整。江汽集團要做的是“選”、“配”、“試”、“驗”、“檢”等環節。例如:尊界S800遮陽簾的供應商,雖不自產任何部件,但具備頂級選配驗證能力。
第二是面向消費者應用層的體驗開發能力,主要指軟件方面。江汽集團正加大跟華為的合作力度,華為對此也呈開放態度,江汽做好應用層也是掌握關鍵能力。
第三是升級現有的專項技術,比如高效增程器、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水管理系統等專項技術,都是集成技術,這些屬于核心能力,是應該升級做的領域。
第四是綠色低碳制造能力。我們認為未來的智能汽車不是今天看到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應該有新的顛覆性的制造模式。它背后的邏輯是材料跟設計結構有重大變化,這要求工藝人員需要廣泛學習相關技術。
江汽集團在關鍵舉措方面有六大核心內容,一個是研發創新,一個是數字化轉型,一個是品質品牌建設,還有整車業務的加減法,體制機制的變革,以及黨建引領賦能。
研發創新方面,技術類人員占比25%,2030年目標是發展到1萬人,其中80%直接從事技術和產品開發。未來五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將高于8%。
品質品牌建設方面,品質的打造是極為關鍵。尊界超高端豪華品牌的打造,不是傳統豪華車,而是走“科技豪華”差異化路徑,以“極致、稀缺的科技體驗”來定義豪華。例如尊界S800車內空氣質量(VOC)僅為傳統豪華車的1/10。當前S800訂單勢頭良好,但深知成功路長,需潛心打磨。
體制機制變革方面,作為國企,江汽集團不惜代價學習華為:已進行集成產品開發(IPD)流程咨詢,二期將同步引入集成供應鏈(ISC)、營銷體系變革三大咨詢。
江汽集團三年來跟華為融合得非常好,“十五五”、“十六五”還可以長期合作,這是因為江汽集團內部在加大力度推動流程化組織變革。在學習華為上主要抓住了兩個核心點,一個是改變預算管理體系,另一個是改變薪酬和激勵機制的管理體系。如何重塑江汽集團,讓江汽人對標華為人。就是要讓江汽人也能像華為人那樣,自動自發持續地追求卓越,這樣才能讓事業跟合作做得更好。
授課 | 項興初 江汽集團董事長
出品 | 嘉賓商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