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這場中國女籃和韓國女籃的亞洲杯季軍爭奪戰,表面看是一場35分大勝,比分101-66,聽起來很爽,賬面數據也漂亮,但你真要說中國女籃有誰能徹底高枕無憂嗎,恐怕還真不好開口,尤其賽后前主教練鄭微只夸了一個人,點名表揚王思雨,這里面多少有點門道,畢竟場上表現出色的可不止她一個,問題來了,為什么偏偏是王思雨,背后的信號值得琢磨。
比賽一開場,中國女籃就打得夠積極,羅欣棫第一個三分進得干脆,之后連續得分,首節直接把分差拉到17分,31-14——說實話,這種開局在以往中韓對決里也算少見,第二節女籃的手感延續,半場三分球10中7,命中率70%,外線火力全開,這種外線狀態,按理說是全隊的勝利,但冷靜下來看看數據,張子宇18分7籃板3助攻,韓旭16分6板,羅欣棫15分4板,王思雨19分7板7助攻,場上人人有戲,為什么偏偏只有王思雨被鄭微點贊,難道就因為她數據最好嗎,其實還真不是這么簡單。
王思雨這場還是替補出場,16分32秒時間里,8投6中,罰球10中7,拿下19分7板7助,這效率和產出,說是全場最佳MVP不過分,但更關鍵的,是她上場后連續突破造殺傷,把韓國女籃的防線沖得七零八落,帶動了場上的節奏,推動了中國女籃的快速反擊,這種作用,不是單純數據能體現出來的,鄭微賽后那句話說得很明白,“能突能快攻,打得非常好,其實就是在點出中國女籃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攻堅能力,節奏變化,敢于沖擊的精神氣質,這些都在王思雨身上體現了。
但反過來看,正因為王思雨是替補,29歲了,還能每場作為第三后衛頂上來,說明主力后衛線其實并不穩固,沒人能徹底占據那個“核心位置,所以鄭微這番表揚,其實也是點出了個隱憂,中國女籃現在的后衛線,是不是到了該新老交替、補充新鮮血液的時候了,再看王思雨自己,賽后接受采訪時也沒太多喜悅,反倒是有點不甘,坦言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一屆亞洲杯,這種情緒,絕不是贏了球就能掩蓋的。
其實整個深圳亞洲杯,中國女籃從4月份就開始備戰,三個月的苦練,最后主場只拿到季軍,放在誰頭上都難受,尤其是頒獎環節,王思雨、楊力維、黃思靜、賈賽琪、張茹等人淚灑當場,這種場面,說不難過是假的,畢竟主場作戰,誰不想捧杯呢,更何況半決賽對陣日本女籃,按實力中國女籃是有機會進決賽的,偏偏關鍵場次掉鏈子,這種遺憾,比輸球本身還難受。
球迷看球,最怕的不是輸球,而是明明有實力卻打不出來,這場季軍戰能贏韓國35分,某種程度上也是憋了一口氣,大家都在找補,但現實就是這樣,亞洲杯這一步走到頭了,接下來就是2026年女籃世界杯,問題是,這套陣容還能撐幾年,王思雨還能再撐一屆嗎,年輕球員能不能頂上來,這都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
說回鄭微的表揚,其實有點“點將的意味,場上的英雄很多,但能被前主帥公開點贊,證明她打出了自己的風格,也給教練組和球迷都提了個醒,現在中國女籃是時候重新梳理一下陣容結構和戰術體系了,別再靠一兩個點爆發救場,整體實力和應變能力才是硬道理,尤其是面對像日本、澳大利亞這種強隊的時候,不能只靠身高和沖勁,得有更多變化和硬核執行力。
最后一句,這場大勝值得高興,但別被勝利沖昏頭腦,三個月的備戰,主場只拿到第三,說到底這不是中國女籃的最終目標,把遺憾化成動力,別讓這一屆的眼淚白流,2026年世界杯,才是真正考驗中國女籃成色的時候,到時候再看,誰還能笑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