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賀強
7月21日,記者獲悉,今年商丘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緊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實現全市夏糧增產豐收。2025年全市夏糧播種面積、單產、總產“三增”,總產量90.5億斤,比上年增0.06%,增速高于全省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
據國家統計局商丘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2025年商丘市夏糧播種面積906.67萬畝,比上年增加0.46萬畝,同比增長0.05%,增速低于全省0.06%。平均畝產499.05公斤,比上年增加0.07公斤,同比增長0.01%,增速高于全省1.1個百分點。總產量452.47萬噸(90.5億斤),比上年增加0.29萬噸(0.06億斤),同比增長0.06%,增速高于全省1個百分點。
今年“三夏”工作期間,商丘市以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目標,統籌協調各方力量,扎實推進夏收、夏種、夏管等各項工作,確保“三夏”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三夏”期間,商丘市成立“三夏”工作指揮部和10個工作指導組,建立市、縣、鎮、村四級聯動機制,層層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同時,全市共投入2.7萬多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其中本地機械2.3萬多臺、外引4000多臺,設置農機專供加油站和維修點152個,提供24小時應急維修服務,并推廣智能農機裝備,利用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實現精準播種,提升作業質量和效率。
此外,商丘市組織農業技術專家成立服務隊,圍繞小麥搶收、秸稈綜合利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關鍵環節,開展“一對一”“面對面”技術指導。3月份起,商丘市遭遇持續干旱和高溫大風極端天氣。全市隨即開展農田機井“大排查、大檢修、大管護”專項行動和農村溝渠連通整治行動,打通溝渠1.4萬公里,80%農田實現溝渠連通;排查19.3萬眼農田機井,95%達到“井通電、能出水”標準。同時,提前32天引水補源,引黃河水1.7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增加1.1億立方米,抗旱澆麥超1100萬畝次,為小麥生長提供充足水分。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重要支撐。截至目前,商丘市累計投入94.32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874萬畝,占全市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93%。田間管理上,大力推廣科學化、精細化種植技術。夏邑縣邀請農業專家團隊全程指導,200多畝示范田小麥單產達702.6公斤;“生物蛋白”小麥增產試驗項目示范田平均畝產較對照田增幅10.4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