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體育局派駐夏邑縣太平鎮張楊莊村工作隊聯合省田徑自行車運動中心、省體育科技中心,在夏邑縣少年兒童業余體校開展“體育科普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將青少年人才選拔與鄉村振興幫扶工作深度融合,讓體育的種子在鄉村沃土中生根發芽。
活動現場,省田徑自行車運動中心帶來的“體育禮包”干貨滿滿:籃球、足球、羽毛球等器材整齊碼放在操場邊,嶄新的跳繩被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握在手中。這些物資不僅改善了學校的運動硬件,更點燃了孩子們的運動熱情。
“屈膝、擺臂、發力——注意落地時的緩沖!”跳遠冠軍運動員的示范課堂上,專業規范的動作講解吸引了數十名學生圍觀。孩子們跟著模仿,眼神里滿是對運動的向往。除了跳遠,競走項目的教練員也現場拆解技術要領,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高水平運動員的風采。“原來冠軍叔叔是這樣練出來的!”小學生王梓涵邊練邊說,運動員分享的“每天加練1小時”“摔倒了爬起來繼續”等成長故事,讓她懂得了“拼搏進取、為國爭光”的體育精神不是口號,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
健康知識問答環節同樣人氣高漲。“運動后能馬上喝冰水嗎?”“每天應該運動多久?”科研人員拋出的問題引發搶答,孩子們在互動中掌握了健康飲食、運動保健的知識,也明白了“科學運動才能更健康”的道理。另一邊,省體育科技中心的科研人員正用專業儀器為孩子們做評估。反應時測試儀前,孩子們屏氣凝神;體成分、骨密度檢測儀器旁,數據被逐一記錄。“這些指標能幫我們發現有運動潛力的孩子。”科研人員介紹,他們將為評估合格的學生建立人才數據庫,為青少年體育培養提供科學依據。
“體育不僅能強身健體,更能育新人、聚合力。”省體育局派駐夏邑縣太平鎮張楊莊村第一書記馬運波說。此次活動是“體育+”模式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既通過器材捐贈和技能指導補齊鄉村體育設施短板,又借助冠軍精神傳遞和科學選材,為鄉村青少年打開成長新通道。(黃波 通訊員 郭敏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