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排組建初期,外界都對趙勇的“棄中用新”政策提出過質疑,認為球隊還是需要保留一些中生代球員。雖然世聯賽分站賽取得了9勝3負的好成績,部分新人也是進步明顯,但在熱身賽1-3輸給波蘭之后,召回中生代的呼聲也越來越強。
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和成熟的波蘭隊相比,新中國女排的年輕隊員們不管從技術掌握,還是身體力量方面都有著較大差距,簡單比喻就是“大學生打初中生”。那么為何趙勇還是如此堅定的使用年輕球員,而不招入中生代球員呢?
大運會的兩場比賽直接說明了一切。本次大運會,中國隊派出了8名中生代的專業球員,包括有多次入選國家隊的王藝竹、王文涵、繆伊雯等人,還有朱星辰、黃欣悅、楊瑪依婷等出戰過聯賽的球員。可惜,面對德國、巴西兩支隊伍時,這波由中生代組成的中國女排都遺憾輸球,最終無緣四強。
從比賽來看,這波中生代球員雖然比賽經驗豐富,但技術粗糙、單一,沒有太大的亮點。比如被譽為女排遺珠的王藝竹、王文涵、繆伊雯3人,都沒有展現出“遺珠的風采”,王藝竹現在不光是后排保障一塌糊涂,就連進攻也是屢屢受阻。王文涵雖然有暴力的進攻,可是線路的劃分并不清晰,進攻出界、被攔也是家常便飯;繆伊雯現在屬于四不像球員,沒有突出的特長。
就算是發揮比較出色的周頁彤也沒有一傳能力。當球隊要想改變一傳站位時,只能通過把主攻改成接應來實現。所以在中生代球員技術達到瓶頸,且無法順利突破的時候,主教練趙勇選擇新人也屬于無奈之舉。要是中生代能撐起女排的一片天,何必舍近求遠呢?也正是看到了下一批球員的閃光點,才選擇破格提拔。
當然在棄用中生代的同時,趙勇也盡可能的保留了一些老將,比如龔翔宇和王夢潔。這兩位老將是中國女排的一筆寶貴財富,兩人如今在隊中依然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當倪非凡一傳吃緊或狀態起伏之間,王夢潔每次的替補出場都能起到效果,幫助隊伍穩定一傳和獲得反擊機會。龔翔宇的情況也是如此,她現在已經是隊內最穩定的得分點,還是攻防核心。
如果要想在后續的比賽中取得佳績,中國女排其實還可以再召回一些老將,讓這波老將帶著年輕球員成長,快速完成接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