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的優質文章,展示來自用戶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距離上次外出游樂已經整整過去一個多月,心里十分癢癢,一直在計劃著在如此炎熱的夏季三伏來臨之前再騎著車玩點什么。擁有八大遼構之二的獨樂寺從去年開始就進入了我的腦海中,趁此機會騎車拿下。
前言
大概是在去年聽《博物志》時聽到「獨樂寺」這一名稱,主播嘉賓們對其贊賞不已。遼代留存下來的古建筑本身就很少,只看木質簡直的話那就更少了,精華有八處,遂稱「八大遼構」。而位于天津薊州區獨樂寺就獨占兩處,山門一處,大殿觀音閣一處。獨樂寺的建筑本身歷經多年戰爭、地震等多重外界干擾而屹立千年不倒本身就十分難得,但更為可貴的是包括山門在內的五尊遼代泥塑也都安安穩穩的待在那里,似乎早有準備等著大家的到來。
實際上差點就選擇了騎車前往西北方向的張家口去了,因為那里有同為燕云十六州之一的「武州」,以及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鎮,也就是今天的張家口宣化區,甚至還會路過我心心念塞外著名的孤山——雞鳴山。從北京出發不管是騎到薊縣還是雞鳴山下總距離都差不多 150km 左右,但最終選擇了奔東而不是西去,完全是因為我還從未踏足過距離金海湖更遠的地方。不像去崇禮時都會經過的下花園、張家口,包括薊縣在內的周邊幾個縣城,如果不是專門挑時間去是很難湊巧的。就連董存瑞老家懷來看著都會不經意因為要去官廳水庫玩耍或者要騎幽州峽谷而不得不住上一晚。
最終讓我下定決心去薊縣還是獨樂寺,因為千萬年山水該怎么樣它還是怎么樣,但就跟巴黎圣母院一樣,誰也沒想到還能燒了。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在盡自己所能,雖已讓獨樂寺跨越了千年來到現在,但無法保證明年、五年甚至二十年后它是否還會繼續存在。我當時正準備從獨樂寺正對面的白塔寺參觀瀏覽完畢出門,正好來了一組游客,聽了一番講解后,導游給大家說了個大案,聽得我津津有味,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瞅瞅,不過快二十年前的消息了,除了主犯之外,出獄的那幾個人在現在的國家文化背景下,不知道對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是不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懊悔了。
去程
我還是喜歡叫薊縣,薊州區總覺得哪里怪怪的,甚至漁陽都更順口一些。從北京去薊縣主要有兩種交通方式,要么選擇做十四塊半的綠皮火車到達,要么選擇去四惠汽車站花三十元坐大巴。我原本都差點買了綠皮火車,因為我只在很小的時候奶奶帶過我坐綠皮火車回老家,再長大一些后火車站廢棄,在環島高鐵啟動前的這段時間都只能選擇大巴或者私家車。
但對于一個公路車愛好者來說騎車去旅行當然才是最佳選擇啊!我畫了一條經順義走白馬路到平谷北上四座樓,爬完坡后東去繞行金海湖最后南下到達薊縣,共計一百六十公里、總爬升 一千五百米左右的路線。這個路線如果是平常沒有這好幾斤重的行李且天氣涼爽的情況下,輕輕松松就可以邊騎邊玩到達,可好巧不巧當天陽光雖然算不上暴曬,但悶熱的天氣讓我越騎越崩潰。
出門時間確實搞得比較晚,臨近八點才出發,此時外面的陽光就如同我的心情一樣似火。原本以為出了望京就不堵車了就沒這么多電驢了,沒想到出了望京才是痛苦。前幾年去往順義走京密路都是一路涼爽的代表,但這兩年在加速搞京密高速,而我卻完全忘記了這一點,還特意選了路過完整修路段的線路,吃了一路的土堵了一路的車。剛起步就給我一個下馬威,注定今天的騎行之路艱難險阻。
好在右拐上白馬路后路況好了很多,又是熟悉的一馬平川。想起前幾年時俱樂部總是會舉辦夏季金海湖一日游,每年都是大大一百多公里的大平路來回,中午到了就在金海湖邊上農家樂吃魚,甚至還能下湖戲水。最近這兩年疫情結束了,反而沒有疫情時人的連接更近了,放開后大家的心也走遠了,老朋友們在這座碩大的北京城里,想要再次相見也是難上加難呀。
剛在白馬路上沒騎多久就收到了攜程搶票成功的通知,搶到了兩周之后北上去往哈爾濱的臥鋪。我還從未在火車上睡過夜,雖然確實睡一覺過去能夠省下一晚的住宿費,但從我個人出發新奇的體驗感是遠大于金錢的。畢竟是晚上,本身也沒啥風景,為了避免他人干擾還特意選的來回均為上鋪,希望能給自己一個好的體驗。
天氣此時已經變得很熱了,馱著好幾斤重行李的我也來到了積極開爬四座樓前的最后一個補給點。灌滿了水吃了點東西后就繼續往前,準備對四座樓大干一場。這次是特意選擇了從熊兒寨方向上,之前都是從前面不遠處的北寨村方向,這次換個口味。不得不說,從熊兒寨方向上山確實涼爽不少,雖不能算全程陰涼,但絕對比北寨村方向來得舒服,風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重要的是車流量銳減,值得二刷。
但因為我不再使用碼表,只是拿手表記個軌跡和一些數據,想要看距離山頂還有多遠就得停車下來掏出手機仔細對比。第一次從熊兒寨方向上山距離確實比北寨村方向更長一些,行李過重導致我狀態也在持續走低,不得不多次停車查看剩余距離。以后可能還得繼續精簡行李,這次反映這么強烈主要是尾包里還塞下了相機和電池,甚至還有一雙鞋,莫名其妙的加重了好幾斤。而想要帶上相機出門如果不是獨想要好好的看下獨樂寺,記錄下些什么,完全沒必要帶上相機。以后可能我都不會再買標準版 iPhone 了吧,相機也不再更新換代了,不管多小畢竟都還得馱著,再怎么嚴肅攝影只要調整好心態,也就嚴肅了吧。
到達山頂驢友廣場后,貓咪們就出來了。驢友廣場的一大特色就是小貓咪特別多,如果你也想來爬四座樓,最好是帶上一些凍干之類的便于攜帶的貓咪零食,小貓們可是一直在等著我們吶!放坡后我喜提本次旅程的第一次扎胎,又是前輪!心想著這次行程結束回家后一定把外胎都給換了,沒想到這前輪外胎在回程路上又給我埋下了伏筆。
放坡后就到達北寨村,此時陽光已是愈發劇烈,我連忙在村里小賣部停下。在店里喝冰水吃火腿,坐了十幾分鐘才慢慢緩了過來。此時已到達午后十四點,是一天中最熱的時間,但我擔心后面的行程拖得太長,到達薊縣的時間過晚在山路上不安全。沒想到開啟了我這最后五十公里的痛苦。
從北寨村出來后往東一些就到達了金海湖。在金海湖我的心態就被時不時身邊經過的大掛卡車搞崩了,之前的我確實也不怎么害怕擔心這些奔波在山路里的大貨車。但去年開春不久我獨自騎車京西高崖口,從流村環島大直路回陽坊,沒想到直接被一輛大貨車從背后肩部頂飛了幾米,被車頭撞上后我預感不對,看到路基邊上是泥路和大樹,心想就算撞樹也好過卷到大貨車輪底下啊!趕緊把車頭偏向右邊并趕緊捏住剎車,快速解鎖,最終安全停在了樹前。一開始都給我撞懵了,心想這是沒看見我還是看見我了故意撞的,等我恍惚過來時,這輛大貨車都要開走了,看他沒有停下的意思,我連忙追上去想要拿拍下一張照片。此時前面終于等來了紅燈,我騎到車前,對著它拍了一張照,司機就這么看著我,對剛才發生的事情毫不知情。
我推著自行走到了旁邊的草地上坐著,坐了好久才緩過來。越想越害怕,腦子里閃過了無數個畫面,如果剛才我不能順勢的、快速的擺向右邊,而是擺向了左邊,連人帶車就會被徹底卷入到我肩高的車輪下。最后,我叫了一輛貨拉拉回家了。自此那條路線我到今天都不再踏足過,甚至多次懷疑過那個地方是不是克我,因為每次去到那個方向走那條路線,不是扎胎就摔車,再嚴重點就是被車撞。感覺老天爺已經在多次提醒我了,而且提醒的力度越來愈大。這件事給我造成的影響除了那個方位的路線廢棄了外,我開始對奔馳在各種國道、省道甚至鄉道上的大貨車十分害怕,害怕到如果身后有大貨車,馬上就減速讓它超車。這種體驗當然不好,但為了自己的安全,甚至停下車來讓大貨車通過也不是不行。
所以從金海湖到薊縣的那一大段山路,幾乎就沒有大貨車的時候,雙向單車道,還都是掛卡,真的很害怕拐彎時沒注意到路邊的我,車廂盲區又給我創了。所以整個不到三十公里的路程騎得非常煎熬,再加上車重和爬坡,以及酷熱的天氣,每騎幾公里我就得停下休息,焦灼得看著導航到底還剩多少距離才能到達薊縣市區。
就這樣騎騎停停,我終于在下午十六點前到達了獨樂寺,喝著蜜雪冰城的檸檬茶,坐在店里歇了一會兒,緩過來后才繼續騎往酒店。當晚在酒店就沒出來,原本是想洗個澡后逛逛漁陽古街,沒想到洗完澡后整個人都松懈下來了,躺在床上越來越困,最后隨便點了個外賣果腹。
此時手機上的時間是晚上的八點半,蓋被,睡覺。
一日游
原本我還想著早起趁著天氣略微涼爽時登上盤山,和乾隆帝共賞同一片山河。但沒想到這一覺睡得不踏實,大腿隱隱作痛,雖然我騎車結束后從來不拉伸,但昨晚洗漱完畢后應該做些恢復動作,甚至直接打車去按摩才對。再次睜眼時就到了早上八點多,拉開窗簾一看外面萬里無云,定睛一看又是艷陽天,瞬間打消了我去爬盤山的如意算盤。
慢吞吞的洗漱完畢后去吃酒店早餐,我甚至都沒動過出門嘗試下薊縣早餐的想法,去短暫的做一回當地人,一看到這么大太陽啥都放棄了。人類這種動物確實很難辦呀,太冷太熱都不行,就這樣都能作為這個星球的霸主。
第一站當然就是想了很久的獨樂寺啦!我還幻想著可以坐薊縣公交去獨樂寺,剛出酒店大門的陰涼處感受了幾秒熱情的陽光后果斷選擇打車。意外的是,居然僅需一塊九就可以到達,公交車還得兩元,共享電動車還得三塊錢呢。果斷開啟了我在薊縣出行全程滴滴的模式,不知道最近是有活動還是薊縣贊助,十分舒服。在前一天晚上我簡單搜了下,獨樂寺這么火爆的地方居然沒有講解,反而大家都是組團報名旅行團來的。
獨樂寺的動線設置的非常奇怪,但我猜可能是因為占地面積太小的原因吧。一般情況下進入一座寺廟都是從山門開始逐級瀏覽。但獨樂寺是從側門開了口子,買了票后從側殿進入,相當于是從中間部分開始瀏覽,出口剛好也在山門處。我也沒管太多,直接從側面就進入了觀音閣內部,抬頭看著十六米高的十一面觀音像,久久不愿離去。觀音閣內部的斗拱很大,隨便怎么掃幾眼看過去整體都非常舒服,在北京市區的古建里看過了清代花花綠綠的風格后,唐宋遼風格建筑確實更為典雅,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喧鬧。
其兩傍侍立菩薩的面部造像與我在華嚴寺看到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合掌露齒協侍菩薩面部造像頗為相似,仔細一想才后知后覺,這二者均為遼代遺構,菩薩制作工藝和造像上類似也不足為奇。大殿內很熱,我繞著走了幾圈一方面是想避開不斷涌入的游客,另一方面是想要仔細查看已是斑駁不清的壁畫。看到這些壁畫后感覺還是挺可惜的,雖然在明代有重描過,但我覺得就目前作為國寶甚至正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來說,對壁畫的保護措施太差勁了。繞到觀音像后面就會看到更具特色、明代所塑的「海島觀音」,導游們都叫她「倒坐觀音」。她腳踩蛟龍,左懸立關于,右豎立韋馱。倒坐觀音面相寧靜和藹,盯著看久了有種莫名的、說不上來的感覺,平靜、大度。
如果后續真能成功申請下世界文化遺產,就觀音閣本身的保護等級個人認為完全值得再上兩個臺階,甚至完全值得把盤山的門票和纜車錢移一部分過來。從觀音閣出來后,往前走幾步就到了山門。對比觀音閣的話,山門的保護措施就更是低人三等。山門兩旁的哼哈二將雖也是同觀音閣內塑像同一時間構造,但就風化程度來說更是令人痛心,手部的彩漆已全部翻皮,一整大風襲來都擔心會被吹跑。但不得不說這兩位跨越千年的哼哈二將的面部表情遠比現在翻新的一些寺廟山門二將生動不少,挺多人都說遠觀能隱約聽到二將發出的「哼哈」氣勢。
獨樂寺剩下的建筑里除了乾隆行宮外其他沒什么特色,可以把時間都花在觀音閣和山門兩處,可以仔仔細細的看著這些千百年前古人的語言,他們用這些當年相對留存久遠的方式與我們隔空對話。
從獨樂寺出來后,我并沒有急著去往白塔寺,而是先簡單逛了逛「漁陽古街」,找到了「幸福咖啡館」,喝了一杯特色「冰柿茶」和「核桃拿鐵」。漁陽古街雖說與絕大部分的古街古城并無二意,但管理部門并沒有拒絕讓市民沿街擺攤,在一些陰涼處可以見到不少推車賣麻將雞蛋、碗托的村民。我是一個出來游玩對吃喝沒有念想的人,不會因為到了某個地方就要執念吃當地特色,更不會為了排隊買某個特色食物而排起大隊,所以路過這些小吃我也只是走進看看具體長什么樣子而作罷。
下一站我繞到鼓樓和鼓樓廣場,整個鼓樓廣場和東西兩條漁陽古街范圍政府弄得十分紅火,可以猜想到了晚上這一大片地方必定也是人聲鼎沸,其樂融融。鼓樓北上快走幾步就來到了文廟和魯班廟,從歷史底蘊來說沒問題,尤其是魯班廟,居然還有不少臺灣友人拜祭魯班廟的紀念。但文廟和魯班廟都很小,而且相關配套設施很一般。文廟的檢票人員甚至因為天氣過于炎熱,直接在休息室里隔空喊話檢票。雖然能理解,但服務意識過差,這兩個地方屬于是套票贈送,主打一個來都來了。
頂著炎炎烈日,冒著一身熱汗從文廟和魯班廟出來后,我左躲右閃的走進樹蔭里,順著鼓樓大街往白塔寺走去。白塔寺藏在一眾民居范圍里,景區大門更是小得不行,稍不注意如果不少游客的進進出出,完全可能忽略。觀音閣的十一面觀音目之所及之處就是白塔寺塔尖,這這二者的范圍原本都是獨樂寺范圍,但隨著歷史漫漫長河的演變,現在獨樂寺和白塔之間不光隔著鼓樓廣場還有眾多的小區和民房,菩薩也算是看盡世間人生百態了。
站在白塔對面屋檐的陰影里,不敢坐下,因為燙屁股。偶爾一陣涼爽的微風襲來,驚起白塔上的風鈴陣陣騷動,似乎在像底下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游客們演奏著一場來自千年前的遼音宋樂。我還是跟著大家一起,快速的繞塔一周,隨即重新進入陰影處,也是靜靜地看著白塔,就這么一直看著。
那么說回到盤山,天氣炎熱是阻礙我前往的一大原因,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最初只打算走上去坐纜車下來,但就算如此半程纜車也得一百元,并且還不是全程纜車,而又是小半程,最后小半程上面包車下山。不是很理解不能全程纜車下山為什么依舊要收如此昂貴的價格,想了下還是下次有機會再登高吧。
至此,半天的薊縣古建之旅就徹底結束了。我身上的汗已經濕了干干了濕不知道幾回了,不可不餓,只想趕緊找個涼爽的地方歇歇腳。在大眾點評上隨意找了家看著還可以的按摩店,暢想邊足療邊爽吹空調的暢快了。整套按摩下來發覺論服務業還得是川渝地區來得舒服,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選的地方不對,全程只有一瓶百事可樂,無果盤無小吃,價格還遠超川渝,居然要 一百七十八元。好在選擇了拔火罐,也算是全新體驗了。
按摩結束后的時間臨近午后十四點,此時肚子微微餓,看到了附近有壇子烤肉,冒著大太陽走過去后才發現午休了,原本以為午休這種事只有南方才會出現沒想到遠在薊縣也會如此,只好重新打車前往萬達廣場。原本我以為萬達廣場是一個上流的地方,但自從我家的十八線縣城也開家萬達,每年過年回家逛萬達總是會發現上一年吃過的飯館倒閉了,要么就是貼了旺鋪招租,與開業時的萬人空巷反差過大。但不得不說就薊縣的萬達確實縣城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人流和飯館,雖然只有地上三層,但可逛度遠超市區,甚至這三層商場里開了四家游樂場,還剛好趕上正在做開業活動的現場,僅需十元就可換五十枚游戲幣,場面火爆。
在萬達解決完午飯后完改道前往人民公園,遠遠就聽到了湖畔對面傳來的陣陣歌聲,想必定是大爺大媽的快樂現場。薊縣人民公園實在是太寒顫了,有個游樂園已經歇業關門了,里面摩天輪上還掛著「薊州之眼」的大字,水上樂園的設施在午后微風中搖搖晃晃,旁邊的大滑梯再也沒了孩童的歡笑,靜止搖擺的海盜船也無法給出乘風破浪的快感。眼前的這一切就這么靜靜地躺在人民公園的懷抱里,在臂彎里沉睡。我繞了一圈,走到幾位大爺下棋的地方看著他們你來我往的殺棋,伴隨著旁邊大娘的歌聲,午后燥熱的蟬鳴,天空中幾處稀稀拉拉的風箏,完美刻畫出了一座北方小縣城的周末時光。
時間來到了下午六點左右,我重新買了瓶冰綠茶,邊喝邊走向公交站臺,坐著等 516 路公交車,再次去往獨樂寺邊上的漁陽古街,準備逛一逛夜市。但等了十幾分鐘,一直沒能等到公交車,周邊也沒有共享電動車,甚至共享單車都沒有,只好重新打開滴滴,再次叫了一輛花費一塊九元的一口價特惠快車。
重新到達獨樂寺后,我蹲在獨樂寺灰白色圍墻對面的臺階上,想給熙熙攘攘來往的人群拍個剪影。此時一對夫妻來到我身邊,男士(下文稱「大哥」)也和我一樣蹲在了地上,看著我拍照。看了一會,說讓我給他倆也拍一張手牽手走在圍墻下的照片。其實我從心底里是不愿意的,首先是我不喜歡也不會拍人,其次是當我選擇一個人拍照時狀態已經調整好了不希望被打擾,最后是本身拍照就是一件有成本的事情,為什么我要免費給你拍呢?雖然最后給我買了瓶冰礦泉水,但這樣顯得這個行為更廉價了。在當時的氛圍下也就勉為其難的、假模假樣的拍了幾張照片。
等這對夫妻走后,我繼續拍了一會兒,拍到滿意的畫面后開始繼續往鼓樓方向走去,逛了另外一邊的漁陽古街。鼓樓大街和東西兩側的漁陽古街構成薊縣夜晚最繁華的十字路口,天微微黑就從四面八方聚集了大量的人流,遛娃的、散步的、拖家帶口出來擺攤兒賣東西的,都來了,甚至還有我最愛吃的炒冰。但此時天公不作美,開始掉點兒了,我趕忙站在樹底下叫車回酒店,剛上車雨就下大了。
返程
因為來時駝了好幾斤重的行李,加上返程時看了天氣預報將會更加炎熱,遂決定把相機、便衣和一雙鞋都塞進了車尾包里快遞回家。意外的是前段時間充電寶自燃的事情居然也落到了我頭上,正是因為這件事導致順豐不接收充電寶快遞服務,并且還想順帶讓我把相機電池給拿出來,當時正冒著大太陽騎著車的我氣不打一處來,「這是相機電池,不是充電寶!」。就這樣,我丟棄了一塊明確有 3C 標識的小米一萬毫安充電寶,雖然也就一百多塊錢,但不得不說這他媽真是個操蛋的世界。
從薊縣返回北京家中都是大平路,需要經過邦均、三河和燕郊這幾個關鍵鄉鎮,總路程只有一百公里出頭,我決定給自己加量!早上酒店退房后先去騎津圍二線,把兩個觀景臺都拿下再返程。但就是這個決定讓我后來只能堅持到通州,完美趕上了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不得不放棄騎完全程的打算。
第一個觀景臺是于橋水庫觀景臺,上面有家 233 咖啡館,這段路也被稱為「天津最美山路」。風景確實不錯,薊縣的于橋水庫在上個世界五十年代就存在了,從 233 咖啡館放坡下去一眼望不到頭非常美麗,值得專門來一趟。但后面的三道嶺觀景臺純坑爹,不光啥風景都看不到,頂上連個賣水的鋪子都沒有,但賣山貨的倒有五六家,十分不推薦,又熱又曬,一路上沒有任何陰涼,山里根本不涼快呀!
從山上放坡回到市區后,我就騎向了本次旅行的最后一個觀景點「邦均石人造像」。這個石人就在路邊,稍不注意就略過了,但現在已經被護欄給圍起來了,旁邊還有個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這兩位就這么孤零零的站在忙碌的、全是大貨車的 102 國道邊上。和石人拍了合影后就開啟了一路狂奔模式,此時心中的目標只有回家吹空調喝檸檬茶。
但老天爺不想讓我這趟旅程結束得如此順利,剛從邦均騎了沒多久就扎胎了,明明來時已經在四座樓扎了一次,沒想到還是沒躲過路旁全是小石子的國道。快速換上我的最后一條內胎后,心里一直在想后面還剩下的幾十公里可別再給我扎了,要不然從京外一路貨拉拉回家可花不少錢。但生活就是這么愛和你開玩笑,在馬上進入三河城區前二點三公里處我再次扎胎了,還是前輪!心態馬上就崩了,都做好準備叫貨拉拉了。但還是留了個心眼,打開了大眾點評,發現前面兩公里處就有一個美利達自行車店,果斷打電話和老板溝通維修情況,慢悠悠的踩著前輪完全沒氣的自行車往前嘎油。
在店里休息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左右,老板給我換了全新的前后內外胎,并囑咐我以后如果再騎這么多小石子的國道,可以換條厚一點的外胎,防止被輕易硌破。再次騎上完美狀態的自行車時已是中午十一點,此時距離進入通州還有將近二十多公里,心態已經從騎回家變為了到通州就上貨拉拉吧。
其實自己也是想去燕郊看一看,這個神奇的地方聚集了大量每日通勤去國貿 CBD 和望京的上班族,甚至有不少人把家安在了這里。最著名的一張對比圖,就是潮白河兩岸的燕郊高樓和通州荒地的對比,我也想去拍這么一張照片。不得不說從三河到燕郊的這一路確實比從薊縣到三河的這一路涼快不少,至少有了稀稀拉拉的樹蔭,勉強可以避一避陽光。好不容易過了燕郊檢查站進入了北京地界,都準備掏出手機叫貨拉拉了,才猛的發現這個地方距離通州城區還有好幾公里,這里是宋莊…
我咬著牙趕緊繼續憋著一口氣繼續往前騎,此時陽光已經越來越猛烈,也拿著水壺往自己的頭和身體上澆了好幾次水,深感著如果全程騎回家真的就要倒下了。此時路邊發現了一座商廈,定睛一看居然有麥當勞!馬上停車拐入,迅速進入麥當勞,點了買一送一冰沙,足足又坐了半小時才緩了過來。
終于,坐上了回家的貨拉拉。
總結
這一趟薊縣騎行之旅總結來看就是「自找苦吃」,明明已經看好了大交通,坐火車過去僅需十四塊五,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想騎過去,導致雖不至于中暑但連受了兩天苦。要說樂趣確實也還是有的,至少車是騎爽了,爽到剛過去一天就謀劃起了下一次騎行之旅去哪里。薊縣最適合的玩耍方式就是自駕,周邊把盤山和幾個山區里的經典景點都逛一逛看一看,住個山間民宿,晚上去山里觀景臺在好天氣下看看星星,多好。
學到的教訓是自行車旅行確實還得精簡行李,相機是萬萬不能帶的,鞋子和便衣一定要速干輕便的,并且一天的行程不要超過一百三十公里,并且盡量選擇早點出發,天氣涼快也車流量也少。再往后拓展一下,如果未來要開始一段完整的自行車旅行,帶的行李一定會更多,我大概率還是選擇公路車,并且把行李分段打包郵寄,每隔一段距離就先把用不到的行李提前寄走,降低負擔。但如果選擇不騎車旅行,而是就普通的背包客,我也十分喜歡,并且可能后面選擇背包客的概率會更大。主要原因就是可以多帶些東西,一個背包可以把包括相機在內的很多物品都裝好,到處流浪時背著個包就走,十分愜意。
近期可能還會有幾次類似薊縣這種近郊的騎車旅行,主要是這些地方專門花時間去一趟不值得,但在騎車的同時順帶去了就很合適。
期待我的下一次旅行吧。
https://sspai.com/post/101043?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PJHubs
責編:張奕源Nic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