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億援助將“英雄”喂成棄子:澤連斯基的結局,早被美國寫好了……
普利策獎得主西摩·赫什的一則爆料,把烏克蘭局勢炸出了真相:特朗普政府正在密謀"換掉澤連斯基",甚至計劃用武力把他趕下臺,換上前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這個曾經被美國捧為"抗俄英雄"的喜劇演員,如今成了特朗普眼中"該扔的棋子"——970億美元援助喂飽了戰爭,卻沒換來美國想要的"速戰速決",棄子的命運早已寫好。
從棋子到棄子,澤連斯基只用了3年。而美國這波操作,把"代理人戰爭"的殘酷玩得明明白白:有用時捧上天,沒用時踩在地。
美國要換棋子:扎盧日內上位,澤連斯基或被"流放"
赫什在Substack博客里的爆料,細節細到讓人脊背發涼:
強制驅逐計劃:特朗普對澤連斯基"徹底失去耐心",官員們已討論"強制流放"方案,若澤連斯基拒不下臺,不排除動用武力。
新棋子扎盧日內:這位前烏軍總司令因兩點被美方看中——軍中65%軍官仍效忠他,且主張"戰略收縮",愿意接受俄羅斯的停火條件。
時間窗口:預計未來幾個月內就要動手,特朗普需要"結束戰爭"的政績。
這哪里是"政權更迭",分明是美國在自家"棋盤"上換子。還記得2022年,特朗普曾夸澤連斯基"勇敢"的視頻,再看現在,相當滑稽。
為什么非要扔了澤連斯基?因為970億喂出了"不聽話"
美國對澤連斯基的不滿,早不是一天兩天。
1. 錢花了,仗沒贏:3年里美國援烏970億美元,可烏軍反攻成了笑話,現在前線每周傷亡超8000人,有哈爾科夫等地民眾在網上大喊"我們不打了"。特朗普也多次表達對烏克蘭用掉這么多資金,戰場卻沒有進展的不滿。
2. 不聽話,壞大事:特朗普想"凍結沖突"集中精力重返亞洲,可澤連斯基偏要硬撐,拒絕承認克里米亞歸屬,甚至公開抱怨"美國沒邀請我參加美俄會談"。這種"抗命"在特朗普眼里,就是"棋子想自己走棋"。
3. 沒用了,留著占地方:美國暫停交付愛國者導彈,歐盟凍結50億歐元援助,明擺著"斷糧"。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從90%暴跌到52%,連烏克蘭人都不想看他演戲了,美國自然要找個"新面孔"接盤。
更扎心的是,澤連斯基7月20日突然"服軟",呼吁"盡一切努力停火",宣布愿下周與俄方會談——很明顯,這絕不是他自己想通了,分明是美國的"棄子警告"起了作用。
澤連斯基的掙扎:改組政府、送親美派去美國,還是擋不住被棄
知道自己可能被換,澤連斯基最近的操作像"熱鍋上的螞蟻":
緊急改組政府:7月17日換了新總理,調整安全部門,想把權力攥得更緊。可網友吐槽:"大廈都要塌了,換個裝修有啥用?"
派"親美派"求和:把前防長烏梅羅夫調任駐美大使,這人是澤連斯基的"鐵桿",派去美國說白了就是"求情",希望特朗普手下留情。
突然喊停火:之前嘴硬說"不收回所有領土不談判",現在秒變"愿意談一切",連俄羅斯都覺得"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但這些掙扎在"美國意志"面前,全是徒勞。就像赫什說的:"當美國覺得你沒用了,你的所有反抗都是在拖延時間。"
新棋子扎盧日內:美國的"理想代理人",能鎮住場子嗎?
美國看中扎盧日內,不是沒理由:
軍中威望高:65%留任軍官認他,比澤連斯基這個"文官總統"更能壓得住前線。特朗普覺得"軍人說話,俄軍可能更信"。
愿意妥協:他2024年就因反對澤連斯基"死磕戰略"被解職,主張"保住現有領土就行",這和美國"凍結沖突"的想法不謀而合。
方便控制:扎盧日內沒澤連斯基那么多"表演欲",美國要他簽停火協議,大概率不會討價還價。
但這人也有隱患:他被澤連斯基解職過,若靠美國上臺,烏軍可能分裂;而且他主張"戰略收縮",會被國內罵"賣國",能不能坐穩還不一定。
結語:棋子的宿命,從來不由自己決定
澤連斯基從"抗俄英雄"變成"棄子",不是因為他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忘了:代理人的價值,全看背后大國的需要。
特朗普需要結束戰爭節省資源,他就必須被換掉;美國需要一個聽話的人簽停火協議,扎盧日內就成了"最佳人選"。這就是小國在大國博弈里的悲哀:你可以是棋子,但永遠別想當棋手。
就像烏克蘭網友說的:"我們以為在為自己打仗,到頭來發現,連總統的去留,都由美國說了算。" 澤連斯基的結局,不過是又一個"用完即棄"的注腳——而這樣的故事,在國際政治里,從來沒停過。
(據西摩·赫什Substack博客、《參考消息》、RT報道、網友評論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