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溝通協調的“潤滑劑”,解決問題的“實干家”,多年來,他“以腳步丈量民情”,在社區改造一線認真記錄居民的每一條建議、每一個訴求,精準把握居民的真實期盼與改造痛點……他就是晉城市城區東街街道東嶺巷社區晉運小區黨總支第二黨支部書記、小區業委會支部書記兼主任崔永林。退休之后,崔永林將全部熱忱投入社區建設與為民服務中,以實際行動詮釋老黨員的忠誠擔當。
扎根一線聽民聲爭做群眾“貼心人”
近日,晉運小區黨群服務站微心愿墻前,70歲的崔永林手里拿著本子,一條一條查看墻上的留言。“我每天都會到微心愿墻前轉一轉,看看居民有啥急難愁盼的問題,有沒有好建議。只要發現需求,我會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跟進落實。”崔永林說。
社區工作繁雜瑣碎,服務群眾是核心所在。崔永林始終將傾聽群眾呼聲、解決急難愁盼作為出發點與落腳點。2023年,晉運小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社區成立“鄰里幫幫團”“工程監督隊”,組織老黨員化身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逐戶宣講改造方案、監督工程進度,保障改造順利推進。
在這個過程中,崔永林加班加點主動深入樓棟單元,多次組織召開樓門長座談會與居民代表懇談會,與居民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
憑借深入細致的調研,崔永林梳理提煉出關于停車位規劃、適老化設施增設、管網優化等5條極具價值的合理化建議,被相關部門采納實施。
在改造實施階段,崔永林帶領業委會成員積極奔走于住建部門、施工單位和物業公司之間,既充當溝通協調的“潤滑劑”,又充當解決問題的“實干家”,有效化解了施工擾民、方案爭議等矛盾,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
心系冷暖常走訪熱心幫扶“鄰里親”
2015年退休后,崔永林便投身業委會工作并擔任主任。2022年,他被選為晉運小區黨總支第二黨支部書記。自此,他以黨員身份擔當責任,持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基層治理中“二次發光”,將“組織歸屬感”切實轉化為“治理行動力”。
作為社區帶頭人,崔永林堅持定期走訪小區內的孤寡老年人、殘障人士、因病致困家庭等特殊群體,詳細記錄每戶困難家庭的具體情況,建立動態幫扶臺賬。走訪過程中,他不僅關心特殊群體的身體健康,更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耐心傾聽,給予精神慰藉與情感支持。
同時,他還積極整合社區資源、聯系社會力量,盡力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將黨組織的溫暖與社區大家庭的關愛送到困難群眾的身邊。
篤學深悟傳黨音永葆本色“領頭雁”
作為一名老黨員,崔永林堅持每日讀書看報、收聽收看新聞聯播,借助“學習強國”等平臺,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及時跟進學習領會黨中央的最新決策部署、重要會議精神及各項方針政策。
他不僅自己學深悟透,而且注重發揮傳幫帶作用,定期在支部黨員大會、黨小組會上分享學習心得。他結合社區實際與身邊變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將黨的好政策、新思想、新理論傳遞給每位黨員。同時,他還組織黨員圍繞社區治理、服務群眾等主題展開研討,引導黨員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社區、服務鄰里的實際行動,有效提升了支部黨員的理論素養與政治覺悟。
在退休后的平凡崗位上,崔永林深入一線、傾聽民意的務實作風,心系群眾、扶危濟困的為民情懷,勤學善思、傳播黨音的堅定信念,都充分展現了“最美國企退休黨員”的時代風采與精神境界。 記者 楊曉艷 通訊員 任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