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懂事的球迷,懂點事吧...
最近這幾天,乒壇最大的新聞,莫過于是“前世界第一”朱雨玲在美國大滿貫上捧起了獎杯。
這本應該是一個絕地反擊的勵志故事:戰勝癌癥,重拾球拍,代表澳門再奪頂級冠軍。
可沒想到,這“天大的喜事”,才去過僅僅一周,她就莫名的陷入了網暴,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世界第一孫穎莎、新星陳熠都被卷了進去。
而這被罵的“起因”,這時候因為一句話!
以前罵你軟,此刻敬你硬
實力比她厚的沒她聰明,聰明的人實力又沒她厚,這句話完全形容了這一次“拿冠軍”的朱雨玲!
7月14日,拉斯維加斯的乒乓球臺見證了感動一幕:朱雨玲鏖戰6局,最終4:2擊敗了國乒小將陳熠,拿下了WTT美國大滿貫的女單冠軍。
頒獎那一刻,多少人眼眶發紅....
因為近幾年的她,是真的不容易,想當年,她可是國乒的絕對主力,是響當當的領軍人物,球風穩健,成績亮眼。
那會正該是她大展拳腳、為國爭光的好時候。
可天有不測風云,就在2020年左右,一個晴天霹靂砸了下來——朱雨玲被查出了甲狀腺癌!
什么奧運會、世錦賽,再重要的比賽也比不上救命要緊,這姑娘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停下了所有訓練和比賽,全力投入到治療中。
醫生說了,幸好發現得還算及時,這病還能治,但對一個運動員來說,被迫離開自己熱愛的賽場、無限期暫停職業生涯,那份打擊有多沉重,外人很難體會。
治病的日子漫長又煎熬,好在朱雨玲意志夠堅定,積極配合治療,到了2021年,病情基本穩定了,算是從鬼門關回來了。
可剛從病床上下來,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乒乓球臺,她想試試自己還行不行。
結果可想而知,大病初愈,身體虛得不行,沒打幾下,手就抬不起來,渾身冒虛汗,體力根本跟不上。
沒辦法,她就一直訓練養病養身體,身體稍微恢復一些,體能訓練跟上去了,她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熟悉的隊伍。
這次,她加入了澳門隊,再次拿起球拍。
可困難重重啊,離開了賽場好幾年,年齡也來到了三十出頭,身體機能、球感、技術都得從頭一點點找回來。
而且,乒壇的變化日新月異,新生代球員打法更兇猛,她的老一套也得重新適應和磨煉,這等于是一切推倒重來!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
去年底回歸賽場,今年在太原參加一站比賽,闊別已久的朱雨玲,居然一鳴驚人,力壓各路好手,一舉拿下了冠軍!
名字重新出現在世界排名榜上,這意味著她真真正正回來了,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更大的舞臺在等著她——WTT大滿貫賽事,這可是世界頂尖高手云集的地方。
而這次決賽,她的對手是年輕氣盛的陳熠,比賽一開始,就打得相當激烈。
陳熠上來就氣勢如虹,連下兩城,大比分2:0領先,很多人都以為,老將朱雨玲可能頂不住了。
可姜還是老的辣,朱雨玲硬是咬緊牙關,一分一分地追,從第三局開始吹響反擊號角,她沉穩應對,調整戰術,第四局成功扳平!
第五局再接再厲,將比分反超,第六局陳熠又扳平比分,把懸念留到了最后。
決勝時刻,陳熠可能太想贏,一個關鍵球出現了不該有的失誤,而朱雨玲多年的比賽經驗,讓她絕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目光如炬,出手果斷,抓住這個難得的契機,一記漂亮的回球奠定勝局!贏了!
時隔多年,朱雨玲在更高的舞臺上,捧起了WTT大滿貫冠軍的獎杯!
這個冠軍含金量十足!
因為她這一路擊敗的,都是當今世界排名頂尖的選手,甚至包括當時世界排名第一、也是咱國乒主力的孫穎莎!
這不僅僅是打敗了幾個高手那么簡單,這是向全世界宣告:那個曾經因傷病倒下的朱雨玲,靠著自己的毅力和對乒乓球純粹的愛,真的站起來了,還站上了最高領獎臺!
奪冠后的風波,老父親早有預見
本應是舉國歡慶、為其喝彩的時刻,可誰也沒想到,僅僅奪冠7天后,網上的風向就開始變了。
而起因就出現在朱雨玲賽后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
小姑娘挺會說話,挺有格局的,她大概意思是說,對手陳熠表現也很棒,非常優秀,希望大家也支持她。
這話擱平常,就是高情商發言,可就是這句客氣的鼓勵,被一些人,尤其是一些情緒激動的陳熠粉絲給過度解讀了。
有人說這是“得了便宜賣乖”,說朱雨玲贏得“不光彩”,甚至有人直接甩出“勝之不武”這四個字。
他們揪住陳熠在最后那個關鍵失誤,認為朱雨玲是靠“撿漏”才贏的,不是憑硬實力。
這還不算完,有些人還非得把孫穎莎給拉進來作比較,說朱雨玲不如孫穎莎如何如何,這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可為啥陳熠粉絲反應這么大呢?
原來啊,在之前的比賽中,陳熠也跟孫穎莎打過一場,那場比賽的解說員,說了些不妥當的話,讓陳熠“懂事點”。
這讓陳熠的粉絲很不滿,而朱雨玲奪冠后這么一說,那些粉絲心里本來憋著氣,這下像是找到了宣泄口,把不滿一股腦沖朱雨玲來了。
看到這場網絡風波,不由得讓人想起朱雨玲父親之前的擔憂。
老爺子其實一直不太愿意女兒再去打這么高強度的比賽,家里條件不錯,他覺得女兒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生活就好。
在女兒奪冠后,老人家高興之余,卻喊話讓她“回來上班”,現在回頭想想,做父親的眼界是真寬啊!
他可能早就想到,女兒奪冠后,難免要面對外界的各種議論和壓力,甚至是指責,他不想女兒被這些紛擾困擾,平平安安過日子才是福。
但沒想到啊,還是避不開一些離譜的輿論!
對抗病魔的痛苦,復出訓練的艱辛,從零開始的挑戰,十個月的魔鬼訓練,還能在WTT這樣的頂級賽事中登頂,這背后有多少個日夜的咬牙堅持?
而比賽場上,本來就有輸有贏,變數很多,一個關鍵球把握住了,可能就贏了;一個失誤,可能就丟了。
這本身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也是它的殘酷之處,贏了就是實力的一部分,怎能簡單歸為“運氣好”或者“勝之不武”?
正如朱雨玲所說,你不給對手漏洞,別人也沒機會贏你。這道理其實挺簡單。
至于那些動不動就拿她跟孫穎莎比的,更是沒意思,孫穎莎固然厲害,是世界第一。
但每個運動員成長路徑不同,年齡不同,技術打法不同,風格特點都不同。
優秀的運動員之間,應是互相欣賞、互相促進的關系,不是非要分個高低上下、踩一捧一的理由。
結語
五六歲的小孩子,都知道做錯事要說對不起,知道說謝謝,上下電梯碰到衛生阿姨會說阿姨辛苦了。
所以,希望大家都做一個理智球迷,都為中國隊加油。
之前看王浩跟張繼科奧運比賽,許多人都希望王浩贏,但是最后張繼科拿下來了,球迷們還是會祝福,因為金牌是中國的。
就跟大夢說的誰的四年不是四年,而現在她的一句話,就被說成黑料,但是話糙理不糙。
每個球員都為乒乓球付出了的,都值得掌聲,不做到欣賞的也不要拉踩詆毀造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