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變質的食物,讓以色列政壇的定時炸彈推遲了爆炸時刻。
食物中毒疑云:聽證會前的“巧合”病倒
當地時間7月20日凌晨,75歲的內塔尼亞胡突感劇烈腹痛。總理官邸緊急召醫,診斷結果為急性腸炎——官方聲明咬定是“食用變質食物所致”。醫生隨即為他靜脈補液,并下達三日居家隔離令:“總理將在未來三天居家休息,并在此處理國務。”
這場病倒的時機耐人尋味。原定7月21日,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將舉行內塔尼亞胡貪腐案關鍵聽證會。這是自2024年12月他首次出庭做證以來,辯方舉證階段的核心環節。隨著總理病倒,法院只得取消未來兩日庭審安排。
更“巧妙”的是,以色列司法系統即將進入暑期休庭期。這意味著下一次開庭最早也要等到9月初——總理的腸胃炎,意外換來近兩個月的喘息期。
健康牌博弈:第五次推遲背后的政治算術
這已是內塔尼亞胡貪腐案審理中第五次因故推遲。翻開他的“請假記錄”:加沙戰事、伊朗危機、國際訪問、健康問題…每次臨近聽證會,總有突發狀況。
2020年5月至今,這樁涉及受賄、欺詐和違背公眾信任三大罪名的訴訟,已傳喚140名證人。若罪名成立,這位以色列史上首位受審的在任總理將面臨最高13年刑期。辯方卻屢出奇招:今年6月29日,律師團剛以“國家安全事務”為由推遲兩周聽證;7月16日的庭審又因“以軍襲擊敘利亞”提前中斷。
耐人尋味的是,內塔尼亞胡近年健康問題頻發:疝氣手術、心臟起搏器植入、流感缺席…盡管2023年體檢報告宣稱他“完全健康”。當食物中毒成為新擋箭牌,社交媒體上質疑聲浪滔天:“聽證會前夜吃變質食物?總理廚房沒有食品安全官嗎?”
撕裂的國度:司法與權力的角力場
這場病倒引發的不僅是健康擔憂,更點燃了以色列社會的深層撕裂。支持者堅信總理遭“自由派暗深勢力集團”構陷;反對者則指責他利用戰事轉移司法壓力,甚至不惜拖延加沙沖突。
更深層的危機在于司法公信力的坍塌。當聽證會因“腸胃炎”推遲的消息傳開,特拉維夫街頭立即出現抗議海報:法庭天平圖案上插著溫度計,標語寫道:“發燒可以請假,腐敗不會退燒”。民眾對司法系統的信任度在五年審理拉鋸中持續走低。
案件延宕還牽連地緣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內塔尼亞胡需要維持“戰時總理”形象以獲取政治豁免——這直接導致加沙戰事遲遲難以收場。每次法庭傳喚臨近,以軍總在加沙或敘利亞邊境“巧合”展開軍事行動。
九月決戰:健康牌還能打多久?
隨著夏季休庭開始,總理團隊獲得難得的緩沖期。但9月的聽證會已成政治高壓鍋——屆時法院將直面核心質問:為何價值27萬美元的雪茄與香檳贈禮會定期流向總理官邸?媒體大亨的正面報道是否真與政策優惠掛鉤?
更棘手的是健康牌的公信力消耗。當《以色列時報》披露總理“脫水需靜脈補液”卻同時強調“情況良好”時,這種矛盾表述反而加劇猜疑。反對黨領袖拉皮德在社交平臺暗諷:“某些人腸胃功能與司法進程存在量子糾纏。”
耶路撒冷地方法院的暑期休庭大門緩緩關閉,總理官邸的醫療團隊卻更忙碌了——他們需要準備詳盡的健康報告,以應對九月開庭時山呼海嘯般的質疑。而在加沙邊境,以軍坦克引擎再度轟鳴,新一輪軍事行動“巧合”地拉開序幕。
歷史總在重演:當權力與司法碰撞,病榻往往成為最佳避風港。只是這一次,以色列民眾的耐心正如沙漠中的水漬,在烈日下迅速蒸發。九月來臨之際,他們等待的不只是法庭上的真相,更是一個國家能否打破“病遁政治”循環的答案。#AIGC熱點大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