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在亞洲杯三、四名決賽里101-66大勝韓國,季軍到手,場面看著是揚眉吐氣,可惜終歸只是個安慰獎,賽后發布會上,楊力維沒藏著掖著,直接點出了遺憾和問題,這場球怎么看都像是給自己打補丁,贏得痛快,輸得心里有數,關鍵是下回得別再掉鏈子
說起這場大勝,分差沒啥可挑的,韓國隊其實也就那水平,攻防節奏完全被中國隊壓著打,三節不到比賽就進入垃圾時間,替補們輪番上場,比分像割韭菜一樣往上漲,場邊球迷都開始提前慶祝,可要說這場球能說明中國女籃有多強,還真不至于,畢竟大家都知道,亞洲真正的強隊是日本和澳大利亞,這倆才是我們真正的對手,和韓國打大勝,不代表我們就能橫掃亞洲
問題來了,上一場半決賽對日本,女籃其實暴露了一堆老毛病,尤其是鋒線和后衛的銜接,進攻端一旦被限制,球隊就陷入了得分荒,組織端也沒法持續制造威脅,李緣這場又被點名,組織能力跟日本一比,差距肉眼可見,王思雨和張子宇其實各有特點,但想在高壓下無縫兼容,還真有點難度,楊力維和楊舒予這組后場,攻防兩端都不是頂級,尤其面對日本那種壓迫式防守,咱們的傳導球就像卡殼了一樣,一下子就暴露出執行力和空間感的問題
再說鋒線,其實這是中國女籃最讓人頭大的地方,打強隊時進攻端打不開,籃板球還老吃虧,很多時候靠的是個人能力解決問題,功能型球員一多,體系反倒成了短板,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上屆世界杯那會兒也是低開高走,靠著臨場調整和小范圍爆發才撐了下來,但現在亞洲杯這個周期里,日韓澳的進步肉眼可見,咱們如果還靠“臨場救火,很快就要跟節奏脫節了
說白了,這一屆女籃組建時間本來就不長,磨合期還沒過去,打日本那場明顯感覺隊員之間還沒處出默契來,體系沒完全成型,尤其是三分命中率和臨場執行力,基本功問題一到關鍵時刻全暴露,場邊教練組也著急,但說實話,隊員們想靠一兩場球就解決所有問題,根本不現實,楊力維在發布會上也說了,發現問題比結果更重要,下一次做得更好才是目標,這話說得不虛,但球迷都知道,亞洲杯輸給日本的遺憾,不是嘴上幾句“調整就能抹平
場外其實也有不少聲音,有網友就說女籃是不是“擺爛了,其實真不至于,這支隊伍底子還在,年輕球員成長空間也很大,但問題是,核心陣容的磨合和角色球員的成長速度,能不能跟上日韓澳的節奏,這才是決定未來兩年天花板的關鍵,尤其是鋒線這塊短板,真不能再拖了,再拖真要被對手“對噴一波操作教育
也別光看亞洲杯這個結果,放大點看,其實中國女籃還是有希望的,上屆世界杯低開高走,最后沖上領獎臺,這股韌勁沒丟,關鍵是現在得趁著年輕球員還沒被“打服,趕緊補短板、加磨合,別等真的掉隊了才想著“查漏補缺,那就晚了,畢竟現在女籃的上限還沒到,未來兩年只要體系成型,還是有機會沖擊更高榮譽的
但話說回來,亞洲杯這場季軍爭奪戰其實只能算階段性總結,贏韓國有點像給自己打氣的雞湯,真想有突破,還是得在日本、澳大利亞這類強隊身上找感覺,別再只會在弱隊身上刷分,關鍵時刻得頂得住,別讓遺憾成了習慣,下一次再說“我們會做得更好,希望真的能拿出點新東西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