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綠色礦山創建為抓手,多管齊下,積極轉變礦產資源領域監管方式,推動全市礦業經濟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該市已擁有國家級綠色礦山3家、省級綠色礦山18家,入選數量居全省前列。
強化示范引領,激發創建內生動力。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引導企業鞏固現有成果,通過強化經驗總結推廣等方式,充分發揮標桿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2019年,旌德縣新義瑩石有限公司清正瑩石礦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開啟了宣城市綠色礦山建設的新篇章。2020年,安徽廣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廣德縣青嶺石灰石礦區趙山石灰石礦、郎溪縣振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郎溪縣崗南水泥配料用砂巖礦兩家礦山再次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2021年,宣城市在省級綠色礦山評選中再創佳績,宣城市小葛村礦區水泥灰巖礦等14家礦山成功入選,占全省入選總數的34%。2024年,金豐礦業(安徽)有限公司涇縣陳園山方解石礦等4家礦山成功入選省級綠色礦山,進一步推動全市礦山企業爭創綠色礦山的積極性。
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邊開采邊治理。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嚴格落實國家和省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和要求,督促礦山企業編制“邊開采邊治理”方案,并嚴格按方案開展治理工作。同時,對照礦山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強化調度和督查檢查,確保按時完成修復任務,推動礦山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加強政策引導,倒逼企業綠色發展。在礦業權審批環節,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進一步明確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優先支持綠色礦山企業資源配置和采礦權延續。對生態修復工作不到位的礦山,縮短采礦權延續期限并責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規暫停其延續申請,引導礦山企業增強生態保護意識,加大生態修復力度。
強化源頭管控,嚴把新建礦山準入關。要求新建礦山必須按照綠色礦山標準開展建設,在采礦權公開出讓公告和出讓合同中明確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從源頭推動礦山企業同步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確保綠色礦山建設全覆蓋。
下一步,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繼續開展國家級、省級綠色礦山創建工作,推動全市礦業經濟邁向綠色發展新階段。(黃蒙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