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商務高質量發展成就?!吧虅詹空J真落實中央‘十四五’規劃各項部署,立足商務工作‘三個重要’定位,攻堅克難、敢斗善斗、開拓創新,扎實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傮w看,商務發展頂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沖擊,經受住了歷史考驗,消費、外貿、外資、對外投資合作等各領域進展符合預期,重大任務順利推進,商務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進展,為‘十四五’圓滿收官作出了貢獻?!鄙虅詹坎块L王文濤介紹。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中央統一部署,主動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和目標方向,積極謀劃和推動“十五五”商務高質量發展。
“擴容”“提質”“煥新”“開放”
消費呈現新亮點
“‘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均GDP處于1萬美元到2萬美元的區間,這一階段消費需求加速分化、消費結構加快轉變。而‘十五五’的前一段也將處于該區間,符合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規律。這5年,商務部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動順應新形勢,多措并舉促消費,推動消費市場。”王文濤指出,“十四五”時期有4個變化和亮點。
一是“擴容”,超大規模市場體量更大。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的地位更加穩固,我國社零總額從2020年的39.1萬億元提升到去年的48.3萬億元,年均增長5.5%。與美國相比,從絕對值來看,我國的社零相當于美國的80%左右;但是從實際購買力來看,按照世界銀行所給出的數據和算法,我國的社零已經超過美國,是美國的1.6倍。從今年運行看,預計全年社零將超過50萬億元。我國在一些細分領域規模保持“龍頭”地位,連續12年是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汽車銷量連續16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提質”,品質消費走進了千家萬戶。商品消費方面,商務部推動出臺了系列支持政策,如消費品“以舊換新”,不僅刺激了消費,更推動了智能消費和綠色消費,提升了品質生活。服務消費方面,“十四五”期間,我國服務消費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2020—2024年,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年均增長9.6%,服務消費增長快于商品消費。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針對性施策,對外開放“做加法”,擴大醫療等領域的開放試點,引進更多的優質服務;對內放開“做減法”,推動出臺支持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1+N”系列政策,開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這方面工作將在“十五五”期間延續。
三是“煥新”,新型消費亮點紛呈。商務部實施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助力傳統業態的“舊中出新”。部分地方將博物館、海洋館“搬”進商場,購物、逛展、親子娛樂等需求“一站搞定”。同時,支持老字號創新發展,文創優品、各地特色名品等國貨“潮品”暢銷海內外,深受年輕人的歡迎。此外,推動新型消費業態融合創新,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品質電商,培育首發經濟、“人工智能+消費”“IP+消費”等新增長點。
四是“開放”,國內外市場聯動互促。一方面,更多優質商品服務進入中國,商務部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并連續舉辦進博會和消博會,2021—2024年,累計進口消費品7.4萬億元,中國大市場為全球的發展貢獻巨大力量。另一方面,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商務部組織“購在中國”活動,優化離境退稅政策,2024年入境游客總花費942億美元,增長77.8%,“中國游”的流量轉化為“中國購”的增量。
王文濤表示,展望“十五五”,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消費市場的潛力大、韌性強、活力足的特點沒有變。在總結“十四五”的基礎上,會把一些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對中國市場有效的、深受老百姓歡迎的政策,轉化為常態長效政策。同時,面對“十五五”期間嚴峻復雜的形勢,商務部將因時因勢提出新應對政策、出臺針對性措施,進一步激發商品消費發展動能,釋放服務消費潛力,放大新型消費帶動效應,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做強國內大循環。
“大”“強”“韌”
外貿實現逆勢增長
王文濤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外貿雖然面臨不少壓力,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多次果斷出臺穩外貿政策,各方齊心協力,外貿實現逆勢增長,貿易強國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具體可用“大”“強”“韌”3個字來概括。
“大”,貿易大國地位鞏固。貨物貿易規模連續跨過5萬億美元、6萬億美元兩個大的臺階,2024年達6.16萬億美元,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長了32.4%,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一。在服務貿易方面,服務貿易規模首破1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這個“大”的背后,是規模優勢和完整的體系優勢,所以“大”某種程度就是“強”。從3個維度可進一步體現:一是貿易合作惠及世界,我國是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不僅為全球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定,還以實際行動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二是大市場機遇全球共享,從進口角度來講,2024年,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貨物進口占全球總進口約13.3%,與美國進口的占比13.6%相比,只差0.3個百分點,成為幾乎和美國進口相當的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同時,我國是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盡管我國服務貿易長期存在逆差,但是我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設立了43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并且主動對相關國家實施零關稅。三是外貿主體多元壯大,2024年全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已近70萬家,涌現出不少全球知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民營企業出口占比從“十三五”末的56%提升至去年的64.8%。
“強”,貿易強國建設步伐加快。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貿易強國。貿易強國有三大支柱,就是貨物貿易要升級、服務貿易要創新、數字貿易要發展。在貨物貿易方面,“含金量”“含新量”持續攀升。2024年,貨物貿易中高技術產品出口占比達到了18.2%。外貿新業態潛力持續釋放,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2.7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67%。在服務貿易方面,首次對跨境服務貿易實施負面清單管理,2024年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額比2020年增長38%。在數字貿易方面,完善了數字貿易支持政策,高水平建設一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2024年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比2020年增長近四成。同時,通過持續辦好國家級展會,支撐貿易強國的三大支柱,更好地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韌”,外貿韌性和抗沖擊能力顯著提升。積極優化國際市場布局,貿易伙伴更加多元。東盟已經連續5年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貿易額同比增長9.6%。2024年,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比重已經超過了50%。我國對美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今年上半年,對美出口下降同時,整體出口實現了增長,呈現“一增一降”態勢,實現了多元化。在應對經貿摩擦方面,運用世貿組織規則,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維護貿易安全。此外,外貿企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加快產品轉型升級,提高科技含量,開辟新市場新渠道,創新模式。我國外貿產供鏈更趨完備、靈活和高效,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也更強,底氣更足。
王文濤表示,展望“十五五”,商務部將更大力度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壯大創新動能,不但要出口,還要加大力度擴大進口,加強國際合作,增強貿易韌性,努力構建開放合作、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國際貿易格局。
(葉家茂)
詳見《中國食品報》(2025年7月21日2版)
排版、美編:林倩
審核:張亞亞
01
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