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寧現在挺火的,但誰能想到他以前在丹東街頭邊唱歌邊發傳單呢。他老家在遼寧一個小城市,年輕時候啥都干過,當廚師、端盤子,就為了攢錢唱歌。后來和朋友組了個樂隊叫“摩登兄弟”,在網上直播唱歌,一唱就是好幾年。直到那首《讓酒》火了,這才讓他有點名氣。
但真讓他出圈的還是演戲。2019年他和趙露思一起拍了《長歌行》,結果觀眾不買賬,說他長得太普通,眼睛小、臉長,直接給他扣上“古偶丑男”的帽子。后來又拍《一念關山》,罵聲更多了,甚至有人用P圖軟件把他的臉換成其他男演員,這讓他壓力特別大。
這時候有個轉折——人民日報突然給他做了專訪。采訪里劉宇寧說了實話:當歌手的時候沒人認可,四年跑了兩百多場影視劇的OST(背景音樂),就為了能多唱幾首歌。轉行演戲他也知道有風險,但還是找老師學表演,自己掏錢請教練改口音,就是為了演好每個角色。
其實他一開始說話挺帶東北腔的,臺詞都說不利索。有觀眾吐槽“口音太重,看著出戲”。后來他真較上勁了,一個字一個字地練發音,光錄音帶就攢了幾十盒。到后來拍《書卷一夢》時,記者都說不出他有口音了。
有意思的是,老演員王剛說過句話:“科班不科班不重要,把臺詞說好了,演技自然就來了。”劉宇寧就照著這個干,天天對著鏡子練,連趙露思都說他特別拼。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為啥人民日報突然關注他?其實現在娛樂圈挺浮躁的,很多人靠著顏值和流量吃香喝辣,但像劉宇寧這樣從底層爬上來的人不多了。他和趙麗穎挺像的,都不是科班出身,但靠著死磕到底的勁頭,愣是把事業做起來了。
還有個細節,他面對罵聲從不還嘴,反而在直播間自嘲自己是“鼠系帥哥”,還總跟粉絲說“別和黑粉吵架”。這種態度反而讓人覺得真誠。后來連秦海璐都去片場看他,王剛也夸他踏實,這說明行業里的人認可他的努力。
現在他拍的戲觀眾評價慢慢變好了,《折腰》里和宋伊人搭戲,大家開始夸他演技自然。但要說完全翻身還早,畢竟他接的戲還是古偶為主,每次新劇開播還是會有人吐槽外貌。
其實這事兒挺能給人啟發。你看肖戰也是,以前做設計的,靠《陳情令》火了,但也被罵過。但他接了《藏海傳》證明自己,現在官媒都開始夸他了。劉宇寧走的路子類似,就是認準一個方向使勁干,不靠顏值靠實力。
說到最后,娛樂圈里能靠真本事吃飯的人不多,劉宇寧算是一個。他現在能上人民日報,不是因為長得好看,也不是因為流量高,就是因為四個字——實打實的干。可能他以后還是會遇到質疑,但至少現在,大家開始愿意聽他說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