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8月,執意孤身追回隨時任紅28團2營營長袁崇全出走隊伍的王爾琢,在江西崇義的思順墟被叛徒袁崇全開槍殺害。
噩耗傳來,難掩扼腕之痛的毛主席,親自擬寫了一幅感人至深的挽聯:
這段堪比日后羅榮桓逝世時那句“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的千古絕唱,直觀反映出當時毛主席對親密戰友犧牲的沉痛心情。
尤其是王爾琢在井岡山根據地開創最為艱難的時刻意外犧牲,更讓他在痛悼戰友的同時,對接替對方的人選上犯了難……
1903年1月,湖南石門縣官橋村的一戶王姓人家生下一子,取名爾琢。
和青年時期的毛主席一樣,王爾琢酷愛讀書,從13歲入村中小學讀私塾到14歲進官橋小學讀書,再到17歲考進石門縣立高級小學就讀,之后又進入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學習,20歲之前的王爾琢,可以說一直處于瘋狂學習的狀態中。
1924年,21歲的王爾琢考入黃埔一期,與陳賡、徐向前等人成了同學。入校后不久,他就在周恩來的介紹下加入黨組織。北伐開始后,王爾琢率東路先遣軍挺進江西,會同第二軍、第六軍攻克南昌,而后劍指浙江。
一路過關斬將、愈戰愈勇的他,很快因出色的軍事指揮造詣而被老蔣盯上了。率部挺進上海途中,王爾琢收到了老蔣的“軍長”承諾拉攏。有意思的是,早已洞察對方蓄意背叛革命意圖的王爾琢,直接給了老蔣一個令他哭笑不得的回復:
惱羞成怒的老蔣隨即下令逮捕王爾琢,但關鍵時刻,負責抓捕他的先遣軍司令李明揚提前向王爾琢通風,使得他順利躲過一劫。
隨后到來的,便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八一南昌起義。起義時任第11軍第25師74團參謀長的王爾琢,率部在南昌郊外的德安車站繳獲了張發奎警衛營的全部槍支,并將部分士兵編入起義部隊。
之后南下廣東的途中,他奉命與朱老總一道留守三河壩,以掩護主力部隊分路轉移。阻擊戰過后,部隊轉移到湖南宜章蟒山洞休整,朱老總就攻打宜章的安排問計于王爾琢。
很快,在王爾琢的籌劃下,此前在湘粵邊界領導紅色武裝力量的胡少海,以國民革命軍第16軍47師140團副團長的名義,率兩個連駐防宜章城。
由于計劃周密,加之胡少海在當地的“胡五少爺”的身份人盡皆知,起義軍隊伍借當地反動縣長和豪紳接風洗塵的機會,順勢控制住在場眾人,而后輕而易舉的控制了宜章。
智取宜章后,南昌起義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朱老總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不過,隨著這支起義隊伍轉戰途中節節勝利,老蔣這邊也派出了大量部隊前來“圍剿”。
迫于當時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加之組織內部“左傾”政策的影響,朱老總等人不得不退出湘南,率部向井岡山進發。
從南昌起義到轉戰井岡山,工農革命軍一路屢屢突破敵軍的夾擊,最終于寧岡縣和毛主席順利會師。
1928年5月,會師后的紅軍經過討論,決定組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由毛主席任黨代表,朱老總任軍長,陳毅任政治部主任,王爾琢任參謀長兼紅28團團長。
另一邊,感受到威脅的老蔣再次指示江西的朱培德盡全力“圍剿”井岡山,而后派出駐軍江西的27師師長楊如軒向井岡山發起進攻。
在紅軍高層指戰員們的一番謀劃下,王爾琢率1個營主動襲擊湖南茶陵,沿途殲滅敵軍1個營并打垮其2個團。強悍的戰斗力讓楊如軒確信紅軍主力已傾巢出動,井岡山內部必然空虛。
于是,楊如軒派出2個團進攻寧岡縣的同時,又派了1個團到永新等地區協防。未成想,王爾琢又出其不意的將他派去協防的1個團打垮。后面的一系列戰斗中,王爾琢運籌帷幄,直接打進了永新城的27師師部,迫使楊如軒倉皇出逃。
此后,紅28團又多了個“飛兵28團”的稱號,王爾琢本人也被稱為“飛將軍”。只是,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又必然會面臨更大的危機與困境。
這一次,老蔣集中了江西前線十幾個團的兵力進犯井岡山根據地。而毛主席等人,也早已想好了應對方案,即朱老總率領29團和陳毅率31團1營對付國軍的1個團,王爾琢率28團對付楊如軒的2個主力團。
戰斗中,王爾琢親自帶隊沖鋒,拿下了最關鍵的百步墩制高點。擊垮敵軍后,他又第一時間帶兵支援朱老總和陳毅,內外夾擊,再次大敗楊如軒。以至于揚眉吐氣的井岡山軍民還特意編了首順口民謠:“不費紅軍三分力,打垮江西兩只羊(楊如軒和楊池生)”。
只是,常在河邊走,又哪能不濕鞋,此戰過后,上級派代表杜修經前往井岡山傳達最新指示,即讓湘南起義軍組成的29團去攻打老家郴州。
盡管朱毛和陳毅、王爾琢等人當場表示了反對意見,可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在杜修經的強行命令下,朱老總和王爾琢只得率28團緊跟29團之后,以防萬一。
果不其然,29團攻打郴州失敗,幾乎全團覆沒,所剩殘兵與28團合并。聞訊后的毛主席特意與伍中豪率31團前往接應,幾人商量后一致認為要重回井岡山。
可在回師井岡的途中,又發生了一件震驚全軍的大事,即時任紅28團2營營長的袁崇全率少數人叛變了。
對紅軍前途命運持消極悲觀態度的袁崇全,煽動全營士兵投奔國軍。不明真相的5連和炮兵連就這樣被“忽悠”一道出走。
得知28團2營“叛逃”消息的朱老總,力主派兵追擊,消滅叛軍,但王爾琢認為,此時的紅軍歷經千難萬險才匯聚到一起,再也經不起自相殘殺的折騰了。
因此,他力主親往勸說袁崇全回心轉意,即便勸不動袁崇全本人,也要將他帶走的兩個連爭取回來。
隨即,不顧朱毛等人勸阻的王爾琢率1個警衛排馬不停蹄的追趕,最終在思順墟找到了袁崇全等人。
此時的袁崇全已經橫下一條心要變節投敵,面對王爾琢的勸阻不僅未有絲毫觸動,反而狗急跳墻,直接掏槍向王爾琢射擊。胸部中彈的王爾琢當場倒地不起,壯烈犧牲。
王爾琢犧牲后,有的士兵幡然醒悟,但袁崇全等人早已趁夜色逃跑,士兵們只得抬著團長遺體回到了28團。悲痛不已的朱老總哀默許久,連連感慨我軍失去一位能將。聞聽噩耗的毛主席二度哽咽,淚流滿面的訴說著對這位戰友的哀思:
隨后,紅四軍在寧岡縣礱市草洲上為王爾琢舉行追悼會,毛主席親自擬寫了挽聯。
由于王爾琢的犧牲太過突然,參謀長和紅28團團長一時都難找到合適人選。尤其是團長一職,28團一路走來都是由王爾琢指揮,大家對他心服口服,情深意切。因而團長一職,也只能由朱老總先兼任,直到同年年底才正式任命林彪為團長。
在王爾琢犧牲半個月后,袁崇全被紅四軍戰士生擒,28團士兵在一片仇恨聲討中處決了這個可恥的叛徒。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初,周恩來總理前往剛建成的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視察時,發現在井岡山革命斗爭系列板塊中缺少王爾琢的照片,隨即便焦急地對工作人員說道:
王爾琢的滿腔熱血,全部獻給了中國的革命事業,他的歷史功績也必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