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美關稅休戰最后期限還剩二十多天,美財長先放軟話,同時美國又“虛空造牌”,想爭取更多的談判籌碼,特朗普政府的目的,能夠得逞嗎?
據彭博社7月17日報道,日前,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暗示,原定于下月到來的中美關稅休戰截止日期具有靈活性。
大概率是美國在為關稅期限延期做準備,也能間接說明,美國現在已經沒有什么限制中國的手段了。
幾乎同時,特朗普政府緊急對外國進口的無人機和多晶硅啟動所謂的“國家安全調查”。
香港《南華早報》分析,這可能是美國試圖征收潛在關稅的“前奏”,也足以證明,特朗普在尋找對華談判中能作為“籌碼”且具備足夠威懾力的手段。
然而,對中國來說,就無人機和多晶硅這兩個領域,即使施加高額關稅,也不會對中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影響,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逼迫中方更加獨立自主。
在無人機和多晶硅方面,中國企業均占據主導地位。
多晶硅作為太陽能電池板和半導體的關鍵材料,早在2023年,全球多晶硅供應中,中國產量比例高達92.08%。
而無人機板塊,早在2016年,美國就開始對中國大疆品牌無人機進行了“圍剿”。
即便如此,美國努力了這么久,也沒能改變大疆占據了美國商用無人機市場90%的份額,以及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80%份額的情況。
主要是因為,美國對無人機需求巨大,且一直在持續增長,而大疆無人機作為性能更好,性價比更高的無人機,美國目前很難尋找到替代品。
特朗普如果敢在這方面做文章,以此為籌碼,與中國談判,很有可能讓“籌碼”變成“助攻”。
目前看來,就算中國什么都不做,美國內部也將因對無人機的巨大需求,而“不攻自破”。
而在其他方面,除了美國不可能解除的高性能芯片、光刻機等產品的出口限制,已經很難找到能夠對中國有足夠威懾力的“籌碼”了。
如果有,早在第一輪關稅戰,中國拿出“稀土管制”王牌的時候,美國就該掏出來跟中國對抗了。
從美國財政部部長的發言中,不難看出,美國已經想明白了。
美國很難在關稅貿易戰中戰勝中國,憑美國現在的經濟水平,在其財政赤字嚴重,通貨膨脹危機的情況下,更不可能與中國“硬打”關稅貿易戰。
當然,大國之間的對抗,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雖然美國現在服軟,但可能也會想盡辦法去建立起自己的稀土供應鏈。
而我們也可以借助這個時間,去反超美國在半導體、光刻機、軍工產業等領域的領先優勢。
只有在更多領域擺脫美國的“卡脖子”,在硬實力上徹底超越美國,才能與以“美國優先”政策為中心的特朗普政府,進行友好的合作,構筑穩健的貿易關系。
對于美國來說,在貿易關稅戰已經無法勝利或者逼中國讓步的情況下,在八月初與中國的會談中,必須處理好中美之間的關稅貿易談判的問題。
畢竟,現在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要么是越南、印尼這種小國,要么只是談妥了一個貿易框架,和歐盟、印度、日韓等實力更強勁的國家,更是完全沒談下來。
如果繼續和中國這邊談崩,必然是雪上加霜,對特朗普政府、美國都會造成巨大的打擊。
中國在這一階段對美國的勝利是歷史性的,即帶動了如巴西、馬來西亞等國,一起反抗美國的“關稅霸凌”,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實力,給各國帶去了新的選擇。
這也足夠說明,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避免,霸權主義不可取,中國,會成為比美國更好的合作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