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北平上空,蔣介石派來了一架飛機,專門為馬占山準備好了座位,只要他點頭,幾個小時后就能安全抵達南京,繼續享受高官厚祿。
這位64歲的老將軍,給的回答卻是鐵骨錚錚:“不走!”消息一傳開,北平城內議論紛紛,當年那個讓日本人聞風喪膽的傳奇英雄馬占山,果斷拒絕了蔣介石,他后來怎么樣了?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在東北設立了一系列機構,還任命馬占山為東北副司令長官,這名頭看起來好,實際是個掛名職務,不能動一兵一卒。明白對方的用心,馬占山一直稱病,直到多次被催促動員后,才出發參與就職,沒過多久,他就待不下去了,又跑回了北平。
當時的北平城即將被解放。國民黨士兵們人心惶惶,有的四處躲藏,心懷僥幸,妄想能躲過這一“劫”,可就在混亂中,馬占山卻主動建議“放下武器”。
當時馬占山的舊部慕新亞、欒樂山等人都身居要職,手握幾個師的重兵。許多人覺得,憑這層關系,他完全可以討價還價,甚至呼風喚雨。局勢風云詭譎,舊部慕新亞匆匆趕到地安門拜訪,想問問應對策略,卻得到了這樣一個回答:“南下咱們不去,告訴欒樂山,堅決不能走!”
當傅作義在和平解放北平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馬占山發揮了關鍵作用。作為傅作義的結拜兄弟,他親自找了過去,語重心長地講了一番形勢,最后勸解道:
“識時務者為俊杰,北平和平解放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就是這句話,一定程度上讓傅作義下定決心,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百姓們免遭戰火之苦,這座千年古城得以完整保存,馬占山功不可沒。
在馬占山人生歷程中,多次做過正確的選擇。1885年出生的馬占山,7歲就開始給地主放牧,19歲那年,因為一匹丟失的馬被冤枉偷賣,遭到毒打后,憤而上山當了土匪。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馬占山接受清廷的招撫,從一個“綠林好漢”,變成了游擊隊的正規戰士,后來加入了大帥張作霖麾下。
1931年,當東北軍集體執行“不抵抗政策”時,馬占山選擇硬剛到底。11月4日,嫩江河畔,驕傲自大的日軍以為又是一場輕松戰役,沒想到遇到了一個瘋子——馬占山親自上陣,率領部下死戰不退,打得日軍措手不及。
英雄也有走投無路的時候,日軍圍攻、誘降下,部隊即將全軍覆沒,馬占山不得已“投降”了。
1932年3月9日,馬占山出席了偽滿洲國成立典禮,被任命為偽軍政部長。消息傳出,舉國嘩然,這人怎么突然變成了“漢奸”?僅僅一個月后,馬占山就趁著夜色,率領200多名官兵出城,重新舉起抗日大旗。原來,這一個月的“投降”,全是戲。
北平解放有功,馬占山自此一直居住在這里,1950年6月,接到毛主席的電話邀請,出席政協會議,雖因病未能參加,但內心無比激動。
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馬占山寫下了感人至深的遺囑:“我親眼看見我中國在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之領導下,全國人民獲得解放,新民主主義已順利實現,人人安居樂業。我生平中之新型國家,已建設起來。我雖與世長離,但可安慰于九泉之下。”
1950年11月29日,馬占山病逝于北京,享年65歲。關鍵時刻,馬占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因為他看到了希望和光明,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中國正在崛起。
資料來源:《馬占山:識大體知進退的抗戰先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