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翻開史書或看古裝劇,是不是總覺得“表哥娶表妹”是古代婚姻的“標配”?
漢武帝劉徹幼年許諾“金屋藏嬌”,迎娶的正是其姑母館陶長公主之女陳阿嬌。書圣王羲之兒子王獻之深情所寄,是自己青梅竹馬的表姐郗道茂;太平公主兩任丈夫薛紹、武攸暨都是表親;
《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是?姑表親?,賈政與林黛玉之母賈敏是親兄妹。與薛寶釵是?姨表親?王夫人與薛寶釵之母薛姨媽是親姐妹,這小子娶林娶薛,都是近親結婚……
如此風氣,史冊煌煌,文藝渲染,卻鮮有畸形子嗣的明確記載。這豈非咄咄怪事。難道古人的基因格外強大?
非也。今日就這個話題,說說我的個人觀點。
古人為何熱衷“表哥娶表妹”這般近親結婚,本質上是家族利益、權力結構、社交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古代婚姻的核心邏輯是什么?《禮記·昏義》說得明白:“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也。”
說白了,古代的婚姻是兩個家族的“利益綁定”,而不是兩個人的“自由戀愛”。
對達官貴人來說,這和自己人聯姻,能最大化保證家族利益,才能確保家族的田產、爵位不會旁落。
尤其是家中的女主人,為了自己主母地位的穩固,她們都希望往家中塞自己人,都傾向于選娘家的侄女或外甥女做兒媳。
另一個是古代男女幾乎沒有接觸外人的機會。古代針對未婚男女有諸多要求,尤其是閨中女子,女性成年后,基本只能待在閨房、祠堂、后院,接觸的異性除了父親、兄弟,就是同族的表兄弟。
見陌生男子都難,更別說自由戀愛。而走親戚時碰到的表哥表妹,就成了最常見的異性社交對象。青梅竹馬的相處中生出情愫,又有 “親戚” 這層關系做掩護,交往起來名正言順,不至于被說閑話。
家族又支持“親上加親”,近親結婚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選擇。
既然近親結婚風險高,那古人為啥沒留下大量畸形兒的記錄?答案很簡單。
古代家族最重視“名聲”。一個家族要是出了畸形兒,會被認為是“祖德不修”“風水不好”,甚至影響家族的科舉、仕途。因此,畸形兒往往會被偷偷處理掉。
比如根據古籍記載,春秋時,一位胎兒“牡而白膚”,也就是先天性生殖器異常。郎中說建議“勿傷”,但氣家屬怕丟人,偷偷把孩子溺死了。這種記錄在史書中極少,但類似的“秘密處理”肯定不少。
一些小的基因突變的問題。在古代文獻中時有記載,例如“多指”“重瞳”“駢拇”等畸形,卻被描述為“天生異相”“天賦異稟”。
比如《史記》說舜“目重瞳子”,項羽“重瞳”,其實可能是先天性白內障或虹膜缺損;《三國演義》說劉備“兩耳垂肩,雙手過膝”,更像是多指或肢體過長。這些“異相”被賦予“帝王之相”的光環,本質上是古人對畸形兒的“合理化解釋”。
還有一個,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很多人以為的“表兄妹”,其實細究之下,根本沒有血緣關系。
那是因為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個大家族中,你的表親很多,和你是真正有血緣關系的,其實很少。
比如“姑表親”:父親娶了小妾,生了兒子A;正妻的娘家侄女B(和A沒有血緣關系),而長大后嫁給A。這種情況下,A和B只是“名義上的表親”,實際血緣比路人還遠。
另外,古代史書惜墨如金,也不會花重墨去描寫那些嬰兒,因為古代嬰兒夭折率太高了,就算正?;橐觯瑡雰贺舱勐室哺哌_三成以上,何況是近親結婚生下了“畸形兒”,不被記錄也是常理之中。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近親結婚的理解,以及近親結婚卻很少生出畸形兒的原因??赐昴阌惺裁聪胝f的,歡迎留言討論。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