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北京傳來喜訊——在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大會上,眉山市被授予“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這份沉甸甸的國家級榮譽,為“千載詩書城”再添“國字招牌”,鐫刻下新時代眉山軍政軍民魚水深情的生動篇章。
漫步東坡故里,雙擁之風撲面而來:岷江河畔雙擁主題公園春意盎然,永豐村的“擁軍田”耕作正忙,城市主干道擁軍標識醒目,主題公交穿梭不息;擁軍醫院、擁軍酒店的優待優惠暖心實在……
回望創建路,眉山雙擁工作步履鏗鏘:獲部省表彰表揚17次,承辦國省級會議6次,在全省雙擁工作會作經驗發言3次。從率先建成全省退役軍人信息化平臺、貫通934個服務站優待事項,到全國首創擁軍出租車獲央媒廣泛報道,“全國雙擁模范城”的殊榮,是眉山黨政軍民同心繪就的雙擁生動畫卷,更是用深情厚誼筑起的歷史豐碑。
高位推動 構筑雙擁大格局
眉山是兵員、安置和優撫大市,市委、市政府始終將雙擁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將其納入市委常委會要點、政府工作報告、軍分區黨委報告、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部隊建設規劃,并列入黨務工作目標、黨政軍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考核體系。在市縣鄉三級建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常態化落實黨委議軍會議、領導小組全體會議等制度,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眉山市強化頂層設計與末端落實。經費保障優先足額,將支持部隊建設、雙擁項目、慰問等經費悉數納入財政預算;服務網絡延伸拓展,建成934個基層雙擁工作站,率先在西藏、北京、上海等全國22地設立駐外退役軍人服務站,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服務先行 完善雙擁大保障
尊崇在眉山看得見、摸得著。“這里不僅優先診療,每年還能減免近萬元治療費……”在眉山首家民營擁軍醫院——成北醫院,退役軍人帥平華感慨萬分。身患尿毒癥的他,通過醫保報銷和優待補助,個人年醫療支出從8萬余元降至1400余元。從門診優先通道到榮軍病房定制服務,帥平華坦言:“退役38年,在這里找回了家的感覺。”這是眉山構建“小病基層治、大病專家聯診、特病專項補助”分級診療體系,將尊崇落到實處的縮影。
“本以為退役報到要跑多次,沒想到手機點幾下就辦好大半!”退役軍人王春浪通過天府通辦APP“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專區,幾分鐘完成報到手續。這得益于眉山投入1000萬余元率先建成的全省退役軍人信息化平臺,實現934個服務站優待事項一體聯通。眉山還率先在全省實現國有A級景區、城市公交面向全國現役軍人、退役軍人、“三屬”免費;創新打造市民服務中心優待場景、高速服務區軍人驛站、婚姻登記綠色通道、社區擁軍食堂;與1000家社會化單位簽約提供優先優惠服務400余項……一項項暖心舉措,讓尊崇之光閃耀眉州大地,退役軍人的榮譽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軍民齊心 共譜雙擁新篇章
在眉山市彭山區“天府糧倉”擁軍田里,油菜孕育豐收,川芎茁壯成長。這片4000余畝熱土,是眉山聚焦國家戰略、引領退役軍人建功鄉村振興的縮影。農忙時節,“橄欖綠”志愿者、部隊官兵、民兵化身“助耕隊”,金融機構為退役軍人種糧大戶提供專項貸款。眉山已培育退役軍人種糧人才1500余人、種糧大戶55戶,種糧面積3萬畝,年產糧1900萬公斤。軍地共建擁軍田22塊,幫扶永豐村等10個村(社),培訓農技骨干1360人,“天府糧倉”共建經驗在全省推廣。
全力支持練兵備戰,建設民兵綜合訓練基地、洪雅平樂通用機場,提升戰略投送保障能力;加強全民國防教育——西南首創、全省唯一由地方主辦的“空軍飛行學員基地學校”落戶眉山一中;首創四川省唯一試點車城中學國防預備班;依托“全國少年軍校示范校”西龍小學,開設軍事拓展課,參訓學生超20萬人次。
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眉山將繼續深化雙擁工作,將政治優勢轉化為思想優勢、組織優勢、發展優勢,奮力譜寫新時代“軍地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的絢麗華章,讓雙擁之花在東坡故里綻放得更加璀璨奪目。(韓黎、杜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