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會現場 王東攝
封面新聞記者 冷宇
7月20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召開城市文明建設推進會。會上,對攀枝花市東區區委等10個城市文明建設有重大貢獻集體、攀枝花市東區東華街道黨工委等190個城市文明建設表現突出集體、徐波等800名城市文明建設表現突出個人進行了通報表揚。
今年5月,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關于認定命名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決定》,授予攀枝花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推進會現場 王東攝
同時,授予攀枝花國調隊、國網米易縣供電公司、鹽邊縣稅務局、宋艷華餐館“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授予鹽邊縣紅格鎮、東區銀江鎮攀枝花村、米易縣撒蓮鎮埡口村、米易縣灣丘彝族鄉熱水村“全國文明村鎮”稱號;授予西區鄒慧家庭、仁和區歐陽定平家庭“全國文明家庭”稱號;授予攀枝花學院、市十九中小密地外國語學校“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誰家都有老人,遇到困難就該幫一把,這是咱們攀枝花人骨子里的善良。”推進會現場,攀枝花市民代表包樞凡,講述了自己在2023年10月12日“本能地調轉車頭、扶起摔倒老人”的故事。
當時,一名92歲的老人過斑馬線時不慎摔倒,包樞凡騎車路過時,沒有絲毫猶豫,掉頭來到老人身邊,停車攙扶老人。隨后,又有多名市民趕來,一起將老人攙扶到路邊。
包樞凡說,在攀枝花,“扶與不扶”無需選擇,市民之間的真誠與信任,就是答案,“這份根植于心的善良,是我們城市最寶貴的文明基因。”
攀枝花城區 圖據攀枝花市委宣傳部
近年來,攀枝花市的機動車禮讓行人現象,一直得到眾多網友的“點名表揚”。
攀枝花的文明,還表現在市民的暖心。2024年,來自北方的“追光媽媽”劉思佳帶著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視的兒子來到攀枝花“追陽光”,熱情的攀枝花市民不僅自發幫助她,還請她去參加婚禮、吃年豬飯,讓她感嘆:“這里不僅有溫暖的天氣,更是有一群熱情溫暖的人。”
會上,攀枝花市委書記吳群剛表示,攀枝花將以“歸零”的心態,深化建設不停步。要著力在系統集成、增強內生動力、推動融合共建等方面下功夫,常態化推進城市文明建設,鞏固拓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讓文明之風擦亮城市,造福人民,讓文明之光照亮征程,激勵前進,持續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