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宣布對國防部網絡服務項目進行為期兩周的全面排查,排查的核心要求是:確保這些項目中沒有中國技術人員參與。
消息一出,微軟在不到24小時內就做出回應。這家科技巨頭表示,已經停止讓中國的工程師參與涉及美國軍方的服務,并強調“對客戶的數據保護高度重視,不會允許存在安全風險”。
這個看似突然的動作,其實早有端倪。幾天前,美國一家調查媒體披露了微軟內部一個被稱為“護衛機制”的操作安排——讓持有美國身份的人作為“中間人”,將中國工程師提供的操作指令復制粘貼到美軍系統中。
微軟的快速反應令人震驚,但并非無跡可尋。這個“護衛機制”原本是微軟為規避安全審查而設計的創新方案,但如今卻成了它的軟肋。
根據曝光的信息,微軟安排持有美國身份的人員(多為退役軍人)擔任“護衛”,負責將中國工程師的技術指令轉輸入系統。問題在于,這些“護衛”雖然身份合規,卻缺乏足夠的技術判斷力,無法有效辨別指令是否存在安全風險。
7月18日當天,美國參議員科頓致信國防部要求調查這一安排。當晚,赫格塞思的聲明就公之于眾,微軟隨即配合行動,將中國工程團隊從美軍項目中移除。
微軟如此迅速的行動背后,是巨大的商業利益考量。微軟云服務已占公司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中大量客戶來自美國政府和軍方。面對國防部的態度,微軟別無選擇。
微軟事件只是特朗普政府對華科技圍剿的一個縮影。自今年5月以來,美國已全方位收緊對中國技術人員的限制。
5月28日,美國國務院發布聲明,限制甚至撤銷中國學生簽證,尤其針對學習工程、計算機等專業的學生。更嚴峻的是,這項政策不僅針對新申請者,還包括對已發出簽證的復查。
同時,美國商務部在5月出臺新規定,禁止全球使用華為“昇騰”系列芯片。禁令依據并非確鑿證據,而僅是“可能使用了美國技術”的猜測,這極大擴展了美國技術管制的適用范圍。
“美國現在的政策干預已經超出了合理范圍,”國際技術觀察人士指出,“用‘國家安全’來解釋所有技術限制,缺乏透明度,也損害了國際規則。”
微軟此次配合美國防部禁令,與其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調整一脈相承。微軟在中國早已從擴張轉向收縮。
今年4月,微軟在華投資的第一家合資公司微創軟件突然裁撤約2000人的微軟項目組。該公司原本負責微軟Windows、Office等業務的售后服務,裁員波及上海、無錫等多個城市。
今年初,微軟關閉位于上海的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內部實驗室,該實驗室曾支持浦東近100家企業的258個項目。去年5月,微軟將700至800名在中國從事AI工作的員工調往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
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去年6月透露,微軟在中國的營收僅占總收入的1.5%(約37億美元),公司正努力減少在中國的工程業務。
不過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有行業媒體爆料,過去兩年中國市場已成為微軟云OpenAI業務全球營收的最大貢獻者,占比約1/4。
面對美國不斷升級的技術圍剿,中國并未被動應對,而是啟動了精準反制措施。最具威力的一招出現在稀土領域。
2025年4月,中國啟動七類中重稀土出口管制,鎖定軍用價值極高的釓、鋱、鏑元素,建立“一批一證”出口追蹤體系。這一措施使美軍87%的稀土供應鏈瞬間告急。
五角大樓報告承認:庫存稀土僅能支撐數月生產,軍工巨頭諾斯羅普·格魯曼因B-21轟炸機項目斷供已虧損4.77億美元。
在法律層面,中國商務部已啟動“阻斷法”和“反外國制裁法”。前者規定若外國法律對中國企業造成影響,中國政府可禁止本國公司執行這些法律;后者則規定中國企業不得協助外國政府實施不公平限制措施。
中國企業也開始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包括中微公司、長江存儲在內的多家技術企業,已在境外啟動法律訴訟并取得積極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在全面圍剿中國技術領域的同時,卻在國務院系統裁撤關鍵涉華部門,發出復雜信號。
近日,特朗普政府裁掉1300多名國務院工作人員,加上自愿離職人員總數接近3000人。被裁撤的多為涉華關鍵部門人員,這些部門主要負責制定美國對華外交策略和處理中美在全球科技領域的競爭事務。
在拜登政府時期負責中國事務的官員表示困惑:“從與中國競爭的角度來看,國務院裁撤一些關鍵對華事務的團隊,讓人非常費解。”
這一動作發生在特朗普計劃訪華的背景下。在7月12日,王毅外長送給美國16字箴言:“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被外界解讀為對特朗普訪華的期待。
有分析認為,白宮在特朗普訪華前除名反華團隊,可能是向中國釋放積極信號,為元首會晤鋪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