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錫地鐵具區路車輛段綜合樓項目成功入選國家住建部綠色低碳“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案例集,這一成果彰顯著無錫地鐵在綠色低碳建筑領域的創新實踐獲國家層面高度認可,為綠色建筑理念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具體實踐提供了示范樣本。目前,項目已投入使用,可實現年節水650立方米、光伏年發電量7.5萬kW·h,單位面積能耗低至69.75kW·h/m2/a,較國家標準低18%。
項目介紹
無錫地鐵具區路車輛段及配套工程為無錫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車輛檢修基地,位于無錫市太湖新城南湖大道西側,清晏路北側,其綜合樓項目于2022年5月投入運行,主要功能為地鐵工班辦公用房及配套后勤用房。
車輛段綜合樓整體呈“一”字型布局,建筑總規模為11394平方米,地上5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為23.7米,地上結構形式為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風格與周邊建筑相統一,造型簡潔大方。
低碳實踐
讓生態效應更凸顯
無錫地鐵在項目屋面架設結構網架與光伏系統一體化布置,裝機容量為83kWP,年平均發電量為7.5萬kW·h,減少了綜合樓10%以上市政用電。屋面還設置64平方米太陽能熱水集熱板,通過制取的太陽能熱水,基本滿足綜合樓食堂和休息室的生活熱水需求。此外,以建筑結構梁架與光伏板一體化布置方式,顯著降低了因太陽直射帶來的屋面熱量,減少了室內空調負荷,提高空調能效。
以“綠”為主題,無錫地鐵還在屋頂設置500平方米左右綠化場地,不但可以減小場地熱島效應、降低屋頂雨水徑流,還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第五立面的觀感,為人們創造良好的活動休憩環境。整個項目通過設置的雨水回用系統,收集屋面和道路雨水,回用于綠化澆灌和道路沖洗,每年可減少650立方米自來水使用量,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光伏系統
太陽能熱水系統
光伏架構遮陰
屋頂農場
品質建設
讓精品工程更宜業
為了更好地服務辦公需求,無錫地鐵通過樓層內凹,設計建造了樓層外走廊,并在種植槽內設置垂直綠化,為一層提供生態遮陽。此外,通過采光通風天窗等自然采光措施的運用,過渡季的自然通風可以將室外新鮮空氣引入室內,在不依靠外界能源的情況下,提升自然舒適感,保證員工身體和心理健康。
二層環廊及綠化
健身步道
項目設計建設過程中,無錫地鐵充分運用BIM技術進行管理,有效打通各專業的信息數據互通和共享的渠道,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施工階段,利用BIM技術進行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模擬和仿真,模擬現場預制構件吊裝及施工過程,對施工流程進行優化,實現項目預制裝配率53.3%。
BIM協同施工
以綠色、健康理念為核心,無錫地鐵將低碳綠色化、健康人性化、產業現代化等技術措施運用到該項目建設中,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同提升,陸續榮獲2021年度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工程(裝配式建筑示范工程)、2021年度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設計標識、2024年度江蘇省綠色建筑二星級標識榮譽認證。
展望未來,無錫地鐵將不忘初心,繼續秉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不斷探索綠色建筑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優化管理模式,為推動國家“雙碳”目標的達成及行業的綠色轉型貢獻更加堅實的力量。
信息來源:無錫地鐵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作 者:朱鐵梅、吳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