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沖突從2022年2月就開始了,那時候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東部,局勢一下子就緊張起來。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從一開始就沒少提到核武器這張牌,主要就是沖著北約去的。
你知道,北約是西方國家的軍事聯盟,美國帶頭,歐洲國家跟上,他們一直給烏克蘭提供武器和情報支持。普京覺得這是在間接威脅俄羅斯的安全,所以他公開表示,如果北約繼續這么干,俄羅斯不會坐視不管,甚至可能動用核手段來反擊。這不是空談,俄羅斯有世界第二大的核武庫,庫存幾千枚核彈頭,雖然大部分是蘇聯時代留下來的,但維護得還行,能用。
普京的警告不是一次兩次的事兒。早在2022年3月,他就說過,如果西方干預太深,俄羅斯有能力打擊他們的領土,包括用核武器。那時候,北約剛開始大規模援助烏克蘭,送防空系統和坦克,普京就覺得這是在逼俄羅斯的底線。
到了2022年10月,北約宣布舉行年度核演習,涉及13個國家的2000多名軍人,60多架飛機,雖然沒用實彈,但這讓俄羅斯那邊更警覺。普京的回應是,俄羅斯也會加強核威懾,測試導彈什么的。北約秘書長當時說,不會被俄羅斯的威脅嚇倒,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核戰的風險誰都不想賭。
進入2024年,這事兒升級了。2月29日,普京在年度講話中直接點名,如果北約派兵到烏克蘭,俄羅斯會視作直接沖突,有核戰的可能。那時候,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到過可能派兵支援烏克蘭,雖然后來北約整體否認,但普京抓著這點不放,說西方在冒險。
5月下旬,俄羅斯情報官員庫利紹夫公開指責北約在準備核打擊俄羅斯,通過加強軍事演習和訓練。普京在那段時間也強調,俄羅斯的核戰略是防御性的,但如果本土安全受威脅,就得動真格的。北約那邊呢,繼續提供援助,比如允許烏克蘭用西方武器打擊俄羅斯邊境目標,但還沒到腹地。
7月28日,普京又發話了,這次針對美國計劃在德國部署遠程導彈。他說這會重現冷戰時期的導彈危機,俄羅斯可能會恢復生產中程核導彈,并考慮部署位置。冷戰那會兒,古巴導彈危機差點兒引發核戰,大家記憶猶新。普京的意思很清楚,北約別再擴張軍事存在,否則后果自負。北約回應是,他們的部署是防御性的,但俄羅斯不買賬,繼續測試自己的導彈系統。
9月的時候,事情更熱鬧了。9月13日,普京警告,如果西方允許烏克蘭用長程導彈打擊俄羅斯內地,那等于北約和俄羅斯開戰。兩天后,烏克蘭確實發射導彈擊中俄羅斯倉庫,雖然不是核的,但普京覺得這是試探。9月19日,他的盟友梅德韋杰夫也跳出來,說如果西方綠燈,核戰不可避免。
9月25日,普京主持安全會議,宣布修改核學說,把門檻降低了。原來俄羅斯的核使用條件主要是敵方核打擊、本土入侵或威脅核設施,現在加了一條:如果無核國家在核大國支持下攻擊俄羅斯,也可能引發核回應。這條明顯針對烏克蘭和北約的援助??死锬妨謱m發言人佩斯科夫說,這修改就是給西方發信號,別再推邊界。
10月,北約又宣布年度核演習,普京那邊回應是俄羅斯進行自己的核演習,發射洲際導彈什么的。10月18日,普京還特別提到,不會允許烏克蘭獲得核武器,雖然烏克蘭沒核能力,但這話說出來就是震懾。11月1日,俄羅斯媒體報道,普京批準進一步修改核理論,擴大使用條件范圍。11月19日,他正式簽署新核準則,明確任何支持攻擊俄羅斯的國家都可能面臨核報復。那時候,美國剛允許烏克蘭用遠程導彈打擊俄羅斯,普京的回應是降低核門檻,意思是常規攻擊也可能引發核反擊。
北約內部其實有分歧。美國推動援助最積極,歐洲國家像德國和法國有點猶豫,因為他們離俄羅斯近,風險大。北約秘書長呂特在2024年6月說過,俄羅斯可能在五年內威脅北約領土,所以得加強國防投資。但普京抓著這點,說北約在推動全球軍備競賽。俄羅斯的核戰略里故意留了模糊地帶,比如什么是“大規模介入”,沒說死,讓北約猜不透,不敢輕動。這是一種心理威懾,成本低效果好。
為什么普京老是提核打擊?說白了,俄羅斯在常規軍力上跟北約比有差距。北約有30多個成員國,軍費總和是俄羅斯的好幾倍。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打得吃力,損失不小,但核武器是他們的底牌,能讓西方投鼠忌器。普京知道,烏克蘭只是前臺,真正能威脅俄羅斯的只有北約。如果北約直接派兵或允許深層打擊,俄羅斯覺得本土安全沒了保障。經濟上,俄羅斯受西方制裁,但靠賣石油天然氣給印度和中國,外匯還能維持戰爭。時間站在俄羅斯這邊,西方援助疲勞,烏克蘭人力短缺。
北約的行動確實在推邊界。從2022年到現在,他們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武器,包括遠程導彈和戰機訓練。但他們一直強調,不直接參戰,避免核升級。北約的核演習是例行公事,但時機敏感,總讓俄羅斯覺得是挑釁。普京的警告讓全球緊張,因為核戰沒贏家。想想古巴導彈危機,那時候肯尼迪和赫魯曉夫差點兒按按鈕,現在普京和拜登或特朗普的博弈類似。誤判是最怕的,一個意外事件就能螺旋升級。
到2025年7月,局勢還沒變。特朗普上臺后,7月15日宣布追加對烏克蘭武器援助,但要歐洲買單,還威脅如果50天內沒停火,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對買俄石油的國家二級制裁。普京回應平靜,繼續推進東部戰線。俄羅斯軍隊控制了烏克蘭東部大片土地,戰線穩定。北約沒派兵,保持間接支持。
普京在2025年3月和5月的講話中重申,目前無需核武器,但保留權利。北約秘書長呂特在7月警告,俄羅斯可能在五年內重建軍力威脅北約,但內部分歧大,美國和歐洲在成本上扯皮。
這事兒接地氣地說,就是大國間的拉鋸戰。普京覺得北約欺人太甚,一步步逼近俄羅斯邊界,從東歐擴張到現在援助烏克蘭。俄羅斯的核威懾是保命的,普京不是隨便說說,他修改核學說就是實打實的行動。北約呢,認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必須制止,但不敢越紅線。全球老百姓最倒霉,核陰影下生活,誰都不想看到蘑菇云。俄羅斯警告西方準備核打擊,北約加強演習,這循環下去,風險越來越高。普京的底線是本土不被直接攻擊,如果北約再不收手,真的可能走到核邊緣。
當前到2025年7月20日,沒爆發核戰,但緊張沒減。北約峰會討論增加援助,但特朗普要歐洲多出錢,俄羅斯坐等看戲。梅德韋杰夫等官員也放話,北約不敢跳核戰火坑。俄羅斯測試新型導彈,北約監控一切。這平衡很脆弱,一個導彈誤擊就能崩盤。普京的核戰略頭三條是保命條款:敵核打擊、入侵本土、威脅核庫。最后一條針對北約支持的無核攻擊,最模糊,也最危險。
總的來說,普京的警告是俄羅斯自衛的表達,但也加劇全球不安。北約覺得必須支持烏克蘭主權,否則俄羅斯得寸進尺。雙方都得克制,否則遲早出大事兒。俄羅斯核武使用有明確門檻,但模糊部分給普京決策空間。北約國家內部貌合神離,美歐分歧大,歐洲怕成本,美國商人作風。
俄羅斯淡定,因為主動在戰場,經濟有出路。核風險誰也承受不起,大國沖突最怕誤判。普京批北約推動軍備競賽,北約說俄羅斯侵略是根源。這辯論沒完,但事實是,警告越來越多,世界離深淵近了。希望外交談判能拉回來,別真到核打擊那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