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關稅威脅:特朗普祭出“次級關稅”,中俄印或受損
普京嗅到危機,懂王開始變臉了,倒計時開始,當著北約的面直接對俄硬碰硬,500%關稅加給中俄,可話音剛落,人在烏克蘭的澤連斯基察覺不對勁,美歐軍援已至,特朗普一反常態,直接對烏克蘭劃下紅線,不準對莫斯科動手。
7月14日,特朗普在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表示,如果俄羅斯未能在50天之內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極為嚴厲”的關稅。
特朗普這番話的實際意思是,若50天內雙方仍未停火,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的關稅,同時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高達500%的次級關稅。
事實上,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已對俄羅斯實施了大量制裁,兩國之間的貿易規模本就極小。因此,特朗普對俄羅斯征收高額關稅,實際意義不大。但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征收次級關稅,對俄羅斯的影響可不容小覷。
要知道,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主要有中國和印度,此外,歐洲部分國家、巴西、土耳其等也是俄羅斯石油的買家。
當前,俄烏沖突毫無停火跡象,此前的談判也陷入停滯。俄軍雖然推進速度較為緩慢,但依然牢牢掌控著戰場優勢,全面擊敗烏克蘭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特朗普現階段的舉動表明,美國無法通過政治斡旋實現停火,只能重啟對俄羅斯的施壓方案,試圖迫使普京妥協。
不可否認,如果美國將來真的實施“次級關稅”,確實可能對俄羅斯造成嚴重影響。但指望以此讓俄羅斯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恐怕不太現實。
連俄羅斯自身都覺得特朗普此次行為“十分奇怪”。畢竟,任何協議的達成,前提都是談判。以往面對俄羅斯的談判邀約,澤連斯基雖狠話不斷,但在西方的威逼利誘下,還是會派人前往。然而這次,西方國家連勸都不勸烏克蘭,由此可見,西方并非真心希望推動談判取得成功。
同時,俄方表示對所謂的“最后通牒”毫不在意,認為這種充滿戲劇性的表演只會讓世界感到震驚。
作為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買家,面對特朗普這種無厘頭的制裁,我方指出一個關鍵要點,即中俄之間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影響。
可以說,我方的表態是對特朗普所謂“次級關稅”的強勢回擊。中國想和誰做生意,無需他人指手畫腳。倘若美國敢采取毫無道理的關稅措施,中國有諸多反制手段。
而對于印度總理莫迪而言,當下的處境頗為尷尬。若選擇繼續進口俄羅斯石油,美國的次級關稅將成為印度難以承受之重。
莫迪雖想討好特朗普,但印度的實際情況是,自俄烏沖突以來,印度大量購買打折的俄羅斯石油,目前俄羅斯已成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應國。印度若想另尋替代供應源,勢必困難重重。況且,若印度改換門庭,也會失去俄羅斯的信任。
不得不說,特朗普喊出500%的次級關稅,多少有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味。若美國真實施這一措施,將導致美國與中國、印度、歐洲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貿易完全中斷,這種后果是美國難以承受的。
此外,就在特朗普向俄羅斯發出制裁威脅的前一天,美國一改調停態度,宣布要向烏克蘭運送“愛國者”防空導彈。雖然特朗普沒有具體說明運送數量,只稱“會送一些”。
與過去的“大力援助”不同,此次美國將通過北約盟國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新武器,由這些盟國購買武器并運往基輔。也就是說,美國提供軍火,歐洲掏錢,澤連斯基使用,美國從以往的“主導者”變成了供應商。
但特朗普心里明白,即便美國繼續軍援烏克蘭,烏克蘭也難以取得最終勝利。讓北約的歐洲成員國為這些武器買單,或許才是特朗普的真正目的。
美國在此時接連對俄羅斯施壓,實則是看到俄烏沖突若持續下去,俄方很可能全面獲勝。一旦俄軍攻陷基輔,這一后果是北約乃至歐洲都無法承受的,同時也意味著特朗普的緩和政策徹底破產,美國不僅會損失影響力,還難以獲得實際利益。
對美國來說,現階段較為有利的結果是讓普京收手,盡快實現停火,這樣美國還能在烏克蘭事務中獲取一些利益。但對于苦戰三年的俄羅斯而言,戰場上贏得的成果,不可能在談判桌上拱手讓給烏克蘭,這是俄方無法接受的。
至于特朗普所說的“次級關稅”,無非還是極限施壓的慣用套路。50天之后,或許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改了多少次口,畢竟,“善變”已然成了他的“標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