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發文稱,救命啊!單位通知50歲以上可以自愿申請內退。
一、內退,時間自由能接娃放學看別人退了挺清閑,遛彎養花挺愜意。
二、不退,崗位還算穩定,年底有獎金。
退吧,怕找新工作不好找,而且社保也要少交幾年,退休后工資也會隨著開的少,
不退吧,還得熬五年才正式退休每天通勤兩小時累得慌。
表折了又平,拿不定主意。
內退一般來講是國企或者事業單位針對距離退休不足5年的員工,為優化人員結構、分流富余人員而實行的一種內部安置政策。
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內退與正常退休以及下崗之間的區別,這里縷了一下總結出如下表:
其實如果條件允許,在自愿的原則下哪怕是內退了也有企業發放生活費,而且內退期間,單位通常會繼續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
因為內退職工實際上并沒有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不過呢,具體的繳費基數和比例可能會根據單位的規定和實際情況有所不同。
至于要不要退,有人給出了建議,坐享其成的繼續留著,辛苦付出的趕緊走人。“50歲內退,立馬走人。錢在年輕的時候就要掙了,后面幾年,也多不了多少。工作幾十年,累了乏了厭倦了,身體也抗不住了。給年輕人機會吧?!?/p>
還有人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看問題,他認為這思路太通透了!內退拿份安穩工資,把崗位讓給有沖勁的年輕人,既給自己松了綁,又給企業添了活力,簡直是雙贏。年齡大的做參謀,年輕人往前沖,這搭配才是企業發展的好路子。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確實可以考慮內退,畢竟公司給交五險一金,能有機會內退,趕緊退呀,這還有什么可猶豫的,想舒服玩幾天,想干,隨便找個事干,還不用別人給交五險金,這不美滋滋嘛!
作為打工人,沒有多少人會喜歡上班的,之所以能堅持這么多年上班還不是為了生活,為了那碎銀幾兩,如今50了也過了大半輩子,趁著體力還行,想出去旅游出去走走,不妨做個內退的選擇。
于企業而言,把崗位讓出來給年輕人,也為企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活力和創新,這看上去似乎是三贏局面。
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