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年都會非常關注一個社保養老金數據,就是漲幅比例。
這個值,人社部會給一個參考比例。然后每個地區根據各自的情況,再進行調整。
漲幅比例直接關系到退休后老人領取養老金的具體數額。
然后上個月,我們留意到,這次公布漲幅的日期不斷延后。所以寫了一篇文章講,養老金漲不動了,預測今年公布的比例,會比去年低。
果不其然前幾天,人社保公布了漲幅比例,是2%。
雖說這次是21連漲,但實際上這兩年的漲幅情況是逐漸下滑的。
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深入去分析下,我們的社保養老金,為什么漲不動了?對于大部分群體,該怎么應對?
今天我們討論的漲幅對象,是職工社保養老金。
就是我們打工人每個月要交的五險一金里面的養老金,這個和城鄉居民養老金是兩套不同的體系。
職工養老金,從2005年,國務院出臺《完善企業職工基礎養老制度辦法》后,開始上漲。
然后到現在,已經連續21年上漲。
只是漲幅比例,從最開始10%的瘋狂漲幅,已經跌至2%。
那大家肯定會有一個疑惑,就是職工養老金的漲幅,到底參考哪些呢?
這里面第一個參考維度是物價的漲幅。
對于退休的老年人,沒有經濟收入,會無比依賴養老金。如果物價持續上漲,不增加養老金,那么就可能導致到手的養老錢不夠花。
所以養老金參考物價的漲幅,決定增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那我們就可以去找一下衡量物價漲幅的一個基礎數據,國統局每年都會公布的CPI增速情況。
CPI的值可以簡單理解為物價的上漲情況。比如說CPI漲幅2%,意味著,我去年買一個短袖是100元。今年,我買同樣的短袖,就變成102元了。
從2006年開始CPI的增速大致是下圖情況。
我們會發現其實從2011年以后,CPI的增速其實就維持在2%左右了。
再往后2022年以后,直接降至0%附近,物價直接不變了。
當然用CPI衡量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沒有考慮房價。
不過,對于老人的話,大概率不會選擇租房住,由此僅考慮物價維度決定的CPI,也不算特別大的問題。
在高CPI增幅的情況下,養老金漲幅動輒10%是可以理解的。
但問題是,回顧過去20年來,我們會發現,即便有些年份CPI值只有2%,甚至更低,養老金漲幅也是很夸張的。
比如2006年、2009年和2010年。這三年物價漲幅并不算高,但養老金卻達到10%以上的漲幅。
所以我覺得僅從物價層面判定養老金漲幅,可能不夠全面。
那接下來,我們可以引入第二個參考數據,GDP增速。
經濟發展越快,也決定著要相應去改善一下老年人的待遇情況,不能讓他們掉隊。
但其實GDP增速在2011年往后,就沒有達到過8%的增幅。
作為對比,養老金從2005-2015這個期間,都在維持著10%以上的增長。
這增長速度,其實沒比工資速度差太多。
我找了下2010年以后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情況。
以私營單位為例,員工漲的工資漲幅比例有個別年份甚至不如養老金增速,比如2015年、2022年。
所以綜合以上幾個參考要素,我們可以得出,在過往這些年份里,有些年份養老金的增幅速度確實是非常猛的。
不僅可以覆蓋CPI的增速,超過GDP增速,而且個別年份還比在職員工工資漲幅還要高。
那這樣的瘋狂增長,會讓養老金漲的什么程度呢?
這個之前我們也計算過。
如果之前在2005年,領1000元退休金。那么20年后,會增長至5000元,這增幅太猛了。
當時領取2000元,經過一番增速,即可達到接近1萬。
這個增速到底是什么概念,我們可以引入當年收入作為對比。
比如2005年的時候,全國平均收入是1500元左右,那按照養老金的增幅,經過20年,1500元可增至7200元左右,就是8.6萬左右。
這個收入水平,除了一線城市以外,絕對算中等以上收入了。
總體來說,按照養老金過往的漲幅情況,已經退休的老人,絕對是能追平甚至超過很多打工人的工資漲幅情況的。不僅能跑贏物價漲幅,還能實現漲工資。
而現在經濟增長放緩、物價和工資增長平穩,自然相應養老金漲幅也就變小了。
除此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社保養老金的壓力越來越大。
都知道我們養老金是現收現付制度,就是年輕人交的錢發給退休的老人。
但是隨著老齡化的加深,退休老人數量越來越多,養老金的支出越來越多,社?;疬\行受到很大的挑戰。
詳細的養老金收入支出,可以通過官方公布的財政收入決算表來看:
正常養老金的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保費收入、財政補貼、利息收入和委托投資收益;
占比大頭的就是我們每年交的社保養老金的保費,以及大量的財政補貼這兩項。再扣除支出后,每年的結余非常有限。
找了下這些年的數據,算了下實際盈余,就發現這個結果著實不太樂觀。
倘若沒有財政補貼,僅靠交的保費,當年盈余就是虧損的,符合我們對社保養老金的認知,而且每年基本都要缺口大幾千個億。
截止去年末我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8.7萬億元。即便是這樣,若扣除財政補貼,未來養老金也撐不了多久,會出現收不抵支,甚至是枯竭。
以今年博鰲亞洲論壇會上公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25-2060》顯示,經過精算模型測算,未來我們養老金將在2036年收不抵支,并且在2044年徹底枯竭。
所以為了未來養老金的持續發展,只能縮小漲幅比例。
只能說過去十年來,社保養老金經歷了一個瘋狂的漲幅紅利。
但現在這個漲幅紅利已經過去,對于后來者,我們沒有辦法再享受到這么高的增幅水平了,并且未來形勢越來越嚴峻。
從當前我們社保養老金的運行情況以及漲幅情況,大致可以判斷出后續社保養老金的幾大變化。
首先第一點,未來養老金的漲幅會變得越來越低。
前面社保養老金運行邏輯已經和大家講過了,要想持續運行下去,主要依賴年輕人交社保。
但是我們現在老齡化太嚴重,截止2024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至15.6%,預計在2032年左右占比超20%,屆時將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這壓力可想而知。
當前我們的贍養率維持在2.7,也就是2.7個在職職工“供養”1個退休人員,養老金制度尚能運行。
但到2060年,這個贍養率就下降至1,就是1個在職職工“供養”1個退休人員。
其中如果有些靈活人員斷保,或者是繳滿最低繳費年限就不交了這些等等因素。
那么贍養率還會進一步下降,降至0.89,那么就是0.89個實際繳費的在職職工對應1個退休人口。
交社保養老金的人,還不如領社保養老金的人多,出現了典型的倒掛現象。
所以到時候別說漲幅了,能不能發得起養老金都是一回事。
第二點,社保繳費成本增加。不管是我們的繳費基數還是繳費年限后續都會增長。
其實這些大家也都深有體會。
就拿上海舉例,記得2019年剛來上海工作那會,社保最低繳費基數才4927元。
到去年最低繳費基數7384元/月,這幾年期間漲幅幾乎接近50%。
今年上海最新的繳費基數還沒有公布,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其次延長社保繳費年限,從今年開始實施的,逐步從15年延長至20年。
其中2030年開始晚退休一年,社保最低繳年限就要延長六個月。
到2040年退休的話呢,你的社保最低繳費年限要達到20年,就這不排除接下來最低繳費年限進一步拉長的可能性。
第三點,是退休年齡一定會延遲。
這點和上一點一樣,在今年年初已經開始執行了。
15年內,會把男性的退休年齡,逐步延長至63歲;然后女干部是58歲,女工人55歲。
這個退休年齡對比世界上其他國家來看,算是比較早的。
舉幾個來看下,比如日本,是如今老齡化率最高的國家,從1970年就進入老齡化社會,至今已經有50余年。
為了應對養老金缺口的問題,從2006年,把退休年齡延遲至62歲;后續并隔3年就宣布延遲一歲,最終在2013年時,強制延長退休年齡到65歲。
如今日本政府又開始鼓勵延遲到70歲退休了,逐漸演變成無退休社會,工作到老。
再看德國,從2012年起逐漸推遲,由65歲延遲到67歲。
美國呢,實行分批次退休,其中1960年以后的退休的,也是67歲。
放眼全世界,他們的退休年齡基本在65歲-67歲左右。并且自從開了延遲退休的口子后,就沒有停過。
相比我們國家,后續這中間的調整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估計我們80后、90后退休的時候,還能趕上新一輪的延遲退休年齡。
總之我們未來面臨的養老形勢會非常嚴峻。如果僅靠社保養老金,很難有較高的養老生活質量。
還是需要其他方式來加持,比如國家現在大力推行的個人養老金和商業養老金,可以提前多準備一些,避免老年后陷入被動。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如果大家需要做養老規劃,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會安排專業規劃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設計專屬的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