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出爐,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聯盟未能斬獲維持穩定執政所需的50個席位,導致兩黨在參眾兩院均失去多數地位,創下自1955年體制形成以來最慘重的參議院選舉失利。自民黨總裁兼首相石破茂可能因此引咎辭職,承擔選舉失利的責任。
此次選舉有兩大核心動向值得深度剖析:
其一,延續近70年的自民黨"一黨獨大"格局(即1955年體制)正加速瓦解。自日本戰后實施民主選舉制度以來,自民黨在1955年至2024年的70年間僅有極短時期未執掌政權,而此次參眾兩院選舉均淪為少數派,對該體制造成顛覆性沖擊。這表明民間對自民黨的不滿已從長期累積的量變轉向質變——短期內自民黨能否維持執政都成疑問,1955年體制的衰落與多黨分權、最終取代自民黨的趨勢已愈發明顯。
其二,成立僅數年的參政黨在此次選舉中異軍突起,以近15個席位成為參議院第四大黨,堪稱最大黑馬。該黨雖被外媒貼上"極右翼"標簽(因其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發表反全球化言論),但其崛起實則與全球右翼思潮涌動密切相關,尤其深受特朗普"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理念的影響。選舉期間,參政黨黨首神谷宗幣提出"日本優先"口號,精準捕捉到對移民政策、福利政策不滿的年輕選民情緒,其策略與特朗普及歐洲右翼政黨的選戰邏輯高度契合。
具體來看,曾為超市經理和英語教師的神谷宗幣毫不諱言受特朗普啟發,稱其"大膽政治風格"為自身競選提供了借鑒。其言論風格與特朗普頗為相似:公開質疑男女平等政策,認為這會降低女性生育意愿;成立初期更曾反對疫苗接種、傳播陰謀論,與特朗普對新冠疫情的應對策略如出一轍。近期該黨主打質疑移民政策和外國投資的議題,甚至散布"外國入侵日本"的陰謀論——如神谷在宮城縣競選時謊稱"地方政府將市政供水私有化并出售給外國投資者",后被當地政府證實系與日本本土企業合作運營自來水廠,相關指控純屬子虛烏有。
盡管參政黨的席位不足以單獨組建政府,但其選舉勝利將加劇日本社會的排外傾向,并迫使自民黨、立民黨等傳統大黨內部出現更多右轉聲音。可以預見,日本在移民政策、外國投資監管等領域可能呈現更趨保守的趨勢,未來社會氛圍或更接近特朗普執政時期的美國。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