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在就職滿月記者會上,宣布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并親自擔任召集人,一場丹娜絲臺風,讓他打造的韌性體系轟然崩解。
此次臺風重創臺南、嘉義等地,賴親赴災區視察,但面對災民盼望部隊協助清理家園,他冷言以對:不能什么事情都靠部隊、社區要自救、屋頂要自己爬。
未料此話竟成了悲劇預告。嘉義六腳一名八旬老翁,因無人協助修繕屋頂而自行攀爬,不慎墜落身亡;臺南七股一位老婦因為停電只能靠蠟燭照明,卻葬送在蠟燭傾倒的火海。
丹娜絲臺風橫掃臺灣,除了淹水與土石流災情,遍布各地的太陽光電板也成為受災重點。(臺媒)
天災之外,還有人禍。根據臺灣媒體報道,臺風掃過臺灣西部,屏東佳冬外海的離岸光電浮臺悉遭摧毀,基座殘骸被沖上岸,橫七豎八的堆在海邊;嘉義的新塭光電場建在布袋沿海,完工還不到兩年,也一夕被吹得七零八落;臺南的北門號稱是“全臺最大光電場”,卻因整排電線桿被吹倒,居民連三天無電可用。一場風災吹翻了綠營的光電神話。
但民進黨還在利用臺電基層人員的辛勞大搞政治斗爭,妄圖轉移錯誤能源政策造成的缺電惡果。大災當前大罷免仍在進行,民進黨制造仇恨對立、分化臺灣一刻也沒停,有“青鳥”主持人說大罷免就是“救災”,讓人傻眼。臺風猶如一面照妖鏡,照出民進黨當局防災系統的斷裂,也照出賴清德與綠側翼的冷血麻木。
這不禁讓人想起2009年的“八八風災”,當時莫拉克臺風襲擊南臺灣,高雄、屏東在8月8日晚間發生嚴重水患,9日小林村發生土石流,169戶、398人遭活埋喪命。8月17日,有政論節目提及時任行政部門秘書長薛香川父親節當晚在大飯店用餐,薛為此特別call in澄清:“父親節耶,我帶爸爸去吃飯,拜托?”。根據薛事后解釋,當天他加班到晚上7點,因是父親節才陪95歲的岳父吃粥,用餐后又繼續忙公務到半夜12點半。
因為趕上88風災,薛香川在父親節當天吃粥,遭綠委邱議瑩轟快要中風,對照民進黨當前的救災表現,凸顯綠色雙標。(中天新聞)
此言一出,全臺眾怒,在野的民進黨“立委”鋪天蓋地痛責馬當局官員,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說,她氣得“想砸電視”。政論節目罵了兩天,被獵巫的薛香川向行政部門遞出辭呈;之后時任行政部門負責人劉兆玄,返新竹老家去染發也變成“彌天大罪”,被挖出來一并檢討,在輿論轟轟烈烈的撻伐下,9月10日劉兆玄率領“內閣”總辭,成為馬上任后第一個夭折的行政部門負責人。
比照當年島內輿論對馬當局官員的嚴苛要求,現在的卓榮泰早就該下臺“謝罪”,但真正討論救災的政論節目寥寥無幾,比起災民安危,民進黨和綠營媒體更關注大罷免成敗,但臺灣社會卻沒有用一致標準檢視這批官員, 即便對他們有所批評,火力也遠不及16年前。
事實上,當年小林村被滅村是遭遇土石流,只有十幾秒時間,根本沒有超前部署的可能,劉兆玄理發、薛香川吃粥沒什么錯,他們就是趕到現場也救不了人,對藍營執政者嚴苛檢視、道德綁架的背后,是剛失去政權的民進黨把風災視為摧毀馬執政的 “契機”。包括時任高雄市長陳菊邀“達-賴”赴臺作法、綠營媒體制造假新聞,污蔑大陸捐助的組合屋甲醛超標,都是為了反中,綠營媒體配合綠營政治人物“以災謀獨”,才是對罹難者的大不敬。
劉兆玄在莫拉克風災后下臺,成為馬任內第一個夭折的行政部門負責人。(臺媒)
除了外界嚴苛檢視,執政者對自我同樣以高道德標準要求,這一方面體現了藍營領導者發自內心的謙虛,另一面也反映了藍營重返執政后的極度不自信。即便民進黨逢馬必反,但執政者仍不改其志,極力彌補藍綠鴻溝。正如臺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在《美中對抗下的臺灣選擇》書中所言,“這反而讓很多藍營支持者覺得,似乎領導者因為自己是國民黨黨員,是外省人而感到心虛,才要特別多做什么來淡化自己的基因,減少自己的'原罪'。”而過度“謙卑”,也直接導致薛香川、劉兆玄在民進黨“反攻倒算”中黯然下臺。這種憂讒畏譏、患得患失的心態也貫穿了藍營執政八年。
當時最旗幟鮮明痛斥綠營“以災謀獨”的,是半年前因筆名發表反“獨”促統言論,被綠起底,遭藍祭旗的前“新聞局”官員郭冠英,他在《河伯娶親的媒體》文中說道,
土石流不像地震、礦災、山火,那還有得救,還有黃金72小時,土石流只有十幾秒,埋了就埋了,活了就活了,一小時救難隊到現場,如果到得了的話,也沒用了;說救不了,救得了也要過正常生活,北臺灣都在過正常生活,因此劉揆、薛香川理發吃飯很對。要做事,不要作秀;大陸的組合屋沒問題,不能在反中的惡意下對大陸同胞的善意捐助加以丑詆,反求美國的虛助以示得悼多助。這也是幸災,可恥。
談到當時媒體為何執意采訪他,郭冠英說,這些媒體認為被免職的他一定會罵馬。不罵,他們就說你罵災民,反正新聞由他們剪輯編造,會剪成語不驚人死不休,.......為了收視率,他們搞新聞的土石流已太久了。
果不其然,因為談了救災常識,揭穿民進黨,島內輿論又罵他蔑視災民,給馬幫倒忙。
過了十多年,媒體斷章取義的現象愈演愈烈。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在2024選前受訪表示,就兩岸關系而言,雙方應該互相信任,被綠營大肆攻擊,其實無論怎么說,綠媒抹紅劇本也早就寫好。但侯營面對對手惡意編造,卻在選前夜拒馬站臺,侯友宜也因此丟了不少藍營票,即便成為在野黨,部分藍營人士仍未擺脫當年執政時的患得患失。
這次丹娜絲襲臺,沒有發生小林村的悲劇,民進黨救災表現一塌糊涂, 很多人又記起劉兆玄、薛香川的好,但當年他們被罵時,有幾人能不受媒體影響保持清醒?近來還有些評論者,看到有人用風災示警惡罷,稱老天有眼,他們批相關言論令人發指,卻忘了民進黨在莫拉克時的幸災樂禍,用這種選擇性的道德標準訴求團結,只是在配合賴清德!
由此看,丹娜絲吹翻的不只是綠營的光電神話,更是一些島內助綠者平日的反綠偽裝。說的如何天花亂墜、義正言辭,終究原形畢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