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峽網報道,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伊斯瓦爾在例行發布會上直言“警惕任何雙重標準”,矛頭直指北約秘書長呂特此前對印度、中國等國的“二級制裁”警告——這場因特朗普對俄最后通牒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將全球能源格局與國際博弈推向新節點。
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拋出明確條件: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50天內未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同時對向美國出口商品的國家加征關稅。這一表態被外界解讀為精準針對俄羅斯石油最大買家中國、印度等國,試圖用經濟手段切斷俄能源出口命脈。
特朗普(資料圖)
但印度顯然沒被這記“狠招”嚇住。印度石油部長哈迪普·辛格·普里在新德里一場商業活動上直言:“如果俄羅斯石油供應受‘二級制裁’影響,印度完全有信心通過其他來源滿足需求?!彼踔劣酶p松的語氣補充:“就算出問題,我們也能處理?!薄拔乙稽c也不擔心。如果發生什么事,我們會處理的,”普里說,“印度已經實現了供應來源的多元化,我們的采購來源國已經從過去的約27個,增加到現在的約40個?!?/p>
印度的從容,部分源于對西方“雙標”的清醒認知。印度官員多次指出,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和北約成員始終是俄羅斯能源的主要買家。歐盟一面要求其他國家“遠離俄羅斯能源”,一面自己仍在大量采購俄石油天然氣,這種“只許州官放火”的做法,正是印度外交部批評的“雙重標準”。可以看出,歐盟還是離不開俄羅斯!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近期在外交上的動作不止于回應制裁。北約秘書長呂特發出“二級制裁”警告后,印度外交部不僅明確反對,更暗示可能重啟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該機制是三國討論全球和地區問題的平臺,具體會議時間將由三國協商后公布。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登科也透露,俄方正與中國、印度談判恢復這一機制,俄方態度積極。
特朗普(資料圖)
中方的立場同樣清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多次強調,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在他看來,“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各方應多為政治解決積累條件。而俄羅斯推動中俄印合作的動向,某種程度上與中方的呼吁形成呼應——當單邊制裁成為某些國家的“慣用工具”,多邊合作機制反而成為維護穩定的關鍵支點。
回到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其本質是用經濟壓力迫使俄羅斯讓步,但實際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對印度這類能源進口大國而言,多元化供應早已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從南美到北美,從非洲到中東,印度正通過擴大合作網絡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這種“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策略,既是對自身能源安全的保障,也在無形中削弱了“二級制裁”的威懾力。
特朗普(資料圖)
從北約的“雙標”警告到印度的“反制”表態,從俄羅斯的機制推動到中方的原則立場,這場圍繞俄烏沖突的經濟博弈,正逐漸演變為一場關于國際規則與多邊合作的討論。當某些國家試圖用制裁“畫紅線”時,更多國家選擇用行動“破局”——這或許才是當前國際局勢中最值得關注的變量。
中國在能源合作問題上立場鮮明,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將繼續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的能源貿易關系。相比之下,印度雖然在國際場合高調表態,卻既未正式終止與俄羅斯的石油采購協議,也未給出明確的替代方案和時間節點。
印度的對外政策始終秉持"不結盟"原則,在深化與俄羅斯戰略協作的同時,也在積極拓展與美國、歐洲在高新技術、軍事裝備、半導體等領域的合作關系。這種平衡外交策略決定了新德里不會在美俄博弈中輕易選邊站隊。
盡管特朗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姿態強硬,但實際執行將面臨諸多挑戰。印度對美年出口額超過1000億美元,若美國實施懲罰性關稅,不僅將重創印度出口企業,更會導致美國消費者面臨物價上漲壓力,最終可能得不償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