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上午,第五屆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在浙江省杭州市梅地亞賓館舉行開學典禮。此次研修班由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撰委員會主辦,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開學典禮上,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劉曉程等13位院長獲頒優秀學員獎。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發起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撰委員會主任張昆教授,浙江傳媒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韋路教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原院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米博華教授為獲獎者頒獎。
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優秀學員獎獲獎者有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劉曉程、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李華君、中央民族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毛湛文、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倪萬、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娜、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葛明駟、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彭煥萍、江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胡沈明、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王鵬飛、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聶遠征、廣西財經學院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院長謝卓華、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欣、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馬梅等13人。
優秀學員頒獎儀式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劉曉程、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王鵬飛作為代表發表獲獎感言。劉曉程表示,參加研修班最大的心得是要把正確的事兒做成。他認為,要當好一個院長就和推動院長研修班發展一樣,要用公益的心和簡單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并把正確的事兒做成做長久。他表示,他將繼續堅持“一書一研修”,繼續走在做好新聞傳播教育的路上。王鵬飛則從“研修減少了糾結、研修遇到了同道、研修增強了信心”三個方面分享了自己參加研修班的收獲。他表示,研修班的學習讓他對于如何平衡行政與學術、如何做好學科建設等問題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撰委員會本著服務教育、助推教育教學改革和學術研究的宗旨,推出“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一方面為新聞傳播學院管理者提供交流的機會,研討新聞傳播學院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另一方面則推動新聞傳播教育共同體的成長,促進中國新聞傳播學科的長遠發展。據悉,自2021年7月首屆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至今,國內新聞教育界已有近五百名院長、主任、書記或學科帶頭人,在院長研修班這個平臺上,接受了培訓和研修。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撰委員會透露,為獎勵先進,編委會決定在今年的開學典禮上頒發優秀學員獎,經討論,有13位院長獲得了優秀學員獎的提名。優秀學員獎的提名人選即從這近五百名院長、主任、書記或學科帶頭人當中遴選。
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發起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撰委員會主任張昆教授介紹:參加研修的院長學員,不僅是來自一般的普通高校,不少985、211高校的新聞學院的掌門,也積極參加研修,如廈門大學、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名校新聞學院的黨政領導都參加了研修。不少院長學員連續多次參加,如蘭州大學新聞學院的黨委書記、院長,江西師范大學新聞學院、東北財經大學新聞學院、中南民族大學新聞學院、河南工業大學新聞學院、沈陽師范大學新聞學院、安徽師范大學新聞學院的院長,還有一些新聞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分批全部參加研修,如廣西財經大學新聞學院等,這些院系領導之所以犧牲寶貴的假期,冒著酷暑遠離家園參加研修,是因為他們從研修班中獲得了他們需要的東西。大家喜歡、大家需要,說明新聞教育界同仁對我們傾心打造的這款公共產品感到滿意,我們為此感到欣慰。
附一:
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優秀學員獎獲獎名單
附二:
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優秀學員獎獲獎者簡介(獲獎理由)
1.劉曉程 劉曉程,2021年首屆院長研修班具體承辦人及學員,2022年第二屆院長研修班學員。 兩屆院長研修班的學習,為劉曉程打下了堅實的管理基礎和創新能力。 2023年,劉曉程當選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暨公共關系專業委員會理事長;2024年,劉曉程當選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劉曉程擔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公共關系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以來,秉持開放、多元、包容、對話的理念,承辦學術年會、常務理事會、ICA會前會、案例教學研討會、戰略傳播與公共關系工作坊等學術活動,不斷推動中國公共關系學術共同體健康發展。 劉曉程擔任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以來,繼往開來,銳意進取,勵精圖治,明確了“新聞立院、史論強基、學科交叉、服務見長”的辦學理念,構建提出“3x3”發展戰略及“新連接、新生態、新發展”“五個一工程”等具體改革舉措,舉辦研究生學術論壇、青椒論壇、人文學術沙龍、戰略咨詢委員會、校友會等。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審核驗收合格,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點評估優秀,為學院發展打開全新的局面。 “把正確的事做成”是劉曉程在院長研修班中的學習心得,相信劉曉程院長和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李華君 李華君,2021年首屆院長研修班學員,2023年第三屆院長研修班具體承辦人及學員。他認為,院長研修班聚焦前沿新聞傳播教育理念與實踐案例,內容兼具深度與廣度,為學員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李華君現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獲評“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湖北省優秀社科青年人才”“華中卓越學者特聘教授”“寶鋼優秀教師”“國家一流課程”。同時兼任中國故事創意傳播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公共關系研究會副會長。 先后組織籌辦中國品牌傳播青年學者論壇,編寫“教育部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原創性教材建設培育項目”《品牌智能傳播》(講義)。協助組織申報“鑄魂強基:新聞傳播基礎理論課程群綜合改革探索與實踐”教研項目,獲批“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該教學成果強化價值引領、更新教學理念、完善基礎知識、創新教學模式,開辟思政教育-專業基礎理論-實踐驅動融通的“三維一體”路徑, 創造性地建構了全流程高效協同的新聞傳播課程群組機制。 “文工交叉,應用見長”是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的院訓,也是李華君在新聞教育中始終堅守的原則。相信在智能傳播的時代,這一人才培養特色將會持續發力,孕育出更多順應行業變革的全媒化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
3.毛湛文 毛湛文,首屆全國院長研修班學員,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撰委員會編委,獲評“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首都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中央民族大學知行青年人才”等榮譽。 毛湛文將院長研修班的前沿理念融入到學院管理和立德樹人之中。他積極面向田野、帶領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探索“科教融合”育人路徑,密切結合國情做到“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曾指導學生團隊斬獲“挑戰杯”競賽的國家級一等獎、二等獎。 毛湛文擔任學院院長以來,不忘初心、守正創新、奮勇前行,以“思無邪”“行無疆”“集眾智”為支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接過學院高質量發展的接力棒,繼續“在奔跑中調整呼吸”。他圍繞“做強新聞學、做特智能傳播、做新廣告與傳媒經濟、做精國際傳播”的學科建設思路,“以特色入主流”,致力于提升學院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的能力,不斷提升學科影響力,培育更多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毛湛文院長以學者之專、管理者之責,正努力推動學科專業的轉型升級。未來,希望他繼續攻堅克難,在中央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事業發展中,走好新一代的長征路!
4.倪萬 倪萬,首屆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學員,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出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3年考入山東大學,從本科到博士后,先后在電子學與信息系統、新聞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中國史、工商管理等六個專業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與新媒體、新聞輿論、影像傳播。已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SSCICSSCI索引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部,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主持省級、廳局級、校級項目4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4項。 從教以來,致力于推動跨學科研究和實驗室建設,是山大新傳最早系統性開設數字化課程和量化研究課程的教師,推動了實驗室國際化、融合化、智能化建設,實現了文理工藝交叉,設計了低空傳播、智能網聯、國際傳播、混合現實、認知傳播等新文科實驗室群組,主持新聞傳播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工作獲批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國家級成果3項。 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整合校內外資源,新建出版學院和數智出版實驗室,新聞傳播學院、出版學院已進入“雙共建”時代,出版專博點已通過學校自主審核。
5.陳娜 陳娜,2024年第四屆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學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天津市口述史研究會副會長,第十四屆全國青聯常委,第十四屆天津市青聯常委,第十五屆天津市政協委員。 陳娜現任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積極探索數智時代新聞傳播教學創新與學科建設新生態,提出“鑄魂·融通·致用”三位一體人才培養路徑,領銜打造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馬克思主義出版觀本研貫通課程群,長期從事跨學科教學科研、參與推動學院交叉學科建設,注重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倡導學以致用、實踐育人。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陳娜在研修班中思考最多的問題,祝愿她在求真務實、立德樹人的征途中堅定信念、行穩致遠。
6.葛明駟 葛明駟,2022年第二屆院長研修班學員。研修班學習擴寬了葛明駟的學科視野、增長了管理知識和能力,更是增強了做好學院管理工作的信心。 2021年1月,葛明駟當選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2025年1月,當選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走上管理崗位以來,舉辦新聞傳播學科發展高峰論壇、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研究會年會、青梅論壇、安徽省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人才培養高端論壇等高級別會議10余場。在學院的研究生招生與培養、學科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工作,助力學院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維持在較好水平。常態化做好學院的安徽省高峰學科建設工作,連續兩年獲評優秀等級。 擔任院長以后,堅持新文科發展理念、強化學科交叉,學科方向緊密對接國家和安徽省重大戰略發展需求,成功申報安徽省第二輪高峰學科建設計劃,為學院“十五五”發展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是葛明駟院長的工作信條,相信葛明駟院長能夠帶領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新的歷史時期取得更大的發展成就。
7.彭煥萍 首屆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學員。現任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學校影視學會媒介文化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北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聞實務、網絡空間治理、媒介文化。 主講課程“新聞采訪與寫作”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撰寫案例榮獲第二屆全國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優秀教學案例唯一一項一等獎。榮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次,先后獲評寶鋼教育優秀教師、河北省教學名師、河北省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等榮譽。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十余項,出版著作4部,4次榮獲省級社科優秀成果獎。
8.胡沈明 胡沈明,2022年第二屆院長研修班具體承辦人及學員,第一、三、四屆院長研修班學員。 多屆院長研修班的學習,讓胡沈明在管理經驗、研究視野、育人理念以及應對技術不確定性等方面得到提升。 自2023年擔任江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以來,胡沈明繼往開來,明確了“挖掘學院學科交叉優勢,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適應新技術挑戰,注重在地文化傳播”的辦學理念。2024年,在學界同仁的支持下,江西師范大學獲批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為學院發展打開全新的局面。 “關注挑戰、適應挑戰、戰勝挑戰”是胡沈明在院長研修班中的學習心得,相信胡院長和江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面對挑戰的道路上越走越順。
9.王鵬飛 王鵬飛,2022年第二屆院長研修班學員。研修班的學習,使王鵬飛拓展了學院的發展思路。2022年7月,王鵬飛擔任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2024年6月,兼任河南大學出版學院執行院長。 擔任院長以來,他詳細盤點前面三任領導嘔心瀝血奠定的基礎,確定“明晰定位、發揮優勢、團結一心、特色突破”的辦院思路,使學院在近三年實現了跨越性發展。 學科平臺方面,他緊抓政策機遇,特色突破。2024年6月,抓住中宣部、教育部聯合下發出版學科共建文件精神,推動河南大學成立出版學院,并與省委宣傳部實現共建。2024年8月,獲批全國首批出版博士專業學位點。2024年9月,融媒出版研究中心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重點出版智庫建設單位;2025年3月,河南大學出版學院進入中宣部指導共建序列,使學院在博士點和國家研究平臺方面獲得新突破。 學院建設方面,他強調班子團結,凝成合力。抓住學校跨市辦學新機遇,2024年6月,推動學院搬遷鄭州校區,成為河南大學目前唯一整建制搬遷鄭州的文科學院,較大程度上改善了辦學環境。借助學校和外部資源,凝練學院重點方向,成功引進央視著名主持人、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總編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分別擔任播音主持、編輯出版和新聞學科首席專家,緩解了學科帶頭人不足的短板。 明晰特色定位,堅信久久為功,是王鵬飛參加完院長培訓班之后常說的一句話,我們也祝愿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出版學院越來越好。
10.聶遠征 聶遠征,2021年-2023年三屆院長研修班學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三屆研修班的參與學習,讓聶遠征對辦學理念和辦學方法上有了新的理解和感觸。 聶遠征注重知行貫通,將前沿思考與研修成果系統融入推動學院發展中。聶遠征擔任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以來,積極研判新聞傳播教育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銳意拓新,摒棄“大而全”的學科布局,聚焦“守正創新、強化學科交叉、深化有組織科研”為突破口的新思路,深耕荊楚,開拓科研新方向,強化學院特色。積極謀劃,履行使命擔當。以實干的韌勁凝聚共識,以星光不問趕路人的篤定,學院實現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人文社科重點基地等領域的突破。“用心、用情、用力”,以行動力度、協同溫度推動學院穩健向上發展。
11.謝卓華 謝卓華,2023年、2024年院長研修班學員,廣西財經學院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院長。 在院長研修班廣結同行、交流互鑒,各兄弟院校同仁為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提出可供參考的對策;研修班這個精神家園讓謝卓華開展管理和創新工作更加地堅定、自信。 大力開展教育教改革,探索西南邊疆民族地區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新路徑。構建的“雙融強基、協同提升”和“四共四融 聚力賦能”人才培養模式分別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擁有國家級、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7門,省級教學組織5個;2020年第一屆新聞學本科生畢業,2025年實現招收第一屆新聞與傳播碩士生。人才培養特色鮮明,近年三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位居全校前三。 創新部校共建協同育人模式,成效顯著典范。2024年代表廣西參評全國部校共建績效考評,位居前列,獲中宣部、教育部全國通報表揚,中宣部新聞局專程到學校調研指出經驗可復制可推廣。 立足廣西區位優勢,服務國家戰略,深入開展有組織科研,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傳播話語體系。近五年獲國家級、省部級課題30多項,多項研究成果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多篇咨政報告獲中共中央辦公廳采用,理論建言被自治區黨委采納,領銜的區域國際傳播團隊獲“自治區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院獲廣西工人先鋒號。其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廣西文化領軍人才、自治區模范教師等榮譽。 其治學育人之路,體現了邊疆民族地區新聞傳播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12.李欣 李欣,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浙江省新聞傳播學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2025年第五屆院長研修班承辦人及學員,2021、2024年第一屆、第四屆院長研修班學員。在互聯網傳播與社會治理、媒介史、國際傳播等研究領域擁有專長,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深化網絡管理體制改革與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研究”首席專家。 院長研修班的學習為李欣開闊了學科與專業發展的視野,提升了管理能力,收獲良多。 作為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院長,李欣以踏實的工作態度和清晰的發展思路,帶領學院在新聞傳播教育領域穩步前行。學院始終堅持以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傳媒領域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扎根實際,服務行業,為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李欣以務實的作風和發展的眼光,推動學院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使學院成為國內新聞傳播教育領域的重要力量。
13.馬梅 馬梅,2024年第四屆全國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研修班學員。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博士,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負責人,安徽師范大學首屆巾幗建功標兵、文津學者、“三全育人”最美教師、教學名師,安徽省領軍人才教學名師。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理事并其二級分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紀錄片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理事并其二級分會應用傳播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新聞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安徽廣播電視聯合會理事。2014年入選教育部、中宣部聯合實施的高等院校與新聞單位從業人員互聘“千人計劃”,在蕪湖廣播電視臺掛職,任蕪湖廣播電視臺副臺長。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發表論文數十篇。廣告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廣播電視新聞基礎》國家級一流課程負責人,主持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安徽新聞獎一項、二等獎各1項、中國電視金鷹獎論文獎1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