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豐發射現場”圖片來源美國陸軍
據外網消息,美國陸軍卻悄然展示了一項足以改變地區力量平衡的“撒手锏”:其“提豐”(Typhon)中程導彈發射系統成功試射SM-6標準導彈,并精確打擊了海上目標。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款射程高達千公里的導彈,正被美軍計劃永久部署在中國周邊。這無疑是對地區安全的重大挑戰,究竟是威懾,還是點燃新一輪軍備競賽的引線?
事件背景:陸軍版“宙斯盾”,打破射程限制
近日,據《防務區》(The War Zone)網站報道,美國陸軍的“提豐”(Typhon)中程能力(MRC)發射系統,成功進行了首次實彈試射。在這次測試中,“提豐”系統使用其陸基垂直發射單元,向海面上的目標艦艇發射了一枚SM-6標準導彈,并成功命中。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標志著美國陸軍已具備從陸地打擊海上和陸地目標的能力,且射程可達1000公里。
SM-6導彈的“多面手”能力與“提豐”系統的靈活性
一套完整的電池組,包括四個 Typhon 發射器,以及基于拖車的指揮所。美國陸軍
SM-6標準導彈:這是一款由美國雷神公司生產的多功能導彈,最初是為海軍艦艇的防空反導任務設計。它具備以下顯著特點:
多用途性:SM-6不僅能攔截空中目標(如飛機、無人機、巡航導彈),還能打擊彈道導彈(末段),甚至能夠用于反艦作戰。其最新的版本據稱射程可達1000公里。
高速與精確:SM-6采用先進的制導系統,飛行速度可達超音速,具備高精度打擊能力。
“提豐”(Typhon)中程能力(MRC)系統:這是美國陸軍為彌補其自《中導條約》廢除后,缺乏中程打擊能力的空白而開發的一款陸基機動發射系統。其特點在于:
陸基機動部署: Typhon系統高度機動,可以快速部署到全球任何熱點地區,尤其適合“島鏈”和沿海區域。
兼容性強:它能夠兼容發射SM-6和“戰斧”巡航導彈,使得陸軍擁有了過去只有海軍和空軍才具備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這次試射不僅驗證了SM-6強大的反艦能力,更突顯了“提豐”系統將這種能力投射到前沿部署區域的潛力。
美軍陸基中導的“回歸”與“中國威脅論”
菲律賓的部署的“提豐”發射器,圖片來源美國陸軍
“提豐”系統和SM-6導彈的結合,標志著美國陸軍陸基中程導彈力量的“回歸”,這無疑是美軍“印太戰略”下針對中國的一項重要部署。
打破“A2/AD”防區拒止:部署在第一島鏈或第二島鏈的陸基中程導彈,能夠有效打擊中國沿海地區的目標,以及在相關海域活動的艦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美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阻止中國軍隊在危機中將美軍力量“拒之門外”。
增強“分布式殺傷”概念:美軍正在推行“分布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概念,旨在將火力分散部署到更廣闊的區域,增加對手的打擊難度。“提豐”系統正是這一概念的完美體現,它使得陸軍也能在海上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
戰略威懾與施壓:將射程千公里的導彈將永久部署在中國“家門口”,無疑是對中國的一種戰略威懾。美軍試圖通過這種部署,增加中國在周邊行動的顧慮,并以此作為與中國進行戰略對話的籌碼。
盟友體系的強化:美國希望通過向其在印太地區的盟友推銷或部署此類系統,來強化其區域安全合作網絡,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
在早些時候的一次測試中,美國陸軍 Typhon 發射器發射了一枚 SM-6 導彈。美國陸軍
一場“不對稱對抗”的升級與軍備競賽的風險
“提豐”系統與SM-6導彈的成功試射,并將其部署指向中國周邊,絕不僅僅是技術進步,更是一場不對稱對抗的升級。美國試圖用其陸基中導力量,彌補其在西太平洋地區可能面臨的遠程火力不足問題,并以此牽制中國日益增長的海空軍力量。
“提豐”運輸過程
然而,這種部署,無疑將極大加劇地區軍備競賽的風險。中國對此不可能坐視不理,必然會采取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發展自身的中程打擊能力,強化反導系統,以及提升對美軍部署基地的威懾能力。這種“你來我往”的對抗升級,將使得地區局勢更加緊張和復雜。所謂的“威懾”,在某些情況下,反而可能成為沖突的導火索。
“提豐”試射導彈
當“家門口”出現千公里射程,亞洲和平何去何從?
當射程高達1000公里的先進導彈,可能出現在中國“家門口”的土地上時,我們不禁要問:這種近距離的部署,究竟是為了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還是會成為點燃新一輪沖突的火種?亞洲的天空和海洋,正因這些強大的武器系統而變得更加敏感。未來的走向,將取決于各方能否以克制和對話,而非軍備競賽,來解決分歧。
參考消息來源(SM-6 被美國陸軍的 Typhon 發射器向下方的目標艦開火 (twz.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