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石家莊高中錄取分數線和最終錄取結果出爐,昨天許多同學都已經領到了心儀高中的錄取通知書,迎接他們的將是一段嶄新的旅程,或許也將決定他們未來的人生方向,在這里也祝福同學們學業順利,3年后學有所成,金榜題名!
其實,每年的高中錄取分數線都是家長們“初升高”擇校的“晴雨表”,今年石家莊頭部高中一統二統分數線,更是引發了家長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特別是今年的一統線有7個學校達到了770分,分別是二中的785分,精英的778分,一中的776分,43中的774分,二南的773分以及42中和正中的770分。個人認為,原來石家莊一線頭部高中有5所已經變為了7所,這7所一統770分以上的高中應該稱得上是石家莊的“新一線高中”。
有網友一定會說,43中、42中招生人數太少,所以一統分數線高,但如果大家關注二統線分數線的話,二統740分以上的學校依然是這7所高中(還包括二中銘德和一中濱河校區),這不僅代表了家長對這些學校的肯定與信任,更是學校實力、教學水平、高考成績的側面“作證”。當然這其中,最讓令人驚喜的是石家莊42中,因為最近不斷有網友和家長向我發問:“今年42中為什么考得這么好”,我反問,“你指的是初中還是高中”,家長回答,“初中高中都考得很好,這是為啥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這背后的“獨家秘笈”!
今年42中中高考的成績,大家應該都略有耳聞,我簡單啰嗦兩句。高考成績方面,學校最高分是685分已被北京大學(地球化學專業)錄取,學校也實現了清北錄取4年3人的好成績。此外,42中清北班今年完成了全員985上線的目標,全校高考600分以上的人數占比33.3%,強基上線率94.5%。中考成績方面,全市裸分最高795分來自42中,還有11人790分以上(7人裸分790以上),750分以上約250人,占考生總數30%以上。
取得這樣的成績,最重要的是這兩年學校把精力和注意力都投入到了深耕教學、加強師資建設、賦能學生發展這三個方面,這或許是學校能夠取得如今成績的最大“寶典”。但其實,這三個方面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教學、師資、管理,各個學校知道其重要性,也都希望把這三個方面做大做強,但是真正能執行到位、一以貫之、上下聯動、齊心合力的學校真的不多,不然石家莊早就是“牛校”成群、“牛娃”遍地了。
咱們先來看42中的教學和課堂有何不同。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學校的課堂以生活情景設置議題,用問題鏈引入教學,通過抽絲剝繭,步步推進的方式,培養和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這恰恰是學校充分研究中高考改革和命題趨勢之后確定新教學模式。首先設定一個生活情境,讓所學內容與現實場景連接,然后根據情景設置由易到難的問題,逐步引導同學們自主探究和思考這些問題鏈,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老師點評等形式,培養同學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形成獨立地解決問題難題的高階思維。
有網友看完之后,感覺有點似曾相識。但其實,石家莊高中課堂教學大多都采用這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其核心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之前我也曾經說過,這種上課的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調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了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傳統課堂的不足。而對于教學而言,這種授課模式最難的不是課堂本身,而是老師的備課以及課下的準備。比如問題鏈如何設置,如何導入展開,如何把控課堂節奏,如何把知識點和考點滲透其中等等,這些都需要老師們在課下付出很多。一方面,要求老師毫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另一方面也需要學校和年級的集體教研和集體智慧。
課堂的學習固然重要,但課下的“練習”更是把知識內化的核心和關鍵。學校借鑒先進學校的經驗,每天通過課表和課時的安排,把“學練結合”發揮到了極致。其實,初高中的學習離不開反復練習,但是“練題”不等于刷題,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為了提高“練題”的科學性和高效率,學校從南方名校引入經典“母題”,通過每天的“限時練”,讓孩子攻克“母題”,從而達到“學會一道題,做對一類題”的效果。此外,任課老師每天還會對“限時練”全批全改,并利用自習課進班“上門輔導”。為了避免浪費時間排隊,學校還獨創了“叫號輔導”法,有問題的同學先到老師這里掛個號,然后老師一個一個叫號“問診”,這樣節省了學生的時間,提高了輔導的效率。
說完學校的教學,咱們再說一說師資。其實,網友和家長們對于一個學校的師資還是特別在意的。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擁有一批優秀的教師團隊可以讓難度陡增的高中知識“豁然開朗”。這兩年,42中的教師團隊老中青結合,處于三三三黃金比例。而且,三代教師中都涌現出來了一批骨干教師、教學能手、高考專家。最好的清北班咱們就不說了,就說2025屆高三卓越班的青年教師王老師,雖然只是第二次帶隊送畢業班,但他們班高考強基率達到了100%,半數以上的學生都達到了211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給大家說一個我的親身經歷。7月初,我去采訪中考795分涂正陽同學的時候,有機會接觸到了這位同學的班主任姚老師,這位老師給我的印象是非常認真負責。由于當天拍攝時間長,結束已經將近12點,但姚老師一直在附近等待,然后又親自把孩子送回到家長的“手中”。按理說,這么大孩子了,平時放學也都是“自給自足”,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姚老師依然不敢懈怠,這也是為孩子的安全負責。相信有這么負責的老師,他們班的整體成績一定不會差。
最后再說說學校的管理。其實,這兩年一提到管理,大部分學校都會說自己是精細化的管理。但42中則提出了賦能化管理的新理念,也就是在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賦能老師進步和學生的成長。老師的備課、評課、培養、培育在這里暫且不提,咱們主要講講學校如何賦能學生的成長成才。第一,學校的食堂非常美味,甚至我聽說一些同學已經畢業了,但還要回到母校的食堂,在這里飽餐一頓才能解饞。
第二,學校遵循腦科學原理,合理安排課表,保證學生學習、休息的活動的勞逸結合。去過42中很多次,我發現學校不僅有專門的網球場,籃球場和足球場,還鼓勵同學們在課間多進行揮拍運動,據說這樣有助于大腦發育。在教學樓內,還有三角鋼琴,有才華的同學可以在此“大顯身手”;教室外每個班級都能“認養”花花草草,這些都為同學們緊張的學習帶來無限樂趣,也讓大家的校園生活更加充實。
第三,學校通過課堂鼓勵、作業批語和夸夸墻等方式,展示學生亮點,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尤其是每次重要考試和單元測試之后,老師們都會對同學的錯誤一一分析,根據“學情”給出針對性“查漏補缺”的意見建議,幫助同學們實現自我的完善和提高。
從“問題鏈課堂”到“母題精練” 的教學改革;從傳統課堂到高階思維的培養訓練;從認真負責的班主任到層出不窮的骨干教師團隊;從精細化管理,到賦能老師和同學的成長成才,42中的“故事”更像是一面鏡子,照映出堅守教育本真的力量終將被時代所嘉獎的“道理”。當更多學校愿做“栽樹人”而非“摘果者”時,教育的沃土上自會生長出可以成為棟梁的參天大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