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1日,根據《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的報道,截至上周工作日(7月18日)結束,有關男足國家隊選帥事宜尚未正式展開。
而外界不曾知曉的是,此番中國足協的選帥,首先在程序方面將發生不小的變化。在展開選帥之前,中國足協將敲定新的技術總監,然后由技術總監來牽頭負責,一改過去由部門負責的做法。
體壇稱,中國足協在展開選帥的問題上提出首先應該盡快確定新的技術總監,讓技術總監來牽頭負責國家隊選帥工作。這顯然是一大進步。換言之,各個具體的部門不再牽頭負責國字號隊伍的選帥,這樣的變化對中國足球整體的發展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將出任技術總監的這位人士大概率還是一名外國人。外教的視野、對亞洲足球、對世界足球的了解程度恐怕要比現在的本土教練好不少。對于目前中國足球真正缺什么、需要什么大致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其次,外籍技術總監至少有其自身的國際人脈和資源,可以更清楚目前教練(不論外籍還是中國本土教練)的基本情況。這比過去中國足協的選帥因為沒有自身的國際人脈、單單通過經紀人這一條線要好不少。
第三,盡管外籍教練也需要適應中國的人情世故,但至少會更偏重于業務、偏重于技戰術等足球核心問題,而不會像過去那樣更注重所謂的關系。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確保這次選帥的最初目標,或者是不會偏離太遠。
當然,在目前的情況下,按照足協的設想,這位新的技術總監至少需要熟悉和了解中國足球,或者已經在中國足壇工作過一段時間,才能對中國足球、中國社會等有基本了解,也就是所謂的接地氣。而這樣的人選,其實也就那么幾位。畢竟大老遠從中國以外的地方重新物色一位新人擔任技術總監,就面臨著自己都還不熟悉、不了解中國足球的情況,自然也就無法對癥下藥。
所以,這一次中國足協的選帥,或許未必會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樣,一大堆經紀人向中國足協一推薦、然后利用網絡大造聲勢,就能成為中國男足國家隊新主教練了。動作不可能那么快,但至少目前的做法,表明了中國足協還是希望能夠有所改變、有所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