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軍備市場迎來罕見震動。不到一周,土耳其采購“臺風”戰斗機協議的消息成為歐洲與北約外交層面最受關注的焦點。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和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聯合公布的數據,2024年全球軍機市場規模首次突破800億美元,而本次土耳其與歐洲戰斗機集團的談判金額高達56億美元,占比近7%。一場涉及40架“臺風”的采購,背后牽動的不只是武器交易,更關乎歐洲安全格局、美土關系和北約內部平衡。土耳其為何大膽出手,歐洲如何調整立場,美國的壓力和失落如何化解?這一切,值得全球聚焦。
美土同盟的裂痕與現實博弈
回望土耳其與美國的關系,2018年成為分水嶺。由于安卡拉堅持引進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華盛頓連續開啟制裁模式,F-35項目合作一夜間生變。2019年,美方直接終止對土耳其F-35A交付,并將其排除在項目外。2020年,美國再以《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對土耳其防務高層和軍工部門加碼施壓。
此后,安卡拉不得不擱置F-35的采購計劃。土耳其軍方手握300多架F-16C/D,是北約僅次于美國的F-16機隊。原以為憑借F-35可以保持空中優勢,現實卻是希臘率先列裝F-35A和“陣風”,土耳其空軍戰略地位被動搖。面對美方提出的F-16V升級包,土耳其表現得興趣平平,態度疏離。
這一連串事件,讓土耳其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防空和空中作戰能力。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土耳其開始大刀闊斧調整武器采購方向。歐洲的“臺風”戰斗機由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四國聯合研發,成為安卡拉的新目標。自2023年起,土耳其多次與歐洲戰斗機集團洽談采購事宜,但因德國遲遲未批出口許可,談判一度陷入僵局。
歐洲武器出口政策的轉向
2025年7月,《華爾街日報》率先披露,土耳其與歐洲戰斗機集團已進入協議的沖刺階段。多位直接參與談判的官員確認,本周伊斯坦布爾國際國防工業展覽會上,40架“臺風”的初步采購協議極有可能被正式公布,金額高達50至56億美元。
德國對土耳其外交政策的擔憂一度成為障礙。新一屆德國政府今年春季上任后,逐步調整對外軍售政策。7月中旬,德國總理默茨在倫敦公開表示,政府已“接近作出決定”,為“臺風”戰機出口土耳其開綠燈。英國國防部也明確表態,正全力主導對土出口工作,計劃年底前與土耳其簽署有關檢驗和測試的合作協議。
協議一旦敲定,歐洲戰斗機集團將啟動史無前例的生產提速計劃:年產能需從目前的14架,提升至30架。相關人士透露,為滿足土耳其和未來潛在買家的需求,公司正加緊技術升級和供應鏈擴容。卡塔爾、奧地利等國也有望受益于該協議的溢出效應。沙特雖與歐洲集團保持溝通,但采購重心仍在美制F-35上。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成為“臺風”出口的最大推手。法國雖曾參與項目早期研發,但因戰略分歧退出。如今英國主導“臺風”出口,成為最大贏家。法國因希臘采購“陣風”在區域軍售上占據主動,但土耳其選擇“臺風”,無形中帶來跨國軍售的新一輪對抗。
“臺風”攪動歐亞戰略平衡
土耳其的武器采購,不僅是市場行為,更是地緣戰略的明確信號。美土關系因S-400分歧陷入僵局,北約內部的信任出現裂紋。土耳其希望通過重新引進先進戰機,彌補與希臘等國的裝備差距,同時借力歐洲平衡美方壓力。
“臺風”戰斗機的引入,將使土耳其空軍在第四代主力戰機領域實現升級。雖然“臺風”在隱身性能上不及F-35,但其在空優、機動性和多用途作戰能力上表現突出。土耳其軍方曾公開評估,“臺風”將在未來十年成為區域空中力量的重要支柱。以此次采購為起點,土耳其有望推動自主研發的TF-X五代機項目加速,逐步實現國產化替代。
歐洲方面,這筆訂單意味著“臺風”生產線得以延續,相關供應鏈和就業崗位獲得強有力的保障。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國的國防工業由此受益。歐洲對外軍售政策的轉變,也反映出在俄烏沖突、世界安全格局劇烈變化的大背景下,歐洲戰略自主意識的提升。
美國方面,對土耳其的防務制裁導致自身失去重要市場份額。軍火市場的失衡,促使美方不得不重新評估對土政策。2025年6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北約峰會后公開表示,尚未放棄重返F-35項目,正與美國就相關技術和政策問題進行深入談判。
區域層面,土耳其的采購舉動令希臘、以色列等國高度關注。希臘近年來頻頻引進美法先進戰機,土耳其的“臺風”訂單有望打破其技術壓制,恢復南歐東地中海地區的空中力量均勢。北約內部,歐洲成員國對美土關系的復雜心態,也將因該訂單而進一步演化。
土耳其的多元化軍備路線
土耳其此次大規模采購“臺風”,并非單一事件,而是其武器裝備戰略調整的集中體現。自2018年以來,安卡拉先后引進俄制S-400、加快國產無人機和導彈的發展。2024年,土耳其國防工業產值突破200億美元,躋身全球前十。軍工出口同比增幅高達17%,在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斬獲大量訂單。
面對美歐技術封鎖,土耳其積極推進航空航天自主研發。TF-X五代戰機已完成首飛測試,計劃2028年實現量產。與此同時,土耳其無人機在俄烏戰場表現搶眼,贏得全球關注。未來,土耳其有望在“臺風”生產合作中獲取部分技術轉讓,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多元化裝備路線使土耳其在國際軍火市場擁有更強議價能力。無論是與美國的F-16升級談判,還是未來五代機項目的合作,安卡拉都能以“臺風”為籌碼,爭取更有利條件。更重要的是,土耳其保留了與美歐、俄之間的靈活外交空間,為自身地緣安全營造多層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土耳其的裝備升級計劃并非“燒錢炫技”。為應對復雜的安全形勢和周邊威脅,安卡拉將采購計劃與國防工業升級緊密結合。新一輪軍購不僅帶來短期的作戰能力提升,更有望推動本土產業升級和技術飛躍。
參考資料:美媒:土耳其即將宣布數十億美元的采購協議,購買歐洲“臺風”戰斗機
2025-07-21 22:51·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